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2)
- 2023(7604)
- 2022(6345)
- 2021(5870)
- 2020(4606)
- 2019(10940)
- 2018(10799)
- 2017(19642)
- 2016(10848)
- 2015(12603)
- 2014(12772)
- 2013(12738)
- 2012(12017)
- 2011(11129)
- 2010(11135)
- 2009(9778)
- 2008(9739)
- 2007(8494)
- 2006(7656)
- 2005(6990)
- 学科
- 济(50041)
- 经济(49991)
- 管理(30218)
- 业(22150)
- 方法(20176)
- 中国(19257)
- 数学(18011)
- 数学方法(17715)
- 企(16850)
- 企业(16850)
- 环境(13014)
- 贸(10817)
- 学(10811)
- 贸易(10809)
- 农(10651)
- 易(10579)
- 财(10102)
- 地方(9296)
- 制(8738)
- 业经(8116)
- 划(7928)
- 和(7809)
- 发(7805)
- 银(7396)
- 银行(7387)
- 行(7127)
- 理论(6946)
- 农业(6839)
- 融(6703)
- 金融(6702)
- 机构
- 大学(159331)
- 学院(157418)
- 济(71142)
- 经济(69623)
- 研究(60145)
- 管理(56091)
- 中国(47689)
- 理学(46914)
- 理学院(46254)
- 管理学(45448)
- 管理学院(45140)
- 京(36503)
- 科学(34960)
- 财(31083)
- 所(29990)
- 研究所(27008)
- 中心(26578)
- 财经(24868)
- 北京(23924)
- 经济学(23731)
- 江(23093)
- 经(22729)
- 院(22457)
- 农(21700)
- 范(21622)
- 师范(21457)
- 经济学院(21310)
- 业大(19890)
- 州(18495)
- 财经大学(18376)
- 基金
- 项目(101061)
- 科学(80238)
- 基金(75282)
- 研究(74551)
- 家(66012)
- 国家(65569)
- 科学基金(56024)
- 社会(48860)
- 社会科(46472)
- 社会科学(46462)
- 基金项目(38633)
- 省(35591)
- 自然(35076)
- 自然科(34292)
- 自然科学(34285)
- 教育(33871)
- 自然科学基金(33635)
- 资助(31938)
- 划(31901)
- 编号(28589)
- 成果(23616)
- 部(23462)
- 重点(23050)
- 中国(22276)
- 发(22242)
- 国家社会(21585)
- 课题(20666)
- 教育部(20183)
- 创(19876)
- 大学(19452)
共检索到247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封颖 蔡博峰
本文试图探索性研究中国城市低碳规划的逻辑框架和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建立城市排放清单是基础性工作,碳排放目标是低碳城市规划的硬约束和核心目标,基于此,以返溯法构建低碳路线图,提出重点方向和实施低碳的措施。低碳规划中建议城市清单的边界同时考虑市域和狭义城市。低碳重点方向建议侧重城市能源供应、交通、建筑和废弃物处理等城市特征。
关键词:
城市低碳规划 清单 框架 重点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楚春礼 鞠美庭 王雁南 王圆生
全球变暖要求全世界寻求低碳发展模式,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成为低碳发展的核心阵地。低碳发展规划是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文章根据城市低碳发展的内涵,从城市碳源、碳流、碳汇低碳化的角度提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能源结构、产业、交通系统、建筑以及森林等植被碳汇,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技术框架及指标体系。
关键词:
城市 低碳发展规划 技术框架 指标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宇晨 罗涛 张雪葳
规划思想是规划决策行为的先导,具体历史背景下的规划决策折射了当时的审美认知。开展关于规划决策行为的历时研究,探索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历程中的美学转向,有助于厘清美学思想与规划决策行为的相互作用。基于景观美学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65年)3个时期的典型城市规划决策行为,解读城市规划的思维驱动与审美倾向,提出当今城市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思想中传统象征美学的弱化和本土美学文化尚未成熟的制约,旨在为我国城市规划思想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视角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乡规划 景观美学 审美认知 案例解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宇晨 罗涛 张雪葳
规划思想是规划决策行为的先导,具体历史背景下的规划决策折射了当时的审美认知。开展关于规划决策行为的历时研究,探索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历程中的美学转向,有助于厘清美学思想与规划决策行为的相互作用。基于景观美学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49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65年)3个时期的典型城市规划决策行为,解读城市规划的思维驱动与审美倾向,提出当今城市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思想中传统象征美学的弱化和本土美学文化尚未成熟的制约,旨在为我国城市规划思想传承与发展提供新视角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乡规划 景观美学 审美认知 案例解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富平 王登云 栗德祥 孙晓文 雷李蔚 李湘琳
本文结合淮安生态新城的低碳生态规划实践,就复杂性科学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重点通过规划思路与工作机制、规划编制技术、规划控制与管理路径等创新,探索以低碳发展为主线,以协同高效为特征的生态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以期促进生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复杂性科学 低碳发展 协同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张童
构建城市低碳生活是发展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通过系统分析我国构建城市低碳生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五个路径,即建立低碳生活观念培养机制;发展绿色建筑体系,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与碳审计体系;多渠道增强低碳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碳汇载体;健全城市公共设施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锐 苏海龙 钱欣 孙冰 王燚
以平顶山新区为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GIS、RS空间技术,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生态用地综合安全格局,并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结果显示:(1)研究区最小生态用地(禁建区)面积为97.89km2,主要包括重要的生态"源"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湿地、林地、草地等;中、高水平生态用地(限建区)面积共计69.48km2;适建区的面积为127.63km2,集中分布在新区的中部至西北部。(2)生态用地安全格局的构建,将显著提高新区内生态"源"地间的连通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基于安全格局理论的生态规划方法,为城市生态用地定量研究和科学规划以及"三区"划定提供了新的空间途径。研究成果旨在为平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闫凤英 宫远山 杨一苇
“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新要求,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方法对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以海城市(县级市)为案例,探讨性提出碳减排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范式,即现状碳排放特征评价与分析、碳减排目标选择与确定、碳减排情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制定。在现状碳排放特征评价与分析中,进一步提出了“514”分析法,即围绕5方面14项“易于空间化”的具体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在碳减排情景下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制定中,提出了“控规模”、“调结构”、“优布局”、“定措施”四个逻辑递进且层次关联的策略制定路径与方法。案例研究表明,多措并举的县域低碳综合规划策略可使海城市2035年碳排放量降为17658万tCO_2,比基准情景减少30%,约7244.44万tCO_2,达到设定减排目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祖达
城市是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行动平台和载体,对城市进行碳排放审计是实施低碳城市规划工作必需的科学数据基础。然而,不少城市本身对其二氧化碳排放的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都还没有可以直接应用到城市规划编制流程的科学分析方法和工具。文章尝试把有关现有能源规划研究模型发展为城市空间规划方法。以碳排放模型Kaya公式为基础,分别从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工业部门、能源部门对模型进行分解。建议的模型可以把能源需求模块分解为三个部门: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和工业部门。根据常规模式和低碳模式的分析,得到各部门在各模式下的能源使用结构和量。并根据IPCC对于各类能源的排放强度定义的缺省值,计算出各部...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碳排放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悦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战场,其在碳中和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由王海鲲等编著的《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规划实践》一书,聚焦气候变化减缓与应对的关键因素——城市,明确了城市在碳中和背景下的突出地位,并系统介绍了低碳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为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提出了可行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冬梅 杨学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头二十年,我国实际走了一条“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道路”。这一道路在为中国城市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留下了隐患。因为,“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并非具有普遍性和长久生命力的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而只是中国在“转轨发展”这种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做出的特别选择。着眼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遵循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已经到来的城市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国应该走“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城市化道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建设 中国城市化道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传斌 潘丽珍 马培娟
首先分析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现状,继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思路和内容,并结合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实践,认为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对我国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完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地下空间规划 规划编制方法 青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来红
<正>核心提示本文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省嘉善片区为例,从总体思路、实施路径两个层面,探索“三生”统筹与“四位一体”的新型生态绿色低碳国土空间格局,推动江南水乡高质量发展,以期为全国县域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生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胜 孙贵艳
低碳城市作为我国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其中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通过分析发现,由于低碳概念的不清晰,数据、资料的缺失与获取困难等造成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不全面、目标不明确,以及编制单位资质不一等,导致我国当前低碳城市规划在实施和内容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大数据时代,可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通过规划大数据平台搭建、大数据的应用及加大对低碳城市规划的指导与监管等来解决。
关键词:
大数据 低碳城市规划 问题与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伟 刘亮 陈超凡 戴睿 藏蕾
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还处于孕育阶段,理论与方法都亟待充实和完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规划进行了展望,从碳源—碳流—碳汇角度提出了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思路。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引导低碳城市科学发展。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发展规划 展望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