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2)
- 2023(16558)
- 2022(14218)
- 2021(13502)
- 2020(11283)
- 2019(25896)
- 2018(25519)
- 2017(48687)
- 2016(26370)
- 2015(29742)
- 2014(29199)
- 2013(28787)
- 2012(26432)
- 2011(24065)
- 2010(24066)
- 2009(22271)
- 2008(21839)
- 2007(19008)
- 2006(16766)
- 2005(14982)
- 学科
- 济(104549)
- 经济(104401)
- 管理(81952)
- 业(74530)
- 企(63273)
- 企业(63273)
- 方法(45173)
- 数学(38898)
- 数学方法(38478)
- 中国(33231)
- 财(28529)
- 农(26478)
- 制(23783)
- 业经(23669)
- 学(21550)
- 技术(20651)
- 地方(20308)
- 贸(19969)
- 贸易(19954)
- 易(19442)
- 银(17562)
- 银行(17521)
- 理论(17348)
- 农业(17260)
- 环境(16879)
- 行(16778)
- 务(16657)
- 财务(16587)
- 和(16582)
- 财务管理(16553)
- 机构
- 大学(373146)
- 学院(368106)
- 济(153560)
- 经济(150322)
- 管理(147504)
- 理学(127420)
- 研究(127224)
- 理学院(125961)
- 管理学(124074)
- 管理学院(123361)
- 中国(96180)
- 京(80466)
- 科学(75564)
- 财(71816)
- 所(62405)
- 财经(56638)
- 研究所(56625)
- 中心(56523)
- 农(53434)
- 江(52844)
- 经(51632)
- 北京(51416)
- 业大(51242)
- 范(48449)
- 师范(48057)
- 经济学(47117)
- 院(46578)
- 州(42646)
- 经济学院(42297)
- 财经大学(42243)
- 基金
- 项目(251673)
- 科学(199803)
- 研究(186798)
- 基金(184786)
- 家(160331)
- 国家(159032)
- 科学基金(137374)
- 社会(120599)
- 社会科(114350)
- 社会科学(114324)
- 基金项目(98055)
- 省(95321)
- 自然(87280)
- 自然科(85280)
- 自然科学(85263)
- 教育(84816)
- 自然科学基金(83763)
- 划(80825)
- 资助(74857)
- 编号(74566)
- 成果(61472)
- 部(56512)
- 重点(56051)
- 创(55287)
- 发(53198)
- 课题(51483)
- 创新(51084)
- 国家社会(50476)
- 制(49192)
- 教育部(49109)
- 期刊
- 济(168067)
- 经济(168067)
- 研究(114736)
- 中国(74726)
- 管理(56060)
- 财(54854)
- 学报(54622)
- 科学(52401)
- 农(48312)
- 大学(42187)
- 教育(41707)
- 学学(39417)
- 农业(33394)
- 融(32148)
- 金融(32148)
- 技术(31034)
- 财经(28172)
- 经济研究(27262)
- 业经(25279)
- 经(24178)
- 问题(22901)
- 图书(20595)
- 科技(18757)
- 业(18243)
- 技术经济(17946)
- 贸(17653)
- 理论(17514)
- 现代(16857)
- 世界(16272)
- 版(15969)
共检索到55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中国城市公共事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外部制度安排上,都仍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如何通过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打破政府及公共部门对城市公共事业的行政性垄断,将城市公共事业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改善城市公共事业投资及生产经营的外部制度环境,提高城市公共事业经营效率,仍是理论研究和制度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事业 混合商品 外部制度 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燕凌
本文从构建现代事业制度明确的法人地位、健全的治理机制、清晰的主要职责和以文化管理为主等角度出发 ,对公共事业组织的广泛社会服务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合法性等本质特征进行论辩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观点 ,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中公共事业组织制度建设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
现代事业制度 公共事业 组织 本质特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温来成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管理,建立现代公共事业制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其中,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政策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炯 田翠香 程晋烽
社会发展离不开公共产品。在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改革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本文从公共事业单位受托经营公共产品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出发,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了其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有利于避免代理失效的发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绩效评价制度的原则。最后,笔者对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实践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公共事业单位 绩效评价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静波 索志林
公共事业管理根据地域和范围可以分为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和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总体说来,我国城乡公共事业管理在其运用的基本理论、管理内容和管理目的上基本相同;在建设的基点、发展水平、社会化程度、管理体制、政府扮演的角色等方面,城乡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城乡 公共事业管理 比较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林 段晓梅 彭国甫
在中国公共管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传统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引入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能力。
关键词:
政府公共事业项目 公共事业 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寻舸 彭国甫
影响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的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经济发展;二是供给主体错位,农民成本负担过重;三是供需不符,农民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难减;四是供给结构不合理,农民利用效率低;五是供给效率不高,农民急需难满足和减负难实现;六是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效益差。改善对策为:建立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导向型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建立注重投入产出效率、绩效导向型的地方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夯实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均衡发展的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阳敏 张宇蕊
一、价值链概念在公共事业单位的拓展应用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中提出,价值活动是企业从事的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有明确界限的各项活动,这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勋 张晓岚
丰富的企业内控研究与匮乏的公共事业部门内控研究呈现极不平衡的状态。本文简要回顾公共事业部门内控研究历程,解析风险管理导向内控研究价值所在,遵循事业发展目标的异质性假设,提出公共事业部门内部风险控制概念结构,促进内部控制研究的均衡进展。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公共事业部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任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宝芳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是总体比较滞后,管理低效,发展环境较差。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发展战略严重偏差、自上而下的决策体制、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和渠道的单一、约束监督机制缺失是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必须坚持以科学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新的投入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事业 现状 成因 发展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为民
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因为农村公共事业的落后已成为农村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只有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才能增强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城乡差距才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的面貌才会迎来新一轮的历史巨变。为建设新农村,一方面必须加大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农村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分割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佟庆远 高建
基于公共事业发展过程中PPP模式下的政府方与社会资本发起方深度合作的特性,研究了中国情境下PPP模式对公共事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公共事业的特殊性,使得PPP模式中的股权融资可能导致企业制度逻辑的变迁,从辅助地方官员的锦标赛模式转变为市场逐利模式;政府方和社会资本发起方长期合作的正式契约和关系契约对绩效存在不同影响;社会资本方通过其资源能力(如资本和技术管理能力)的深度介入对PPP项目公司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统计了2002—2012年中国供水行业150家企业的运营数据,采用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和方差分析和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国有属地公共事业非上市企业相比,PPP项目公司的财务绩效显著提高;但不同类型的发起方会导致不同幅度的财务绩效提升;其中,国有属地上市发起方PPP项目公司的财务绩效最佳,国有非属地发起方PPP项目公司的财务绩效也有所提高。
关键词:
PPP模式 股权融资 公共事业 财务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伏润民 常斌 缪小林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要求,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建立了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目的就是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由于各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影响,导致区域间公共事业发展的单位成本存在差异,即在不同的区域提供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其支出成本不同。因此,如果不考虑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就难以真正体现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从而无法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本文论证了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存在的依据,并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三个方面构建了公共事业发展成本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