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8)
- 2023(5496)
- 2022(4514)
- 2021(4405)
- 2020(3524)
- 2019(8573)
- 2018(8314)
- 2017(15694)
- 2016(8254)
- 2015(9605)
- 2014(9286)
- 2013(9498)
- 2012(9066)
- 2011(8535)
- 2010(8274)
- 2009(7609)
- 2008(7407)
- 2007(6209)
- 2006(5526)
- 2005(5096)
- 学科
- 济(42669)
- 经济(42617)
- 中国(18605)
- 管理(17656)
- 方法(16667)
- 数学(15737)
- 业(15732)
- 数学方法(15684)
- 农(11717)
- 地方(10047)
- 贸(9517)
- 贸易(9512)
- 易(9279)
- 企(8799)
- 企业(8799)
- 农业(7745)
- 环境(7205)
- 城市(7051)
- 制(7043)
- 人口(6521)
- 发(6510)
- 学(6448)
- 业经(6168)
- 财(6066)
- 关系(5782)
- 出(5409)
- 银(5405)
- 银行(5403)
- 行(5329)
- 融(5327)
- 机构
- 大学(123668)
- 学院(119138)
- 济(61541)
- 经济(60557)
- 研究(51115)
- 管理(44576)
- 中国(39661)
- 理学(38181)
- 理学院(37628)
- 管理学(37224)
- 管理学院(36973)
- 京(28959)
- 科学(27761)
- 所(24960)
- 财(23968)
- 中心(22781)
- 研究所(22764)
- 经济学(21081)
- 财经(19930)
- 北京(19138)
- 经济学院(19038)
- 农(18892)
- 经(18590)
- 院(18328)
- 范(17041)
- 师范(16948)
- 江(16053)
- 科学院(15715)
- 业大(15690)
- 研究中心(15291)
- 基金
- 项目(82930)
- 科学(67228)
- 基金(64375)
- 研究(60670)
- 家(56400)
- 国家(55977)
- 科学基金(47974)
- 社会(43134)
- 社会科(40970)
- 社会科学(40962)
- 基金项目(34049)
- 自然(29161)
- 自然科(28521)
- 自然科学(28514)
- 自然科学基金(28024)
- 省(26558)
- 教育(26433)
- 资助(26360)
- 划(25248)
- 编号(21914)
- 部(20540)
- 中国(19922)
- 国家社会(19638)
- 重点(18714)
- 发(18677)
- 教育部(17836)
- 成果(17602)
- 人文(16506)
- 创(16384)
- 大学(15979)
共检索到18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景辉
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对待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和人口发展状况。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了,生育模式发生了变化。生育观念转变可以说是中国人口生育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关于城市人口的生育意愿,80年代对北京等城市的调查发现,平均理想子女数超过2人,如北京市年平均理想子女数为2.10人,希望有2个孩子者占77.0%,天津市1985年平均理想子女数为2.10,理想2个孩子者占80.0%;上海市1984年平均理想子女数为2.49,理想2个孩子者占50.0%,3个孩子者占36.0%(辜胜阻,1989)。进入90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生育模式已达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程度,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生育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但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自身生育观念的转变。关于城市生育意愿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做好分析工作,提出有数据、有分析的科学资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前人口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调查15岁及以上人口的在业和不在业的情况是这次人口普查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利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在业人口是直接为社会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人口,是社会生产行为和社会生活赖以进行的主体。在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业人口的经济结构和性别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1982年人口普查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全面的、准确的在业人口的资料。科学分析这些资料,研究其内在特点,找出规律性,对充分开发我国人口资源,制定有关政策,进一步认清我国基本国情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对在业人口的在业程度,经济结构,性别年龄结构,文化科学素质及少数民族在业人口的特征作一初步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旭东 乔娟 李秉龙
依据广州、哈尔滨实地调查问卷,探求地域差异、主观感受对可追溯食品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学历层次、收入水平、食品支出规模、家庭人口数量等个体特征因素并未对不同地域消费者购买意愿形成差异影响,价格仍是决定购买意愿基本因素;认证食品消费者主观感受负向影响购买意愿;而性别、职业背景、健康状况、户外就餐频率、家庭食品主要购买者身份、挑选食品时间因地域差别、个体差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也不尽相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鞠艳
《深圳市第三产业发展“九五”和2010年规划》中提出,努力实现第三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有一支能适应新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 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分析我市在业人口的文化程度,了解各行业人员素质状况,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就业人员文化层次,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三产业在业人口文化程度发展变化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昕 商大为 李春媛
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是我国当前的基本国策。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颁布实施之际,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所思、所想、所困和所盼,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在哈尔滨市6个主城区随机抽取500位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健康和经济状况比较乐观,对相关养老问题关注率较高,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也面临诸多生存困难,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关键词:
老年群体 关注生活 解决困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祥晶
2005年中国在业人口总体、第一、三产业人口分布相对不均衡,第二产业人口分布较不均衡。1982—2005年集中指数变动表明,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三产业人口保持相对不均衡的分布格局,第二产业人口分布由相对不均衡跃升为较不均衡。相对于1982年,在业人口总体和第一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下降,第二、三产业人口分布的非均衡性提升。2000年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综合因素的在业人口分布的相对偏差度在1%以下,东、中、西部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9%以下,南、北方各种因素的偏差系数在4%以下,表明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具有内在合理性;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在业人口非均衡分布影响的贡献度为65对35。
关键词:
在业人口 非均衡分布 合理性评价 贡献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鸿 伊文君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变化。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太原市的总体生育现状以及不同群体的生育意愿做出回答,并对影响当前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育龄人口 生育意愿 调查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兢新
现代人口普查越来越重视调查有关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在业人口的行业和职业就属于反映人口经济特征的两个重要的调查项目。有的国家把这两个项目归入优先调查项目之列。为了合理地使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将在1982年7月1日进行的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也把在业人口的行业和职业列为调查项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辉玲 韩昊英 吴次芳 徐金哲
在哈尔滨市经济适用住房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选取哈尔滨市8个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进行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居民的构成、区位及交通、户型结构、施工质量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揭示出其现实存在的问题。研究的主要结果显示:①虽然存在一定的福利倒置现象,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总体上能够针对低收入阶层;②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导致居民对交通情况不满意的主要因素,交通的时间距离相比交通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③经济适用住房的适用性能低,问题主要在于房屋和客厅狭长、过道占用大、功能布局不合理及缺少明厅设计;④施工质量不合格是影响经济适用房使用的重要问题;⑤位置偏远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有...
关键词:
经济适用住房 现状 调查 哈尔滨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娟 苑恩旗
近两年来,哈尔滨连续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天气,雾霾灾害已严重影响到哈尔滨市民的生活,使得民众不得不对其加以认识和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哈尔滨市民对雾霾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哈尔滨居民对雾霾的了解程度较高,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对雾霾的各层面非常陌生或比较陌生,且居民对雾霾天气的可控程度认可度较低,然而居民对政府和媒体报道的信任程度较高。
关键词:
哈尔滨 雾霾认知 调查与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穆瑞 刘明烈 张欣棣 赵允家 杜乐勋
卫生费用是卫生资源消耗的货币表现。它既从经济实力上反映着卫生保健服务的规模和质量,又在费用的消费水平上反映着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享受的程度。因此,从卫生费用调查入手,从总体上了解哈尔滨市卫生事业经济活动总量、构成,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对于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控制,加强卫生事业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调查方法与资料处理本次调查采用实际使用法,利用原有的卫生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若建
1949年以来,中国城市人口在数量及分布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城市人口总量、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和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分析,从时间和空间分析这些变迁,研究其原因,并探讨发展趋势。 一、城市人口总量的增长过程及增长构成 我国城市数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88年的432座,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2889万增加到1988年的11160万,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长41.3‰,远高于同一时期全国人口年均增长18.2‰的水平,城市化速度较快(见表1)。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海旺,杨昕
本文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和人户分离专题调查资料,对中国城市人口人户分离的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内在原因和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人户分离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涛涛 闫昱霖 王丹丹
以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城市常住人口指标衡量城市人口规模,并从人口增速与人口增量两方面探讨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开通有助于城市人口增加,然而由于高速铁路开通时间较短,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不明显;高速铁路对城市人口增量和增速的影响与该城市初始人口规模、是否在五大城市群内、城市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高速铁路开通后,大城市的人口增加数量明显大于中小型城市,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将进一步导致人口分布的极化发展;高速铁路的开通有利于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人口的集聚,第三产业占比高的城市人口增加更多,但对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表现出较显著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