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219.202.23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92)
2023(15630)
2022(13279)
2021(12454)
2020(10750)
2019(25090)
2018(24791)
2017(47191)
2016(25634)
2015(29523)
2014(29361)
2013(29133)
2012(26817)
2011(24304)
2010(24284)
2009(22704)
2008(22274)
2007(19546)
2006(16875)
2005(14631)
作者
(75125)
(62879)
(62660)
(59707)
(39972)
(30292)
(28631)
(24663)
(23848)
(22232)
(21296)
(21272)
(19817)
(19743)
(19733)
(19586)
(18911)
(18645)
(18184)
(18084)
(15452)
(15430)
(15416)
(14212)
(14118)
(14094)
(13904)
(13738)
(12774)
(12483)
学科
(113213)
经济(113102)
管理(71877)
(69261)
方法(58414)
(56155)
企业(56155)
数学(52660)
数学方法(51874)
中国(30625)
(27900)
(26462)
(21931)
(21860)
贸易(21850)
业经(21541)
(21266)
地方(19802)
农业(18441)
(18083)
理论(17415)
(17015)
财务(16949)
财务管理(16905)
环境(16041)
企业财务(16029)
(16016)
技术(15424)
(15400)
金融(15397)
机构
大学(375605)
学院(374040)
(157537)
经济(154428)
管理(146151)
理学(127367)
理学院(125935)
研究(125547)
管理学(123433)
管理学院(122753)
中国(94726)
(79521)
科学(77590)
(68520)
(63108)
(62735)
中心(57839)
研究所(57802)
业大(57035)
财经(56317)
(53150)
(51409)
北京(49927)
农业(49796)
经济学(49533)
(47237)
师范(46721)
(45168)
经济学院(44871)
(42334)
基金
项目(256547)
科学(203025)
基金(189556)
研究(181405)
(166666)
国家(165398)
科学基金(142566)
社会(116399)
社会科(110601)
社会科学(110567)
基金项目(99118)
(98041)
自然(94444)
自然科(92407)
自然科学(92383)
自然科学基金(90742)
教育(85045)
(83965)
资助(80292)
编号(71604)
重点(58002)
(57474)
成果(56932)
(53880)
(52912)
科研(49833)
创新(49558)
课题(49494)
国家社会(49315)
教育部(49302)
期刊
(159031)
经济(159031)
研究(104339)
中国(67091)
学报(59485)
科学(55407)
(54648)
(52621)
管理(51578)
大学(45205)
学学(42792)
农业(37652)
教育(36093)
技术(34747)
(29824)
金融(29824)
财经(27574)
经济研究(27240)
业经(24287)
(23704)
统计(23218)
问题(22493)
(21668)
(20491)
技术经济(19765)
决策(18762)
(18704)
(17698)
资源(16730)
世界(16556)
共检索到53312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秉镰  李清彬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分析了中国196个主要城市在1990—2006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该研究发现,1990—2006年期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加了2.8%,主要来源是技术改进,技术效率变化起着拖累作用;选定期间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呈现三个上升高峰和两个波谷特征,第二高峰期间为1996—1999年,全要素生产率改善值最大,两个下降波谷分别出现在1993—1995年与2002—2003年期间,最近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重新走上上升趋势,这可能表明了未来几年的走势;重庆市是直辖市中全要素生产率唯一下降的,上海最高,北京次之,天津改善幅度最小;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晗  
首先利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1995-2007年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进行测度,并对TFP指数进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物流业生产率总体上处于增长趋势,并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特征;(2)技术进步是物流业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因素,而技术效率是物流业生产率改善的瓶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炜  严夏  
运用2000年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效率改善指数,并由此对高技术产业R&D的生产率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行业生产率发展波动较大,而另一部分则相对稳定。整体来看,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表现较稳定,同时发现2000-2004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而2005-2009年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看,主要支撑动力是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沛东  郭克莎  
文章以非参数DEA的修正Mal mqui 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3年~2010年我国区域工业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实证结果表明,造成近年来我国区域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创新前沿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创新效率的下降;无论从省际层面还是从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我国工业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区域之间的差异有逐渐缩少的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邵明伟  金钟范  张军伟  
文章基于中国19个城市群224个作为"区域空间"的城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不同方法分样本估算城市固定资本存量基础上,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城市(群)TFP变化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整体综合效率提升没有弥补技术进步贡献下降,使平均TFP(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但存在时空差异。空间上,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城市群"追赶"效应使地区TFP下降较慢但不均衡性大于东部,综合效率改进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东部仍然具有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明显优势;时间上,中国城市群TFP于2008年持续下降,西北地区的"追赶"效应正在消失,但城市群内部空间差异也在波动中减小,尤其是东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常建新  姚慧琴  毛颖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实证测算2000—2009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起到了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对于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起到主要作用。(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阻碍作用,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乔宇鹤  
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地区差异较为明显,技术进步对于大多数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起到主要作用。(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阻碍作用,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促进作用。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治君  高文玲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外溢对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技术外溢能够促进高技术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OFDI投向的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占的比重较小,其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人力资本投入、国内研发投入存在着"门槛",制约了对O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就此,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展OFDI的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娅楠  缪东玲  程宝栋  
文章在分析林业利用外资情况的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基于2006~2015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测算林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成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建立回归模型,研究林业利用外资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林业TFP在总体上平稳发展,个别地区出现上升;28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均TFP增长率约为16.7%,效率变化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更大。FDI对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FDI滞后一期对林业生产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对外开放水平对林业生产率的影响是正向且不显著的;金融发展水平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最后根据现实解释回归模型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本文基于1999~2006年中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和宏观模型,检验了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市场份额、GDP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资产费用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作用,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平  
运用1995~2005年中国地级煤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5~2005年24座地级煤炭城市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2001年煤炭城市规模效率的下降导致平均技术效率较大幅度下降;第二,1995~2005年间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有较明显的波动,在这十年间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存在较显著差异。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一博  宛晶  
本文选取5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07-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测算,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以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后是否是通过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内生性增长。研究结论是,50家样本公司在2007-2011年间呈现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增长(-6.2%)。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为-6.9%,纯技术效率改进的贡献为2.2%,规模效率改进的贡献为-1.5%。各年度样本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呈现出递减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赟彬  高翔  李秉龙  
利用我国7个肉羊主产省2008—2016年肉羊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对其成本收益信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DEA-Malmquist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对我国肉羊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动趋势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主产省的成本和收益水平有一定的差异,肉羊的收益和成本总体上均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成本上升的幅度大于收益增长幅度。从静态角度看,我国肉羊产业的综合技术效率较高,各主产省的纯技术效率均高于规模效率,且接近最优状态。从动态角度看,不论是我国肉羊产业在2008—2016年时序变动还是各主产省份的空间分布方面,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均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水平、改良肉羊品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等方式来推动我国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伟,马瑞永,何元庆  
Based on the decomposing model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the paper analyses provincial productivity change during 1980~2003 years in China,and analyses convergence of provincial technical efficiency.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each province generally shows stronger growth situation in China.The growth of TFP mainly stems from the function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exist very remarkable convergence during 1980~1995 years in provinces of China,but after 1995,technical efficiency convergence presented the downward trend.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take certain policy and measure to promote this kind of convergence trend.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