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37.157.18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73)
2023(20098)
2022(16780)
2021(15566)
2020(13011)
2019(29977)
2018(29295)
2017(55692)
2016(29816)
2015(33498)
2014(33290)
2013(33106)
2012(30939)
2011(28021)
2010(28177)
2009(26283)
2008(25465)
2007(22486)
2006(19548)
2005(17995)
作者
(85641)
(71658)
(71312)
(67923)
(45696)
(34599)
(32667)
(27810)
(27390)
(25527)
(24496)
(24185)
(22838)
(22653)
(22366)
(22328)
(21137)
(21042)
(20732)
(20543)
(17886)
(17533)
(17426)
(16414)
(16322)
(16055)
(16022)
(15657)
(14558)
(14285)
学科
(132781)
经济(132656)
(82497)
管理(82261)
(65108)
企业(65108)
方法(57643)
数学(51355)
数学方法(50799)
中国(41765)
(37833)
(34880)
地方(31234)
(30468)
金融(30465)
(29494)
银行(29456)
业经(29193)
(28358)
(26483)
农业(25889)
(25819)
贸易(25798)
(25070)
(24823)
(21543)
财务(21480)
财务管理(21429)
企业财务(20456)
环境(18845)
机构
大学(423912)
学院(423865)
(183521)
经济(179954)
管理(161022)
研究(148891)
理学(138134)
理学院(136596)
管理学(134263)
管理学院(133478)
中国(119414)
(90171)
科学(88505)
(85398)
(75096)
(71851)
中心(70168)
研究所(67962)
财经(67490)
(63158)
(61446)
业大(60959)
经济学(57965)
北京(57200)
农业(55962)
(54667)
师范(54098)
(53407)
经济学院(52357)
(50842)
基金
项目(281291)
科学(222487)
基金(206533)
研究(204304)
(180507)
国家(179012)
科学基金(153513)
社会(132354)
社会科(125720)
社会科学(125691)
(108204)
基金项目(107909)
自然(98081)
自然科(95900)
自然科学(95872)
自然科学基金(94202)
教育(93441)
(91402)
资助(85637)
编号(81484)
成果(66388)
重点(63684)
(63617)
(63001)
(58343)
课题(56389)
国家社会(56095)
创新(54620)
教育部(54276)
科研(54235)
期刊
(199348)
经济(199348)
研究(127282)
中国(86760)
(66684)
(66343)
学报(65975)
科学(61484)
管理(59085)
(52794)
金融(52794)
大学(50577)
学学(47660)
农业(45040)
教育(41923)
技术(36483)
财经(33684)
经济研究(33647)
业经(32241)
(29023)
问题(26296)
(24190)
(23032)
统计(22139)
技术经济(21019)
国际(20342)
世界(20334)
理论(19850)
(19829)
(19822)
共检索到64647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昱燃  熊德平  
基于中国2009—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金融发展划分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城镇金融发展,实证研究中国城乡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上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与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进一步探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东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中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效率的提高均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西部地区城镇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制约了包容性增长的实现,但城镇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却有助于包容性增长的实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而互联网金融包容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彤进  任碧云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明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基于"预算约束下效用最大化"理论,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构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以便厘清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区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加以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三条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沈琦  
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政府参与背景下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即处于倒"U"型右半部分;随着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财政支出与包容性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现阶段的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在财政支出下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弱化。据此,提出要适时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政府支出的力度进行调整,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春苗  任常青  
金融地域性排斥会扩大收入水平的地理差异,而金融包容通过降低融资门槛、提升金融减贫效应、改善城乡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等路径有利于弥合地域间收入分配不平衡。通过构建包含金融服务渗透性、可得性和使用性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发现:我国当前金融包容度整体偏低,东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西部远低于东部。使用控制个体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结果显示,金融包容度的提升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弥合作用;其作用大小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金融包容度更低的地区,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边际效用更大,金融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程度更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辉煌  苏基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显示,FDI只是通过要素投入机制而并没有通过TFP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我国的金融发展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金融发展也并没有显著地提高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云平  雷汉云  董永亮  
为了探索普惠金融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981~2015年包容性经济增长数据,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外,本文还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以及普惠金融包容程度测量,同时衡量了包容性经济增长对普惠金融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地理维度的服务渗透性包容性程度更高,而包容性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群体从普惠金融中获益更多,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分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水根  周喜辉  
文章首先对"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进行了简要界定,基于凯恩斯经济增长等相关理论分别构建了FDI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模型,并基于1991-2010年全国24个省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检验,最后得出三个结论:一是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且具有长期效应,同时,FDI可通过影响其他经济变量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二是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有"先增后减"的显著影响,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长远性和连续性影响;三是FDI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反相悖的显著影响,即在抑制城乡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光  杨新铭  王博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递机制。分析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确实发挥着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当前城乡之间的产业差异以及各种制度性障碍使得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相脱节,农村居民越来越不适应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第一产业生产效率难以得到提高都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另外,经济发展虽然最终会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不会自然到来,需要各方面政策的协同落实。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许嘉扬  
本文利用中国23个省级地区1988—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地区和时间两类虚拟变量,对中国农村金融的收入效应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东部的效应大于中部;而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1988—1998年和1999—200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东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进一步增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收入效应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莉  丁世勋  
商贸流通业发展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能够带动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交流,会对不同区域产生异质化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利用克鲁格曼的经典C-P模型测度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效率,并以此代替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指标。进一步利用2012-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三大经济区域的流通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对流通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的商贸流通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阶梯式下降,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上也呈现了一致的分布特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应该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的重要性序列提供经济支援,保障我国消费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均衡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聂爱云  陆长平  
本文从东道国制度环境入手,创新地将FDI吸收能力理论、溢出理论与制度环境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探讨制度质量对东道国吸收能力、FDI溢出效应的具体影响机制与效应。采用中国各省区1990~2010年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市场化程度的情况下,FDI的增长效应不再为正,甚至转变为显著的负效应。这表明,FDI在东道国的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制度门槛"效应特征。FDI对东道国的产业增长效应是通过当地制度环境改善来实现的,随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FDI在该地区的产业增长效应显著增强。本文的研究表明,改善制度质量的国内改革是提升对外开放质量的先决条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相对较大;金融包容性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林  李子珺  
首先从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用效用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4个维度设计了金融包容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和比较了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金融包容性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综合指数的贡献最大;中国金融包容性发展存在巨大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金融包容性发展综合指数处于中间水平的省份变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