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3)
- 2023(4999)
- 2022(4072)
- 2021(3992)
- 2020(3204)
- 2019(7858)
- 2018(7637)
- 2017(15013)
- 2016(7700)
- 2015(8613)
- 2014(8383)
- 2013(8553)
- 2012(8195)
- 2011(7710)
- 2010(7545)
- 2009(6925)
- 2008(6805)
- 2007(5704)
- 2006(5053)
- 2005(4569)
- 学科
- 济(45105)
- 经济(45069)
- 管理(18523)
- 方法(16919)
- 中国(16735)
- 数学(16129)
- 数学方法(16082)
- 业(13109)
- 贸(9044)
- 贸易(9039)
- 易(8875)
- 城市(8620)
- 农(8245)
- 企(8141)
- 企业(8141)
- 地方(6968)
- 城市经济(6882)
- 制(6424)
- 环境(6199)
- 发(6017)
- 财(5918)
- 学(5586)
- 银(5444)
- 银行(5442)
- 地产(5435)
- 房(5435)
- 房地(5435)
- 房地产(5435)
- 关系(5427)
- 出(5393)
- 机构
- 大学(114463)
- 学院(110408)
- 济(59760)
- 经济(58847)
- 研究(46385)
- 管理(41002)
- 中国(36309)
- 理学(35004)
- 理学院(34561)
- 管理学(34242)
- 管理学院(34026)
- 京(25737)
- 科学(24578)
- 财(24018)
- 所(22467)
- 经济学(21195)
- 研究所(20568)
- 财经(19907)
- 中心(19527)
- 经济学院(19146)
- 经(18571)
- 北京(16922)
- 院(16729)
- 财经大学(15148)
- 农(14680)
- 科学院(14443)
- 范(14225)
- 师范(14138)
- 研究中心(13764)
- 江(13568)
- 基金
- 项目(74742)
- 科学(60847)
- 基金(58961)
- 研究(54181)
- 家(51722)
- 国家(51412)
- 科学基金(44066)
- 社会(39325)
- 社会科(37546)
- 社会科学(37540)
- 基金项目(30387)
- 自然(26450)
- 自然科(25913)
- 自然科学(25908)
- 自然科学基金(25465)
- 资助(24768)
- 省(23542)
- 教育(23443)
- 划(21848)
- 中国(18804)
- 部(18731)
- 编号(18551)
- 国家社会(18443)
- 重点(16868)
- 发(16447)
- 教育部(16380)
- 成果(15012)
- 人文(14981)
- 创(14630)
- 社科(14438)
共检索到167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国安 张河水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成为城市常住人口,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已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城市住房目前的供给和未来的需求状况如何,城市未来需要新建多少住房才能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城市住房供给存量的初步测算中国城市住房存量究竟有多少,学界观点并不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车士义 田洪波 尹志锋 刘永合
住房和租房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均衡程度及政府行为是影响流动劳动力住房福利的主要因素。文章在考查在京流动劳动力的住房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流动劳动力主要通过租房解决住房问题;供需结构在低水平上实现了基本匹配;住房面积偏小、居住质量较差;房租、交通等成为影响住房选择最重要的因素;租房者与承租的住房信息渠道比较原始;政府在流动劳动力住房供给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应增加针对流动劳动力的廉租房供给,进一步规范流动劳动力房屋租赁市场,建立流动劳动力住房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
流动劳动力 住房 供给与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莲 常林 易嘉兴
本文在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背景下,对公共租赁住房在人口增长、面积供应、价格补贴、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和DPS软件建立数学模型,对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需求面积与补贴金额进行定量预测,以提升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精准供给。本文结合公共租赁住房的定位特点提出建议:即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完善多主体供给与保障策略、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完善租金价格监管机制、建立公共租赁住房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公租房政策真正惠及一方百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学良
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试图从需求层面,如货币、利率、人口等角度来解释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现象,但目前从供给层面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文献则相对不足。尤其是中国的诸多城市大都享有相似的人口结构轨迹、经济周期、货币和利率等因素,但最终不同城市的房价表现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利用住房供给弹性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我们估计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分别的和加总的住房供给价格弹性,发现中国的总住房供给价格弹性为2.65,明显小于用美国大都会数据估计得到的约7.3,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能力明显小于美国市场;其次,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对中国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为每单位土地经济密集...
关键词:
房价 住房供给弹性 政府管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裴凌罡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品,其基本属性是居住属性,同时也具有投资属性。计划经济时期,住房作为民生品被纳入福利体系,其建设和分配由政府统包,但短缺问题长期存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住房在商品化进程中逐渐由民生品向投资品演变,出现房价快速上涨、住房供给结构失调等新的问题。60余年来我国住房供给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科学准确把握住房的双重属性,制定制度和政策时存在偏差,导致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因此,必须坚持把居住属性作为住房的基本属性,并合理适度发挥其投资属性,从而找准制度和政策的定位,深入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住有所居"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住房供给制度 民生品 投资品 双重属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菊芬 张京祥
从住房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加剧中国城市居住分异的制度性因素,并通过对国外及香港地区相关制度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城市居住分异进行制度性调控的建议,即一方面要运用经济手段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另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住房供应制度,坚持住房有分异,分异有尺度,以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居住分异 制度成因 制度调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裴凌罡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品,其基本属性是居住属性,同时也具有投资属性。计划经济时期,住房作为民生品被纳入福利体系,其建设和分配由政府统包,但短缺问题长期存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住房在商品化进程中逐渐由民生品向投资品演变,出现房价快速上涨、住房供给结构失调等新的问题。60余年来我国住房供给领域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科学准确把握住房的双重属性,制定制度和政策时存在偏差,导致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因此,必须坚持把居住属性作为住房的基本属性,并合理适度发挥其投资属性,从而找准制度和政策的定位,深入
关键词:
住房供给制度 民生品 投资品 双重属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至庄 牛霖琳
本文研究了自1980年代后期中国城镇住房商品化以来城镇居民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我们从耐用消费品需求与供给的标准理论出发,在联立方程框架下估计城镇住房的需求与供给方程,得到了需求的收入与价格弹性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估计值。通过对1987~2006年全国城镇总体水平年度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城镇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可由需求与供给的作用解释,即人均收入和建筑成本的变化决定了房价的整体趋势。城镇住房需求的(长期)收入弹性约为1,需求的价格弹性在0.5到0.6之间。住房存量总供给的价格弹性约为0.83。
关键词:
住房需求 住房供给 联立方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国安 张河水 胡晶晶
城市化的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住房问题,需要向城市住房困难居民提供住房保障,另一方面城镇住房保障的发展也对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住房保障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被拆迁居民、进城农民工和城市新增人口是城市化过程中新增的主要的住房保障需求群体,住房保障的发展应努力满足他们的住房保障需求,按照积极鼓励、稳步推进的原则促进住房保障的发展,通过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方式促进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周雯雯
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以通过供给弹性这个指标来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文章使用简化的结构式模型对35个大中城市的住房供给弹性进行测算,并使用面板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弹性影响因素的城市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城市的弹性水平有较大差别;对于缺乏弹性的城市,供给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口密度和人均GDP水平,对于一般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富有弹性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利率、人均GDP和基础设施投资。
关键词:
住房供给弹性 影响因素 城市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璟 徐曼迪
本文围绕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城镇家庭户机械增长和城镇存量住房拆除三项需求来源,设计了基于人口普查等公开统计数据定量测算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的系统性方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15年间全国和各省份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进行测算与分析。在此期间新增住房供需关系经历了从基本均衡向供过于求的变化,同时存量住房拆除引致的被动需求取代城镇家庭户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引致的主动需求,成为新增住房需求的最主要来源。东、中、西部省份在新增需求规模、新增供需比、需求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还进一步对2021—203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由于三项需求来源均趋于下降,2021—2025年和2026—2030年间全国年均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预计将较2011—2015年间分别下降33%和53%。本文设计的城镇新增住房需求规模测算方法和预测思路能够为各级政府"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编制、房地产企业战略制定等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厉伟
对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解决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问题远比对住房产品的供给形式进行规制更重要。住房供给主体单一化所造成的供给垄断是造成当前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非营利组织参与住房供给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住房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并减弱开发商的市场力量,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住房 供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立文 张涛 刘广平
基于等维递补模型和熵值法的组合预测方法,对我国城镇人口及其人均建筑面积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2013至2017年间我国保障房的供给量进行预测,就促进保障房市场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房 供给 熵值法 组合预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皮亚彬 李超
为了分析地区竞争下地方政府间土地供给结构的策略互动及其对住房价格的影响,本文在归纳梳理中国土地供应法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同时考虑居住用地需求和工业用地需求的两城市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的动机及其经济后果,并基于2006—2015年城市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受约束的条件下,地方政府有激励以减少居住用地为代价提高工业用地供给,进行招商引资竞争;与市场起主导作用的情形相比,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时,工业用地的供应量更高,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则偏低,工业地价与居住用地的价格差异增大;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结构的干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高了房价。此外,地方政府干预土地供给结构会影响到相邻地区的供地策略。研究对加快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改革、从供给侧解决高房价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