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0)
2023(6202)
2022(4857)
2021(4703)
2020(3655)
2019(8494)
2018(7792)
2017(14238)
2016(7214)
2015(8318)
2014(7879)
2013(8080)
2012(7626)
2011(7218)
2010(6873)
2009(6431)
2008(6417)
2007(5409)
2006(4783)
2005(4427)
作者
(19811)
(16789)
(16653)
(15926)
(10807)
(7903)
(7447)
(6486)
(6323)
(5924)
(5716)
(5529)
(5370)
(5325)
(5215)
(5154)
(4919)
(4852)
(4682)
(4407)
(4189)
(3986)
(3901)
(3847)
(3792)
(3738)
(3502)
(3430)
(3315)
(3295)
学科
(39653)
经济(39614)
(20007)
管理(18978)
方法(16508)
数学(15441)
数学方法(15409)
中国(15226)
(14298)
(14184)
企业(14184)
(10421)
农业(10042)
(9421)
贸易(9415)
业经(9352)
(9314)
(7445)
(7041)
(7007)
银行(7007)
(6812)
(6785)
金融(6785)
发展(6049)
(6045)
关系(5878)
(5541)
地方(5519)
(5402)
机构
大学(113430)
学院(110624)
(60790)
经济(60090)
研究(43339)
管理(41177)
理学(35634)
中国(35459)
理学院(35235)
管理学(34968)
管理学院(34744)
(26503)
(23898)
经济学(21926)
财经(21675)
科学(21452)
(20447)
(20261)
经济学院(19884)
中心(18735)
研究所(18675)
财经大学(16548)
北京(15736)
(15258)
(15187)
(13767)
师范(13696)
研究中心(13317)
社会(13279)
科学院(13275)
基金
项目(73871)
科学(60698)
基金(59123)
研究(55925)
(51406)
国家(51035)
科学基金(43897)
社会(41438)
社会科(39372)
社会科学(39368)
基金项目(30154)
自然(24947)
自然科(24432)
自然科学(24427)
资助(24362)
教育(24327)
自然科学基金(24079)
(23181)
(20933)
国家社会(19720)
编号(19508)
中国(19066)
(18956)
教育部(16978)
重点(16581)
(16331)
成果(16099)
人文(15956)
社科(15311)
(15223)
期刊
(63489)
经济(63489)
研究(37936)
中国(21196)
(19407)
(16511)
科学(15859)
学报(15008)
管理(14614)
(12684)
金融(12684)
大学(12662)
财经(12290)
学学(12023)
经济研究(12023)
农业(11863)
(10797)
(9636)
世界(9372)
问题(8867)
国际(8648)
业经(8500)
教育(7201)
技术(6835)
(6241)
技术经济(5567)
经济问题(5343)
统计(5207)
社会(5123)
(4847)
共检索到166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帆  李童  
已有研究认为我国存在着城乡资本流向与资本边际收益率相悖的"卢卡斯之谜"。本文基于资本边际收益率的测算逻辑,重新估算了1981—2013年中国城乡的资本存量、劳动投入、经济产出和城乡资本边际收益率,结果发现:城乡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0.6440和0.3446,城镇资本边际收益率始终高于农村。以1996年为拐点,城乡资本边际收益率差额呈现"倒U型"趋势,现阶段城乡资本边际收益率落差主要取决于资本平均收益率比值,而不是资本产出弹性比值。农村资本流向城镇是城镇资本边际收益率高于农村的产物,我国城乡间不存在"卢卡斯之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小辉  史清华  
本文在对"卢卡斯之谜"的理论推导基础上,运用中国城乡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发现"卢卡斯之谜"在中国城乡资本流动中广泛存在。"卢卡斯之谜"存在的根源是城乡间人力资本、制度环境、金融市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差异的广泛存在;深层次根源则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后向城市发展倾斜的宏观战略使得资本从农村配置到城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永平  余珮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资本应该大量从富国流向穷国,而这与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向富国的事实严重不符,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富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之谜"。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人力资本存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负相关,但是在区域层次上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正相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卢卡斯之谜"的存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六傅  刘厚俊  
标准的新古典贸易理论及增长理论预测,资本将由相对富裕的国家流向相对贫乏的国家。但现实经济中国际资本流动格局中并没有出现这一现象,即所谓的卢卡斯悖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这一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详细梳理,认为卢卡斯悖论主要是由于特殊生产要素缺失、制度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结构、金融体系效率和国际资本市场不完善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前景。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良军  何一峰  
本文采用泛函系数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消费函数,是国内外采用该模型研究消费函数的第一次尝试。泛函系数模型允许边际消费倾向和自发性消费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得到的结果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可信性。我们的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存在消费的“库兹涅茨之谜”;但在分东、中、西部的估计中,我们发现西部农村存在显著的“库兹涅茨之谜”,而在其他地区,我们无法拒绝凯恩斯关于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苏梽芳  
卢卡斯方差假说揭示了产出—通胀交替与总需求冲击之间存在着负向的关系。对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对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建立时变参数的货币增长模型代替固定系数的货币增长模型,比较准确地得到非预期货币冲击及其条件方差,最后分别利用两步估计法和联合估计法对假说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的数据不支持卢卡斯方差假说,中央银行意料外的货币扩张或者收缩对实际经济的影响大小与需求冲击大小无关。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培新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199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 Jr),以表彰他在创立理性预期学派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卢卡斯于1937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亚基马市,1959年毕业于艺加哥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历史),1964年获经济学博士。1970~1974年任卡内基-梅隆大学经济学教授,1974~1875任芝加哥大学福特基金会客座经济研究教授,197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副主任、经济学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约翰·杜威讲座杰出经济学教授。专著有:《经济周期理论研究》(MIT Press,1981),《理性预期与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不久前,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Lucas,Jr.)获得了1995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西方的经济学家中,卢卡斯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许多人激烈地反对他的经济学说,认为他根本否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但是在笔者看来,恰恰是我们中国的经济学家才万万不能这样看待卢卡斯的经济学说。西方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极不相同,同样的经济学说在西方与中国可能有根本不同的政策含义。我们中国人需要理解的是卢卡斯经济学说的真正要点,那就是:名义总需求的扩张和通货膨胀都不会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石卫星  刘满成  
本文通过对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特征的分析,提出卢卡斯悖论现象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卢卡斯悖论人力资本理论,并且利用中国和印度人均人力资本量和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量论证了卢卡斯悖论存在的原因,认为人力资本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其他因素假定一致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是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中国和印度相比,尽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的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高于印度。印度制造业总的外商直接投资没有中国高,但是计算机软硬件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却高于中国,这正说明印度的人力资本高于中国。因此卢卡斯悖论人力资本假说得以印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石卫星  刘满成  
本文通过对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特征的分析,提出卢卡斯悖论现象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卢卡斯悖论人力资本理论,并且利用中国和印度人均人力资本量和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量论证了卢卡斯悖论存在的原因,认为人力资本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其他因素假定一致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是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中国和印度相比,尽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的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高于印度。印度制造业总的外商直接投资没有中国高,但是计算机软硬件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却高于中国,这正说明印度的人力资本高于中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华明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09年相关数据,以卢卡斯模型为理论依据,以劳动力投入量、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增长率为解释变量,对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投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本文认为,我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新增投资对经济的贡献没有较大的差异,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远远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达薇  李非非  
首先讨论罗默的知识溢出和驱动模型和卢卡斯的的人力资本积累与溢出模型,接着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罗默、卢卡斯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中认识到人力资本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耿  
本文检验了卢卡斯论断对中国的适用性,用经济波动福利成本的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两个标准进行判断,结果表明中国数据并不支持卢卡斯论断,同时美国数据的测算结果对卢卡斯论断仍然有良好支持:(1)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λ普遍超过消费水平的1%,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比值λ/ω一般在10%~100%,甚至更大;(2)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λ小于消费水平的1%,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比值λ/ω普遍小于10%;(3)卢卡斯基准模型关于消费序列的设定缺陷导致高估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同时低估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德旭  
中国城乡资本流动及资本市场研究(上)何德旭者简介:何德旭,男,196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陕西财经学院在职博士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乡金融的协调发展和城乡资本的正常流动都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