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4)
- 2023(16096)
- 2022(14003)
- 2021(13189)
- 2020(10985)
- 2019(25662)
- 2018(25134)
- 2017(48472)
- 2016(25940)
- 2015(29435)
- 2014(29220)
- 2013(28865)
- 2012(26231)
- 2011(23613)
- 2010(23195)
- 2009(21141)
- 2008(20416)
- 2007(17228)
- 2006(14836)
- 2005(12719)
- 学科
- 济(107611)
- 经济(107494)
- 管理(74286)
- 业(67925)
- 企(56152)
- 企业(56152)
- 方法(52622)
- 数学(46723)
- 数学方法(46063)
- 中国(31169)
- 农(26641)
- 财(26578)
- 业经(22029)
- 学(21703)
- 地方(20428)
- 贸(19833)
- 贸易(19823)
- 易(19302)
- 制(18141)
- 农业(17692)
- 环境(17108)
- 理论(16607)
- 务(16485)
- 和(16472)
- 财务(16409)
- 财务管理(16369)
- 技术(15868)
- 银(15555)
- 银行(15517)
- 企业财务(15501)
- 机构
- 大学(367465)
- 学院(363500)
- 济(150431)
- 管理(148361)
- 经济(147371)
- 理学(129757)
- 理学院(128366)
- 管理学(126068)
- 管理学院(125419)
- 研究(121763)
- 中国(90876)
- 京(78392)
- 科学(74792)
- 财(65842)
- 所(59111)
- 中心(54923)
- 农(54635)
- 研究所(54431)
- 财经(54153)
- 业大(53621)
- 经(49628)
- 北京(49524)
- 江(48973)
- 范(47464)
- 师范(47057)
- 经济学(46238)
- 院(44985)
- 农业(42888)
- 经济学院(41856)
- 财经大学(40725)
- 基金
- 项目(258763)
- 科学(204889)
- 基金(190616)
- 研究(187606)
- 家(166152)
- 国家(164880)
- 科学基金(142760)
- 社会(120449)
- 社会科(114356)
- 社会科学(114324)
- 基金项目(101048)
- 省(97855)
- 自然(93035)
- 自然科(90962)
- 自然科学(90941)
- 自然科学基金(89279)
- 教育(85812)
- 划(83405)
- 资助(79093)
- 编号(75079)
- 成果(59528)
- 部(57849)
- 重点(57557)
- 发(54287)
- 创(53123)
- 课题(50944)
- 国家社会(50523)
- 教育部(49909)
- 创新(49712)
- 科研(49595)
- 期刊
- 济(152077)
- 经济(152077)
- 研究(105260)
- 中国(63292)
- 学报(55554)
- 科学(52535)
- 管理(51796)
- 财(49059)
- 农(47816)
- 大学(42847)
- 学学(40343)
- 教育(36342)
- 农业(33990)
- 技术(32234)
- 融(26915)
- 金融(26915)
- 财经(25685)
- 经济研究(25558)
- 业经(23496)
- 经(22019)
- 问题(21175)
- 图书(20158)
- 统计(18298)
- 业(18165)
- 技术经济(18021)
- 科技(17008)
- 资源(16902)
- 理论(16768)
- 策(16286)
- 版(16060)
共检索到513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杜之利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更有效、更节能的交通方式,但是高效率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否会有效地抑制车辆的能源消费,或者这一抑制效应到底有多大?这是在目前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城市道路公交的角度,来分析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对城市车辆能源消费的抑制效应。本文利用中国36个中心城市2010—2015年的道路公交运营数据,结合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NDDF)的方法,对不同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对车辆能源消费的抑制效应进行分析。本文还利用IV-GMM方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得到更为合理的估计结果。最后,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对收入效应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宗刚 袁博文
将综合运输系统概念引入城市公共交通进行分析,把公交、地铁以及出租车视为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的3个子系统,并以北京市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的发展状况,选取2006—201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北京公共交通的综合运输效率以及公交、地铁、出租车这3个子系统的运输效率进行评价,利用DEAP软件求解,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效率分析,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智洪
平衡计分卡在非赢利组织中的经营绩效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公共交通行业中引入,能迅速提高公交行业的管理效率。文章以平衡计分卡中的财务状况、顾客服务、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将成都市公交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系统的关键绩效指标,并建立几类指标的相互支撑关系,提出绩效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对公交行业经营绩效影响程度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 公共交通行业 关键绩效指标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谢地 肖恺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政府对该领域进行规制的必要性,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政府规制在管理体制、补贴制度、价格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改革。主要思路是:加强公共交通的法制建设,使规制改革有法可依;组建相对独立的规制机构,提高政府规制效率;建立适当的竞争引入机制,形成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设计合理的价格机制,兼顾企业和消费者等各方利益;设计合理的财政补贴制度,激励企业改善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监督、约束规制机构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娟 肖瑶
从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投入和产出角度,建立城市创新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和DEA模型,并利用2008~2010年中国城市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中国28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技术创新效率,检验了我国城市创新效率的总体趋势以及地区间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各城市技术创新综合效率普遍较低,在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异也较大;而且我国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现象。鉴此,需以集约化资源利用为核心,提升城市内创新主体管理和利用投入资源能力,采取差异化战略利用外资,完善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方向。
关键词:
DEA方法 城市 技术创新 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秀兰
当前,我国城市化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城市人均空间狭小、生态资源有限、城市基础功能脆弱的矛盾非常突出,导致城市公交的发展变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同时又变得更为艰巨和复杂。宁波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正面临三大改革课题:一是环境法制化;二是方向市场化;三是政策主导化。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德祥 张权
本文以2008年中国内地12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数据,利用四阶段DEA方法,对中国城市公共支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如果不对外部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则经典的DEA方法将会高估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在控制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样本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得分为0.353,表明在保持支出不变下,通过改善组织管理、优化支出规模及结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可提高约64%,城市公共支出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济发达、较大的辖区面积是城市公共支出效率提升的有利条件,而人口增加对公共品供给产生的拥挤效应不利于城市公共支出效率提升。
关键词:
公共支出效率 外部环境 四阶段DEA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有世 刘旭
对软件外包承接城市的运作效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软件外包实力。本文将因子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的方法相结合,对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加以改进,引入了SE-DEA(C2R)和SE-DEA(BC2)模型,改进了传统DEA模型对有效决策单元无法进一步比较的缺陷,对我国14个软件外包承接城市的运作效率进行评价。将投入产出指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相应的因子得分,再将投入因子和产出因子作为SE-DEA分析的变量进行相对效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南京、天津、成都、济南和杭州在承接软件外包方面的效率偏低,并对提高承接城市的承接效率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软件外包 因子分析 SE-DEA 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竹梅 刘蓉 和红伟 秦婧华
由于当前医药行业效率低下,药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本文采用SE-DEA模型对2009~2013年58家医药上市公司进行效率测算,区分有效和无效的决策单元,并对DEA无效的公司进行纯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和影子价格的分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医药行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纪江明 胡伟
基于"2012连氏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调查"项目,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34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公众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构建了HLM(多层线性模型),从城市层面的因素(含人均GDP、人均公共交通财政支出、公共交通财政支出水平等)、受访市民的个人因素(含年龄段、性别、职业等)两个层面解释影响34个城市公共交通满意度差异的因素,发现受访市民的年龄段、学历、收入、居住时间、职业、单位性质等变量对公共交通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影响(p<0.05),对满意度在城市间差异的解释能力比较强,而城市层面的因素对满意度在城市间差异的解释能力不强。最后,从多元化投入机制、宏观战略规划、绩效考核...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放 沈济黄
在对美国近十年来衡量"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效果的评价研究进行概括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从评价框架、评价内容与指标、指标的特性三方面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对其评价方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中国城市进行"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评价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云枫 王楠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依据北京市2007-2013年公共交通行业的基础数据,从时间和系统内部两个角度对公共交通行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3年间,北京市公共交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则对效率变动起阻碍作用。此外,轨道交通子系统的发展态势良好,但常规公共交通子系统效率较低,亟需改善。最后,结合公共交通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磊 姚璇宇
本文使用DEA-Tobit二阶段方法,对我国主要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2003-2010年间公共交通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公共交通效率普遍偏低且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文章通过进一步分析城市经济、人口、资源和政策等因素对公共交通效率的影响,对其效率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曙光 张小锋
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的必要性及计量方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确定城市公交运营收入、场站建设、车辆改造和其他相关财政补贴计量模型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对城市公交财政补贴进行科学测算,得出了城市公交财政补贴缺口较大的结论,并利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哈尔滨市未来5年的城市公交发展财政补贴趋势,提出了城市公交专项补贴基金、建设资金及其燃油补贴、公交企业运营自筹资金和社会其他方面筹措资金等来源渠道,以及实行信息披露制度、严格财政补贴审计和建立资金评估机制等监管措施。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城市公交 公交企业 财政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