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04)
2023(12467)
2022(10430)
2021(9738)
2020(8169)
2019(18975)
2018(18308)
2017(34554)
2016(18600)
2015(21055)
2014(20622)
2013(20248)
2012(18336)
2011(17049)
2010(16982)
2009(15753)
2008(15241)
2007(13083)
2006(11525)
2005(10254)
作者
(55588)
(46493)
(46292)
(43757)
(29310)
(22140)
(20816)
(18112)
(17626)
(16139)
(15887)
(15486)
(14770)
(14506)
(14324)
(14288)
(13771)
(13687)
(13342)
(13210)
(11523)
(11347)
(11271)
(10539)
(10451)
(10203)
(9995)
(9859)
(9239)
(9144)
学科
(82125)
经济(82014)
管理(51623)
(47288)
方法(39258)
(37655)
企业(37655)
数学(35735)
数学方法(35166)
中国(25230)
(19985)
(17381)
贸易(17372)
(16985)
(16735)
(16700)
业经(15904)
(14779)
地方(13385)
农业(13077)
环境(12334)
技术(12313)
(11781)
银行(11737)
理论(11574)
(11288)
(11180)
金融(11180)
(10846)
(10671)
机构
大学(275623)
学院(271542)
(117861)
经济(115724)
管理(104979)
研究(97070)
理学(91912)
理学院(90827)
管理学(89092)
管理学院(88609)
中国(72680)
科学(60433)
(58748)
(49253)
(48929)
(48469)
研究所(45205)
业大(43159)
中心(42932)
财经(40431)
农业(38617)
经济学(37513)
(37152)
(36928)
北京(36830)
(34842)
(34664)
师范(34426)
经济学院(33851)
财经大学(30372)
基金
项目(190923)
科学(151774)
基金(143431)
研究(131489)
(128520)
国家(127601)
科学基金(109029)
社会(87565)
社会科(83340)
社会科学(83321)
基金项目(75667)
自然(72252)
自然科(70741)
自然科学(70720)
(70665)
自然科学基金(69495)
(61822)
教育(60005)
资助(58774)
编号(49509)
重点(43392)
(42775)
(40016)
(39882)
成果(38823)
国家社会(38204)
创新(37693)
科研(36900)
教育部(36513)
计划(35804)
期刊
(118739)
经济(118739)
研究(78056)
中国(50608)
学报(46895)
科学(44008)
(42368)
管理(37107)
(35248)
大学(35170)
学学(33451)
农业(28974)
教育(23254)
(21327)
金融(21327)
经济研究(21321)
技术(21262)
财经(20309)
业经(17747)
(17577)
问题(17221)
(16892)
统计(14958)
(14630)
(13942)
技术经济(13588)
世界(13369)
科技(13353)
资源(12995)
国际(12957)
共检索到387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席强敏  张景乐  张可云  
专利规模和知识宽度是衡量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文章基于带有精准地理位置的专利数据,综合运用重心分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刻画2006—2016年中国城市专利规模与知识宽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计量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专利规模和知识宽度的时序变化与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专利规模增速下降和2013年开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下专利知识宽度的提升。(2)城市创新的空间分布呈现进一步集聚态势,且城市间差距不断扩大。专利规模和知识宽度受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重心轨迹整体上呈现向西和向南变动的趋势。(3)城市专利规模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的共同影响,而专利特征则是影响专利知识宽度的关键因素,专利知识宽度随着专利多样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4)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投入和环境对专利规模影响显著,但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作用机制不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雷   柳淇   高娈   林超然  
探讨高价值专利的时空分布及其驱动机制有助于促进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于2005-2021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分析高价值专利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并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近年来高价值专利总体呈现出增加态势,尤其是沿海地区增长迅速,菱形结构日益凸显;高价值专利多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区域,呈现明显的沿海强于内陆、“东-中-西”逐渐递减的格局特征;自2011年始高价值专利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第二,经济基础、政府重视、人才规模以及生态环境等均会对高价值专利产生不同影响。其中,经济基础会显著抑制邻近地区高价值专利发展,与普通专利的研究结果相反。第三,菱形结构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外围地区高价值专利的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鄢继尧  赵媛  许昕  崔盼盼  祝孔超  
基于百度指数采集到的家政服务需求数据,整合地区、城市群、城市等多种尺度,对2012—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家政服务需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测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探测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2012—2018年中国城市家政服务需求逐年上升,区域差异缩小,可分为"迅猛增长""高位稳定"两个阶段。同时,家政服务需求以低、中低类型为主,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呈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特征。(2)中国城市家政服务需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态势,地区内差异始终大于地区间差异。不同类型城市群具有"国家级>区域级>地区级>城市群外"倒金字塔式集群增长特征,形成了"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等级结构。(3)供给、需求条件共同影响家政服务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影响家政服务的供给规模和质量,人口规模、居民消费与收入水平影响家政服务需求规模和居民支付能力。最后对如何提升家政服务等改善型消费需求、扩大内需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贺  李雪铭  田深圳  李松波  宫一路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15—2017年空气质量(AQI)日报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2017年中国空气污染城市逐渐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提高;(2)中国城市空气质量AQI季节均值在空间上基本呈现出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分布格局。基本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3)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空间差异特征较为明显,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及华北地区;(4)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因素众多,其中城市工业结构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邱立新  徐海涛  
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中国8个城市群中具有代表性的13个城市为样本,对其在三个五年规划期内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结构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十二五"末期小幅反弹;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由正到负,再由负变正的V型变化,这是城市化初期的典型特征。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分布发生了两次明显位移,充分体现了政策效应的空间差异性。外贸程度对成渝及珠三角等南方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外贸程度越高,对碳排放的影响越大。制定碳减排政策应因地制宜,因城而异,经济发达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4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韧性水平,采用改进的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和SDM模型系统考察了中国城市韧性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1—2020年各城市的韧性水平均有一定提升,空间上城市韧性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分异规律。总体上,在2017年之前,区域间差异主要由超变密度构成,而2017年之后,区域间差异主要是由区域之间的净差异构成。城市韧性逐年上升且分布越来越发散、城市韧性较高的城市与全国平均值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且全样本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城市韧性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由空间溢出性分析可知,邻近城市环境压力和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本市的城市韧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性、政府科教重视程度、人口集聚程度和城市发展类型均会分别对本市和邻近城市的韧性水平产生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贺  李雪铭  田深圳  李松波  宫一路  
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2015—2017年空气质量(AQI)日报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回归模型探究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5—2017年中国空气污染城市逐渐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提高;(2)中国城市空气质量AQI季节均值在空间上基本呈现出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分布格局。基本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3)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空间差异特征较为明显,空间依赖性特征显著,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及华北地区;(4)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因素众多,其中城市工业结构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耿伟  杨柯  贾兴兴  
近年来,中国企业国际化扩张速度异军突起但盈利水平较低,而专利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一个企业的产品取得市场普遍认同、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利器,为此基于2007—2015年中国跨国公司面板数据,以知识宽度法测算专利质量,考察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质量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更换专利质量测度指标后依然稳健。大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专利质量的提高,对盈利能力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发明专利方面,专利质量对成熟期企业盈利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实用新型专利方面,成长期企业的专利提升效果优于成熟期企业。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生产率效应和成本效应是专利质量影响盈利能力的两个作用渠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玲敏  谢智敏  王霞  夏明  
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对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探讨我国城市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各项投入的冗余率和产出的不足率均呈波动下降趋势;五大城市群的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均有一定程度提升,但提升幅度和集聚情况存在差异;流动人口多样性与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放大创业的经济功能,应立足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区域差异,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降低流动人口落户限制,提升人才结构的多元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霄  古丽那孜·达拉什  
探索了影响企业移动应用强度和宽度的企业内部因素,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移动互联应用的强度也越高;企业近年毛利率较低可促进移动应用最高强度提升;企业信息技术投资对移动互联应用的强度和宽度都有明显促进。结论有助于企业移动互联业务的开展以及全面理解IT投资收益。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嘉毅  陈玉萍  
基于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演变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空间扩展呈非线性增长与稀疏式扩张演变的态势,其省际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在2006年以前表现出了大幅度波动的特征,在2006年以后随时间的推移逐步收敛;城市空间的重心先后经历了向南与向西南迁移的轨迹,七大区域在空间扩展规模、贡献率与扩展强度上皆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扩展强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高速扩展区、快速扩展区、中速扩展区、低速扩展区、缓慢扩展区错位分布,且扩展强度从东往西梯度递减;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规模、政府干预度、气候舒适度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显性驱动因素,创新能力对城市空间扩展影响的显著性则因时空而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钟鸿雁  
本文研究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存在着东中西部递减的空间格局,并且东中西部及各省区间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正在不断减小;城市化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政策与区划体制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孟奇  张建军  宋荣  付邦宁  
基于2006—2017年我国3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性变化规律;(2)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与产业发展协调度逐年上升,但依旧处于低度协调水平;(3)相对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成渝地区整体上有较高的协调发展水平;(4)四大经济分区子系统整体协调度情况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且地区整体协调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郡郡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中国12个主要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变化趋势、空间关联、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市域尺度下我国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我国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整体呈加速加深的态势,但不同城市群的加深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展现为相似类型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在考察期内发生了一定的跃迁;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在考察期内有所扩大,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及其变化主要源于群际差异的贡献;无论是城市群整体还是大部分城市群内部,老龄化惯性和人口流迁均是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重要致因,但与2010年相比,2020年时与生育率相关的人口自然增长、生育潜力等因素,以及可能引致人口流迁的产业结构、环境污染和气温等因素对城市群整体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开始显现或有所强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战豫   张伞伞  
研究中国城市群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是从更精细尺度推动减污降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论文基于2012—2020年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估算中国19个城市群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采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研究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19个城市群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碳排放量占比最大且占比稳定,西南地区碳排放量占比最小;中国城市群碳排放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碳排放呈东北—西南空间分布趋势;中国城市群碳排放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碳排放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东北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碳排放空间分异影响力最强,且地区生产总值与科学技术支出、年平均人口、公路客运量的交互作用是促进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