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2)
- 2023(13009)
- 2022(10877)
- 2021(9870)
- 2020(7872)
- 2019(17665)
- 2018(17487)
- 2017(31562)
- 2016(17109)
- 2015(19501)
- 2014(19664)
- 2013(19427)
- 2012(18753)
- 2011(17656)
- 2010(17689)
- 2009(16500)
- 2008(16047)
- 2007(14318)
- 2006(13199)
- 2005(12411)
- 学科
- 济(96379)
- 经济(96283)
- 管理(42619)
- 业(38745)
- 中国(30518)
- 方法(28652)
- 企(27579)
- 企业(27579)
- 地方(27260)
- 农(25952)
- 数学(25206)
- 数学方法(25064)
- 业经(20497)
- 学(17758)
- 农业(17524)
- 贸(16984)
- 贸易(16969)
- 易(16404)
- 制(16308)
- 地方经济(16241)
- 财(15817)
- 融(15555)
- 金融(15548)
- 发(15475)
- 银(15339)
- 银行(15315)
- 行(15080)
- 环境(13725)
- 体(12567)
- 发展(11815)
- 机构
- 学院(256405)
- 大学(255957)
- 济(120389)
- 经济(118118)
- 研究(103214)
- 管理(88665)
- 中国(79520)
- 理学(73953)
- 理学院(73003)
- 管理学(71917)
- 管理学院(71429)
- 科学(58895)
- 京(56668)
- 所(53118)
- 财(52970)
- 研究所(47780)
- 中心(44578)
- 农(44078)
- 财经(40807)
- 江(39716)
- 经济学(39022)
- 经(37115)
- 北京(37112)
- 院(36858)
- 范(35910)
- 师范(35547)
- 经济学院(34786)
- 业大(34230)
- 农业(34041)
- 州(31543)
- 基金
- 项目(161468)
- 科学(127006)
- 研究(121530)
- 基金(116420)
- 家(101775)
- 国家(100940)
- 科学基金(84551)
- 社会(80049)
- 社会科(75897)
- 社会科学(75883)
- 省(61937)
- 基金项目(59536)
- 教育(54579)
- 划(52366)
- 自然(49570)
- 自然科(48406)
- 自然科学(48390)
- 资助(48017)
- 编号(47696)
- 自然科学基金(47520)
- 发(41709)
- 成果(40227)
- 重点(37276)
- 部(36252)
- 课题(35698)
- 国家社会(34546)
- 发展(34472)
- 展(33935)
- 创(33135)
- 中国(31912)
- 期刊
- 济(148757)
- 经济(148757)
- 研究(88401)
- 中国(62899)
- 农(44076)
- 学报(39412)
- 财(38114)
- 科学(37518)
- 管理(36069)
- 教育(31219)
- 大学(30327)
- 农业(30293)
- 学学(28421)
- 融(28416)
- 金融(28416)
- 经济研究(25380)
- 技术(23248)
- 业经(22879)
- 财经(21629)
- 问题(19412)
- 经(19019)
- 贸(17111)
- 世界(16616)
- 国际(16153)
- 业(15896)
- 技术经济(13864)
- 统计(12420)
- 经济问题(12268)
- 坛(11866)
- 论坛(11866)
共检索到423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宝山
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比较(一) 改革前城乡隔绝的体制因素改革前,我国形成城乡隔绝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走了一条非商品经济的道路。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城乡格局除了在城镇化水平、城镇结构等表象层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之外,更重要的是存在着制度性的差别。中国的城乡差别和不协调不仅仅与城乡经济效益、技术水平、组织过程的差异相联系,而且与城乡两种截然不同的收人分配制度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课题组 周叔莲 郭克莎
二、城乡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Ⅱ)(四)城乡收入和消费变动的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变动不协调的表现是城乡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它是工农业增长速度落差过大和城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必然结果,这种不协调态势也是从1985年以后开始的。1994年与1985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了69.4%,年平均增长6.0%,而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6.1%,年平均增长3.5%。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课题组 周叔莲 郭克莎
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从各个方面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关系:一个是各个产业部门和社会部门的发展关系,另一个是各个经济区域和社会区域的发展关系。城乡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属于区域发展关系的范畴。但是,城市和乡村是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在产业构成、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形成的关系上,都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区域和区域关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时期,城乡经济和社会形成了二元性结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这一点,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就成为关系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的城乡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我国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失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调现状,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新世纪我们党和国家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差别,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才能够实现。现阶段,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就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及如何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城乡经济改革,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重大决择。然而,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试从分析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导向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存华
本文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城乡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文章选取地区人均GDP、城乡收入比、城乡工农业产值比、城乡消费水平比等20个指标构建了经济协调状态、经济协调动力和经济协调保障指标评价体系,经过评测,得出济南的城乡协调发展状况尚处于初级水平的结论,并对该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城市化水平、交通网落的通达度都对城乡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协调发展 实证研究 济南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克莎
论地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郭克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的城乡经济差别扩大,同类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然而,各个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虽然具有不同的进程和特点,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它们的发展过程要相互协调。如果地区城乡经济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城乡经济协调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新的视角,从城乡关系结构分析出发,通过构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型来探讨城乡发展过程的内在机理,强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和扩大城乡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从而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寻找出路。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协调发展 共同利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艳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励 张信源
本文就广东乡村城镇化的问题,主要对包括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村中城镇特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乡村城镇化的功用,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主要经验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乡村城镇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耀
区域城乡差异及协调发展的新探索──评介《中国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研究》我国是一个疆域广阔、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大国,国情决定了城乡问题与区域问题密切地交织在一起,城乡关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发达状况。因此,只有把城乡经济(差异)与区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凤岐
如今,城镇化已经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不是单纯的拆迁扩建,而是让进入城镇的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社保、就业等权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焦伟侠 陈俚君
目前“三农”问题突出 ,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政府应重视公平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体措施是 :调整现行区划 ,发挥城市带动作用 ;完善城市功能 ,大力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城乡互促 ,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 ;扩大就业 ,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突出的地位 ;统一城乡税制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减轻农民负担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等 ,实施公民待遇 ,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和扶持非国有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廷柒
1、历史因素从历史上看,阻碍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一般说来,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新中国在成立之时面临着诸多困难:在国内,经济贫穷落后,1949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仅为66.1元。在国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国的措施。在这种严峻的国内外政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