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2)
2023(19187)
2022(15709)
2021(14541)
2020(11898)
2019(26967)
2018(26149)
2017(49583)
2016(25989)
2015(29114)
2014(28706)
2013(28163)
2012(25968)
2011(23283)
2010(23265)
2009(21402)
2008(20166)
2007(17443)
2006(15537)
2005(14250)
作者
(71546)
(59494)
(59057)
(56168)
(37985)
(28221)
(26894)
(23096)
(22966)
(20850)
(20404)
(20051)
(18690)
(18616)
(18559)
(18194)
(17540)
(17076)
(17030)
(16896)
(14787)
(14321)
(14303)
(13739)
(13484)
(13383)
(13075)
(12745)
(11754)
(11740)
学科
(114518)
经济(114400)
(71173)
管理(69802)
(55830)
企业(55830)
方法(44279)
中国(40892)
数学(38999)
数学方法(38524)
(35104)
(29166)
金融(29165)
地方(29012)
(28229)
银行(28206)
(28145)
业经(27461)
(27301)
(23857)
农业(23840)
(22266)
贸易(22240)
(21653)
(18965)
(17824)
环境(16711)
(16461)
财务(16398)
财务管理(16361)
机构
学院(358047)
大学(357335)
(158704)
经济(155737)
管理(136828)
研究(128232)
理学(116966)
理学院(115707)
管理学(113784)
管理学院(113125)
中国(104559)
(76068)
科学(72901)
(72497)
(62363)
中心(61061)
财经(57082)
研究所(56423)
(56084)
(52910)
(52193)
经济学(50223)
北京(48432)
业大(48132)
(47834)
师范(47396)
(46409)
经济学院(45198)
农业(43020)
财经大学(42636)
基金
项目(240603)
科学(192336)
研究(180142)
基金(177530)
(154449)
国家(152902)
科学基金(132082)
社会(118693)
社会科(112689)
社会科学(112663)
基金项目(92672)
(91671)
自然(81713)
教育(81672)
自然科(79905)
自然科学(79886)
自然科学基金(78487)
(77398)
资助(71680)
编号(71613)
成果(58365)
(56397)
重点(54530)
(54073)
国家社会(50918)
(50813)
课题(49665)
创新(47545)
教育部(47206)
人文(45845)
期刊
(176564)
经济(176564)
研究(112091)
中国(77449)
(54598)
(54138)
管理(53013)
学报(50621)
科学(50230)
(48330)
金融(48330)
大学(40640)
教育(39060)
学学(38057)
农业(36763)
技术(31662)
经济研究(29656)
业经(29124)
财经(28341)
(24585)
问题(23137)
(20017)
(20003)
世界(19107)
国际(18833)
技术经济(17147)
统计(16751)
理论(16325)
图书(16215)
(16094)
共检索到557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钊阳  
虽然对于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学者们已经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测度。基于国家层面城乡金融发展的视角,本文从城乡金融存贷款、城乡金融资产总量、城乡经济金融化水平、城乡金融中介及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等四个维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状况进行综合测度,并运用ARMA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作预测。研究认为,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不仅仅是个现实问题,还是个历史问题,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破解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钊阳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GINI)、对数离差均值(GE0)和泰尔指数(GE1)对1978-2010年我国省际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东中西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和八大经济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测度,并运用R/S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问题在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之间都是表现得极为明显的,而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非均衡状态还会继续存在。在此基础上,文末就实现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树  鲁钊阳  
本文运用1978~201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以金融结构、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水平为衡量指标,采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种分析方法,对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并对影响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性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σ收敛,在控制了城乡人均生产总值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经济市场化水平差异、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后,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表现出β条件收敛特征;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地区各省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表现出β绝对收敛特征,东部和西部地区各省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不具有β绝对收敛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冬吾  
改革开放后,金融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乡居民在收入方面呈现很大的差距。金融的非均衡发展拉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目前社会和专家学者一直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且具有较大的争议性。文章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对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带来影响的原因,并从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两方面研究和探索缩小收入差距的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鲁钊阳  
在阐述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影响房价的理论基础上,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年~2010年的数据分析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对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城市化水平、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前提下,城乡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与房价成正比,城乡金融非均衡化的水平高房价也高。要抑制当前的房价,不仅需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还需要高度重视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才云  
在我国经济改革提速及渐进开放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文章选取新的指标构建新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表明: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铭晖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普遍不均衡,经济体系偏向二元化,导致城乡差距更加明显。本文以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选择14个自变量,通过计量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金融业的发展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城市化率缩小城乡收入差异的效果并未得到显著证实,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铭晖  
我国城乡金融发展普遍不均衡,经济体系偏向二元化,导致城乡差距更加明显。本文以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选择14个自变量,通过计量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金融业的发展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城市化率缩小城乡收入差异的效果并未得到显著证实,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程建生  
本文基于2002年至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研究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库茨涅茨效应角度分析认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等,金融发展伴随收入差距拉大;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源在于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城乡金融发展逐步回归均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当前政府正着手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预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将有望得到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非  
文章选取我国199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分析了城乡金融总量差异、金融转化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城乡金融总量相对差异缩小的同时城乡金融总量绝对差异扩大,城乡收入差异也在扩大;同时,农村较低的金融转化效率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最后,人均资本存量差异、人均人力资本差距均能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意味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对策应包括加快农村金融资本积累和提高农村金融转化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瑞增  王雄  邹玲  岳意定  
基于中国1991-2015年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量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差异以及城乡财政支持差异、非农产业结构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城乡金融规模差异是直接引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的格兰杰原因;城乡之间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拉大的作用;短期内城乡金融结构差异作用明显,长期内金融效率差异作用较大,而金融规模差异、财政支持差异在长期和短期内都起作用,非农产业结构水平在长期内对城乡居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来实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中国金融系统在资源分配上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储蓄流向城市是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县级截面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全国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在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深度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更大;在金融发展的中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即金融深度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在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金融深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在空间上,城乡收入不平等逐步收敛。其中拐点的出现在金融深度的20%至60%分位数水平区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志仁  黎翠梅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1981~2005年间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实际消费差距具有正向影响,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中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这为我国通过信贷政策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供了实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