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4)
- 2023(13647)
- 2022(11904)
- 2021(11331)
- 2020(9401)
- 2019(22127)
- 2018(21818)
- 2017(42584)
- 2016(23087)
- 2015(25895)
- 2014(25907)
- 2013(26063)
- 2012(24051)
- 2011(21863)
- 2010(21841)
- 2009(19927)
- 2008(19603)
- 2007(16982)
- 2006(15062)
- 2005(13609)
- 学科
- 济(100970)
- 经济(100857)
- 管理(63763)
- 业(60556)
- 企(49543)
- 企业(49543)
- 方法(43916)
- 数学(38175)
- 数学方法(37744)
- 中国(30050)
- 农(25869)
- 财(22687)
- 业经(21600)
- 地方(21034)
- 学(20718)
- 贸(19145)
- 贸易(19137)
- 易(18600)
- 制(18531)
- 农业(16892)
- 环境(15187)
- 和(15134)
- 理论(15087)
- 银(14677)
- 银行(14638)
- 技术(14477)
- 行(13991)
- 融(13911)
- 金融(13910)
- 务(13737)
- 机构
- 大学(333686)
- 学院(329475)
- 济(140196)
- 经济(137298)
- 管理(130931)
- 研究(117358)
- 理学(113117)
- 理学院(111838)
- 管理学(110089)
- 管理学院(109501)
- 中国(87758)
- 京(72964)
- 科学(70969)
- 财(61229)
- 所(58881)
- 研究所(53563)
- 中心(51565)
- 农(49915)
- 财经(49474)
- 北京(47119)
- 业大(46677)
- 江(46475)
- 经(45069)
- 范(44408)
- 师范(44050)
- 经济学(42966)
- 院(42681)
- 农业(38894)
- 经济学院(38719)
- 州(37842)
- 基金
- 项目(224045)
- 科学(176940)
- 研究(164748)
- 基金(164001)
- 家(142530)
- 国家(141416)
- 科学基金(121381)
- 社会(105173)
- 社会科(99803)
- 社会科学(99775)
- 基金项目(87258)
- 省(84379)
- 自然(77963)
- 自然科(76150)
- 自然科学(76133)
- 自然科学基金(74755)
- 教育(74185)
- 划(71898)
- 资助(68091)
- 编号(65647)
- 成果(53839)
- 部(50382)
- 重点(50084)
- 发(48640)
- 创(45985)
- 课题(45439)
- 国家社会(43614)
- 教育部(43363)
- 创新(42993)
- 科研(42266)
- 期刊
- 济(153789)
- 经济(153789)
- 研究(103936)
- 中国(60435)
- 学报(49356)
- 管理(48158)
- 科学(47593)
- 农(45227)
- 财(44151)
- 大学(37504)
- 学学(34991)
- 教育(34595)
- 农业(31744)
- 融(27711)
- 金融(27711)
- 技术(27408)
- 经济研究(25103)
- 财经(24113)
- 业经(23684)
- 问题(21926)
- 经(20801)
- 图书(17552)
- 贸(16724)
- 技术经济(16529)
- 业(16486)
- 理论(16010)
- 科技(15553)
- 现代(15368)
- 世界(15230)
- 资源(14597)
共检索到487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梅 杨明俊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中国城市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对城市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演变,以及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城市产业结构的不同研究视角,作了归纳,最后总结我国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归纳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 城市产业结构 综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瑞娟
一、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背景全球化是每个城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世界不再只是国家的组合,更是城市相互联系构成的体系。在城市体系中,每个城市起着不同的作用。有些城市担负着协调控制整个体系的功能,被称为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而有些城市的作用是调节上下级的关系;有些城市是从事生产装配的工业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其地位最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冬民 党兴华
城市贫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但社会排斥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较低的贫困发生率是以农村的整体贫困为代价,也是国家强制性积累及一系列相关政策作用的结果,而当前的城市贫困与社会排斥密切相关。有了这样的理解,相应的减贫策略可依此而实施。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城市贫困 社会剥夺 减贫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祥坤 王仰麟 李贵才
本文系统回顾了10多年来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首先从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阶段划分入手,将研究历程分为1995-1999年的问题导向型研究阶段和2000年至今的目标导向型研究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重点和特色;其次,根据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研究、形成机制研究、状况评价研究、保持措施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另外对相关学科和理论发展也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当前城市水土保持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开展基于城市水土保持的功能导向型研究,对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莹莹 宋瑞敏
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业结构理论 研究综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根紧 陈健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测度、形成原因以及合意性与非合意性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趋同 原因分析 综述与展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丁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万广华 朱翠萍
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将取决于城市化的进程。遗憾的是,有关中国城市化的研究严重不足,尤其是实证分析的成果极少。现存文献大多局限于讨论城市化战略究竟是选择中小城市还是超大城市,抑或是城市群的发展道路。也有部分学者关心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伴随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在梳理和概括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城市化值得注意的议题。
关键词:
城市化 集聚效应 规模经济 产业结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眉舞
城市居住区更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亦与广大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对我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与策略 ,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更新 策略 中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鹏飞 杨继瑞 李超 董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市化史诗,也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带有人类城市化轨迹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的推进方式和形态特点。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量转移,要素配置效率也将不断提高,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种结构效应的释放将为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耀东
工业化初、中期,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大国经济增长的一般特征,但是中国似乎提出了一个“悻论”——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持续的地区产业趋同化。为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将近年来理论界的讨论综述如下。 (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 大多数观点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表现为三个层次。(1)根据产业“相似系数法”模型得出结论,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与工业结构相似度高;①(2)根据区位商与专业化系数指标分析,各省(市)区专业化系数普遍下降,工业结构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重复和同构;叭3)根据主要产品的地区分布,推论出省(市)区之间的主要产品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良 于军威
一、FDI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理论(一)FDI与产业结构20世纪60年代,钱纳里基于结构主义原理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模型",指出经济发展在于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的演变,认为由于存在结构刚性,东道国经济发展会受国内资源不足的制约,因此引进和利用外资有助于弥补储蓄和外汇缺口,进而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转换。70年代以后,丹尼森、索洛、肯德里尼、乔森根的研究引发了经济学界关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换之间的理论研究。赫尔希曼从弥补"技术缺口"的角度讨论了利用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意义,发展了钱纳里关于利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余长林 孟祥旭
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结构数据,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该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高等教育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一是从供给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从需求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推动城市需求结构转型,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这两个渠道,高等教育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这一作用会受到人口跨区域流动的影响。通过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替代核心解释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对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力资本 创新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湛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云南民族学院于2001年10月4-9日在昆明召开了题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理论研讨会”的第十二届年会。会议分别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刘方械教授和方恭温教授致开幕辞和闭幕辞,由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振中教授分别作开幕和闭幕学术报告。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中国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收入分配的理论发展等内容为中心展开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