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91)
2023(17636)
2022(15130)
2021(14157)
2020(11572)
2019(26914)
2018(26577)
2017(50813)
2016(27604)
2015(31105)
2014(31424)
2013(31201)
2012(29041)
2011(26571)
2010(26630)
2009(24594)
2008(24355)
2007(21645)
2006(19390)
2005(17819)
作者
(80304)
(66631)
(66283)
(62933)
(42796)
(31846)
(30101)
(26005)
(25558)
(23961)
(22846)
(22764)
(21358)
(21208)
(20730)
(20579)
(19723)
(19351)
(19187)
(19072)
(16687)
(16331)
(15953)
(15179)
(14917)
(14873)
(14834)
(14725)
(13516)
(13121)
学科
(122071)
经济(121919)
管理(81385)
(74485)
(60438)
企业(60438)
方法(47497)
数学(41014)
数学方法(40640)
中国(38043)
(31383)
(28948)
地方(27833)
业经(26524)
(26046)
(23360)
(22687)
贸易(22666)
(21973)
(20980)
银行(20936)
农业(20593)
(20414)
金融(20411)
(20197)
环境(19233)
(18037)
理论(17562)
(17556)
技术(17416)
机构
大学(401048)
学院(397027)
(168238)
经济(164636)
管理(153992)
研究(142905)
理学(131261)
理学院(129732)
管理学(127809)
管理学院(127068)
中国(109921)
(87954)
科学(84032)
(79087)
(71735)
研究所(64599)
中心(63504)
财经(61989)
(61791)
(59072)
北京(56890)
(56395)
业大(55257)
(53366)
师范(52920)
(51756)
经济学(51695)
农业(47929)
(47636)
经济学院(46352)
基金
项目(261597)
科学(206749)
研究(194171)
基金(190880)
(165522)
国家(164147)
科学基金(140833)
社会(124450)
社会科(118022)
社会科学(117994)
基金项目(100652)
(99165)
自然(89241)
教育(88203)
自然科(87142)
自然科学(87123)
自然科学基金(85549)
(84342)
资助(78655)
编号(78216)
成果(64948)
(58944)
(58650)
重点(58508)
课题(54693)
(53782)
国家社会(51740)
教育部(50968)
创新(50338)
(50125)
期刊
(193848)
经济(193848)
研究(128683)
中国(83897)
(59556)
管理(59256)
学报(59002)
(57366)
科学(56790)
大学(45427)
教育(44989)
学学(42437)
(41358)
金融(41358)
农业(39390)
技术(33427)
财经(31314)
经济研究(30942)
业经(30253)
(26906)
问题(26409)
(20664)
(20606)
图书(20020)
理论(19850)
技术经济(19184)
世界(19085)
现代(18591)
国际(18409)
科技(18185)
共检索到615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长春  王思竹  
文章从传导机制分析房地产的需求与发展,剖析198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监管调控政策效应,探讨建立我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城乡统筹发展和保障发展权出发,建立区域—城市的"人—业—地—财(钱)"相挂钩的建设用地政策;以城市或城市群为核心,因地因城,建立"业—人—地—房"联动,差别化的"土地、金融、财税、投资"政策;建立城镇居民住房梯度供应和消费体系和逐级过滤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摸清家底,搞好规划,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新建经济租赁住房;规范金融和中介市场运行,去杠杆,遏制投机;制定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洪玉  
当前,住房市场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分析判断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把握住房市场的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供给、销售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并对其主要发展趋势作出了分析和预测,最后提出了中国住房市场应持续关注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潘爱民  王鹤  陈湘洲  
通过构建包含区域相关的房价共同因子模型,采集1999—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面板数据,利用CCEP方法测度中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结果表明:各区域房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种区域相关性会影响住房市场泡沫存在性的判断。未考虑区域相关的模型检验显示,中国城市住房市场不存在泡沫,但这个结论具有统计上的估计偏差;考虑区域相关的模型检验显示,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存在泡沫,且住房价格的短期自我动态调整能力降低,对冲击的调整速度大幅下降,泡沫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刚  吴燕华  
为研究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上海住房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笔者通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与卡尔曼滤波解法的实证分析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上海市住房市场的量价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有力提高了居民住房消费能力的同时,也是助推房价泡沫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助推力主要源于政府拆迁。因此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该进行微调,以充分发挥公积金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抑制其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光玉  洪璐  
本文利用完全信息混合战略动态博弈方法对中国城镇住房市场销售者与购买者交易过程进行博弈分析。根据精炼纳什均衡解,在销售者预期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住房最优定价由销售者交易时间贴现因子决定,且与贴现因子呈反向变化关系;在预期市场条件变化情况下,最优定价由贴现因子与市场条件变动系数共同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沛言  孙聪  刘洪玉  
由于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在土地购置、住房开发、交易规模和交易结构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实证分析中样本城市选择的不当可能导致分析结论的偏误。文章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不同样本城市的住房市场数据发现:大中城市在新房市场上的代表性正在减弱,而在二手房市场上仍然具备较好的代表性;不同等级城市在住房价格波动、住房可支付性等市场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研究主题选择具有市场代表性的样本城市,并充分考虑不同等级城市的差异性;进一步推动覆盖更多城市住房市场的数据统计和发布,为住房市场发展规律的差异性研究和分类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娟  刘华伟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飙升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调控这些大城市房价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制定往往忽视不同城市或地区间房价的动态关系。文章考察了中国4个标志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00~2010年间房价的传导机制,将有向非循环图和误差修正模型相结合,找出了这4个主要一线城市房价的动态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继瑞  丁如曦  
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制度机制缺陷、后天促长催高及短期化调控政策的影响而表现出内生调节机制缺损、内在稳定性差等脆弱性特征,其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的功能被削弱。文章认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必须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购房者、开发商和商业银行等多元利益群体纳入有序框架内,创新和构建土地供应制度、住房税收制度、住房金融制度和住房供给制度为核心的住房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中国城市住房市场的脆弱性,以促进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可持续地稳健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晓珂  孙伟增  张博  郑思齐  吴璟  
一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状况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论文从价量两个维度分别构建"房价合理性指数"和"市场交易活跃性指数",依此对住房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价格维度,通过比较实际房价相对于其理论上的合理值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其合理性;在数量维度,通过比较实际销售概率与建设周期(倒数)之间差异,评价住房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论文对2011年第1季度到2014年第1季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住房市场运行情况进行测算,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现实情况,特别是价格和数量两个维度的指数对政策的反馈作用均非常显著:主要城市的房价合理性水平在考察期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缓慢上升的趋势;而交易活跃性指数则表现出与合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培生  
住房市场过去的发展趋势会影响人们对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期,同样人们的预期也会影响市场未来的运行,能否揭示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就关系到市场参与者投资、消费决策的成败,关系到政府住房宏观调控的效果,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李斌博士2018年12月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预期对中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影响研究》,作为新常态下房地产业换档重塑阶段形成的重要成果,以预期的形成、预期的作用、预期回报的评估为主线,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荣荣  
都市圈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住房市场区域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日本为例,分析总结了其都市圈的住房需求特点及住房建设与居民住房状况,研究发现:都市圈的人口集聚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快速城镇化完成之前人口增速较高;快速城镇化后期人口向都市圈内圈的集聚度下降,外圈对人口的吸纳力上升;三大都市圈住房建设量的占比高于人口占比;居民住房状况在都市圈的圈层之间差异较大,表现出由内向外逐步增加的特征。上述研究发现对我国都市圈住房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都市圈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市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钊  
上海住房市场在1998年并没有出现新一轮繁荣高涨即将到来的明显迹象,但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市场需求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开发商供给行为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本文主要对上海住房市场在1998年期间来自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发展动向作一回顾与分析。一、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荣荣  
都市圈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住房市场区域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日本为例,分析总结了其都市圈的住房需求特点及住房建设与居民住房状况,研究发现:都市圈的人口集聚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快速城镇化完成之前人口增速较高;快速城镇化后期人口向都市圈内圈的集聚度下降,外圈对人口的吸纳力上升;三大都市圈住房建设量的占比高于人口占比;居民住房状况在都市圈的圈层之间差异较大,表现出由内向外逐步增加的特征。上述研究发现对我国都市圈住房市场的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都市圈模式将成为未来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为促使都市圈的有序发展和内圈与外圈的协调发展,建议提前做好都市圈发展规划,特别是外圈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合理规划都市圈内不同城市和不同圈层的功能定位,探索符合最优集聚效应的内圈空间尺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益  李凡  
发展住房市场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曾益李凡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纷纷制定政策和措施,把住房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消费新的热点的形势下,我们专门组织力量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正确判断和把握当前的形势,为进一步发展住房信贷、特别是个人住房消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嘉  
十九大明确提出要逐渐建立住房市场长效调控机制。长效调控的构建要以遵循市场规律为前提条件。理顺宏观经济作用住房市场的外生性影响机制对于有的放矢地构建长效机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住房市场与宏观经济相互作用的经典研究,系统梳理宏观经济对于住房市场供给、需求两侧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宏观经济与住房市场的"双侧绑定假说",构建了"经济增长效应"与"收入效应"双效应影响机制框架,并对于两个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城市房屋产权的初始安排串联起住房市场供需两端与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之间的内生关联。在国有产权退出和私人产权进入住房市场的系列产权安排过程中,形成了牵涉多方主体的激励相容。2)经济增长对于住房市场供给端——住房投资长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增长对于需求端——住房价格长期有显著影响,但是在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假设下,影响方向相反。3)基于两个效应对于住房市场的显著影响,应当按照供给需求两侧,科学审慎地制定调节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综合调控方案。在抑制房价时,要特别注意制定能够形成长期稳定预期的调控政策,并配合产业部门创新和金融创新,创造多元化资产配置选项,逐步形成体系完善的住房市场长效调控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