- 年份
- 2024(8656)
- 2023(12663)
- 2022(11053)
- 2021(10615)
- 2020(8780)
- 2019(20501)
- 2018(20335)
- 2017(38916)
- 2016(21093)
- 2015(23922)
- 2014(23786)
- 2013(23893)
- 2012(22043)
- 2011(20051)
- 2010(19884)
- 2009(18112)
- 2008(17547)
- 2007(15082)
- 2006(13131)
- 2005(11555)
- 学科
- 济(88368)
- 经济(88275)
- 管理(57878)
- 业(52103)
- 企(42183)
- 企业(42183)
- 方法(39817)
- 数学(34821)
- 数学方法(34493)
- 中国(27587)
- 农(22117)
- 财(19703)
- 学(18111)
- 地方(17998)
- 业经(17938)
- 贸(17791)
- 贸易(17782)
- 易(17319)
- 制(15047)
- 农业(14511)
- 环境(13939)
- 和(13799)
- 理论(13413)
- 银(12600)
- 银行(12558)
- 技术(12110)
- 融(12077)
- 金融(12076)
- 行(12047)
- 划(11847)
- 机构
- 大学(302029)
- 学院(297245)
- 济(125315)
- 经济(122680)
- 管理(119687)
- 研究(107067)
- 理学(103730)
- 理学院(102529)
- 管理学(101022)
- 管理学院(100470)
- 中国(78882)
- 京(65980)
- 科学(64576)
- 财(54084)
- 所(53360)
- 研究所(48897)
- 中心(46898)
- 农(45773)
- 财经(43895)
- 业大(43073)
- 北京(42545)
- 江(40570)
- 经(40190)
- 范(39837)
- 师范(39538)
- 院(39039)
- 经济学(38076)
- 农业(35986)
- 经济学院(34344)
- 州(33348)
- 基金
- 项目(207315)
- 科学(163253)
- 基金(152205)
- 研究(151932)
- 家(133149)
- 国家(132128)
- 科学基金(112801)
- 社会(96885)
- 社会科(91855)
- 社会科学(91828)
- 基金项目(81161)
- 省(76784)
- 自然(72682)
- 自然科(70995)
- 自然科学(70977)
- 自然科学基金(69697)
- 教育(68259)
- 划(66508)
- 资助(62583)
- 编号(60906)
- 成果(49933)
- 部(46758)
- 重点(46248)
- 发(44214)
- 创(42386)
- 课题(41583)
- 国家社会(40542)
- 教育部(40118)
- 创新(39648)
- 科研(39192)
- 期刊
- 济(133836)
- 经济(133836)
- 研究(91713)
- 中国(54542)
- 学报(46008)
- 科学(43668)
- 管理(43128)
- 农(41380)
- 财(38205)
- 大学(34624)
- 学学(32392)
- 教育(31269)
- 农业(29484)
- 技术(24133)
- 融(23318)
- 金融(23318)
- 经济研究(22056)
- 财经(21022)
- 业经(19328)
- 问题(19008)
- 图书(18230)
- 经(18042)
- 业(15972)
- 贸(15080)
- 理论(14716)
- 世界(14368)
- 技术经济(14247)
- 科技(14139)
- 现代(13849)
- 资源(13689)
共检索到43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谭善勇
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少是公共设施在不同地区的不均衡分布造成的。如何对城市公共设施合理选址,意义重大。目前,中国对于城市公共设施选址的研究,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宽,也有不同的单位参与其中,总体上研究呈现多个特点,并有其突出贡献。但是,研究的局限也很明显。未来对模型在不同城市的具体应用上,或者如何更好地考虑城市本身的特色,将成为公共设施选址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 选址 进展 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乐建明 叶堃晖
以合肥滨湖新区、南昌九龙湖新区和象湖新区为例,分析了以市场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区开发模式中城市新区发展与公共设施匹配的问题,根据新区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新区发展的路径优化建议:规划阶段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时序,根据现有条件划定起步区范围;起步阶段应集中力量促使一部分地段成熟,形成辐射效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优先建设快速交通设施,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发展大型公共项目,带动市场化的房地产开发;发展阶段基础教育设施适度超前,预留中心区范围土地,保证商业设施的区位,用于建设新区大型商业中心。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公共设施 路径优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严萍 何继新
在城市社区公共设施安全问题研究中,引入"脆弱性"这一概念,通过内涵界定、源流分析及治理路径选择,初步构建城市社区公共设施的研究框架。首先对脆弱性内涵和城市社区公共设施内涵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而对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内涵进行界定;其次,从外部扰动和设施自身特性两个角度,开展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源流分析,研究发现,自然因素、社会情境破坏、使用行为不规范与外围活动非安全性是影响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的外部因素,规划设计缺陷、建设质量不符合要求与运营检测维护不及时到位是影响城市社区公共设施脆弱性的内在因素;最后,分别从主体和制度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设施 脆弱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薇 徐逸伦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它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内部人居环境为研究尺度,从人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公共设施因子作为评价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因素,在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分为基本生活圈和城市生活圈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南京市为例,定量评价城市内部人居环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发现城市内部人居环境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分异的特点,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有所差异,并提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公共设施 可达性 南京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新宇 关惠元
城市公共设施的生态化设计是生态城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生态化设计的内涵,提出了城市公共设施生态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从功能设计、材料选择、能源及物料消耗等多个视角讨论了城市公共设施生态化设计的具体内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东初 裴旭明
基于对工业设计的分析 ,提出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应该充分体现其系统性、功能性、装饰性和经济性。在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过程中 ,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精神 ,注重整体统一与体现个性相结合、注重与整体环境相协调、注重视觉效果等设计理念。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形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商建初 姜新旺
本文从城市公共设施特点与实践需要出发,分析讨论了民间资本BOT模式参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意义,民间资本参与BOT范围,民间资本利用BOT模式参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城市公共设施 BOT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威
1前言公共设施设计通常具有专项设计、小批量生产的特点,这与环境设计的特征相似,因而业内人士大多将公共设施设计视为环境设计的延续。这也是一些学术界人士不将公共设施列入工业设计范畴的原因。实际上,公共设施设计的独特性原则在于设计者应根据建设地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差异,对相同功能的设施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使其更好地与环境"场所"相融合,这便形成了一个关于城市特色公共设施的话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文 赵天宇
本文从大型公共设施在边缘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入手 ,借鉴、分析国外的经验和教训 ,研究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城市演变的关系 ,提出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应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交通体系与政策、城市经济与环境以及城市建筑设计等多角度进行综合一体化规划设计 ,并以此促进城市重要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规模布局、建筑计划等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大型公共设施 可持续发展规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正娜 陈雯 袁丰 王丽
公共设施科学配置、合理布局、实现效率与公平最大化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共设施区位理论深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综述类研究缺乏对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理论体系的全面探讨,同时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相关研究进展关注较少。本文一方面通过将公共设施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论在区位选择目标、决策主体、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对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理论予以归纳;另一方面首先基于Deverteuil的综述研究简要阐述创始阶段、数量、后数量时代西方公共设施区位理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及局限性,尔后从多设施、多目标复杂区位模型、空间可达性度量、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等角度重点评述9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内公共设施区位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简要介绍;最后在厘清公共设施区位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本文从统筹城乡公共设施配置、多种设施协同布局、区位决策因子多元化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公共设施 区位理论 社会福利 公平与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鸣东 尹海伟
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公平性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其相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评测因子等,最后指出了当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设施 可达性 公平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汪霄 栾晓华 龚延风
节能示范区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而节能示范区的低碳节能的公共设施管理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节能示范区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解决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节能示范区 公共设施 建设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会访 屠正伟 彭然 杨永兰 孙丛毅
论文基于CAS理论,以武汉市主城区28个典型公共空间的居民拜访热度与周边8类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性为切入点,分析在城市公共空间复杂适应性系统中公共空间及其周边公共设施的相互适应性特征,提出“主体自我优化、适应关系优化、多单元协调优化”的适应性提升策略,并为所研究的28个典型公共空间中活力欠佳的公共空间提出适应性提升策略的运用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固萍
能源消耗与CO2排放主要来源于城市,而交通又是城市碳排放的三大主要来源之一。城市公共设施是居民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也是城市中主要的交通吸引源之一。文章以减少交通碳排放为目标,提出市级公共设施空间布局结构是在小城镇宜集聚于城市中央位置,在大中城市宜分散布置于城市中央和四周;公共设施空间布局要与住宅区混合并与绿色低碳交通设施相结合;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设计中按照居民可步行距离确定公共设施街区适宜的深度与宽度、减少公共设施用地中的停车场,以减少居民出行交通距离,方便步行与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车交通空间,实现城市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公共设施 空间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