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0)
- 2023(7694)
- 2022(5400)
- 2021(4640)
- 2020(3267)
- 2019(7416)
- 2018(6792)
- 2017(11905)
- 2016(6002)
- 2015(7010)
- 2014(6686)
- 2013(6886)
- 2012(6600)
- 2011(6354)
- 2010(6004)
- 2009(5610)
- 2008(5370)
- 2007(4413)
- 2006(3979)
- 2005(3684)
- 学科
- 济(40152)
- 经济(40124)
- 管理(14751)
- 业(14615)
- 中国(14539)
- 方法(14179)
- 业经(13779)
- 数学(13400)
- 数学方法(13361)
- 农(13271)
- 企(9381)
- 企业(9381)
- 产业(9373)
- 贸(9365)
- 贸易(9358)
- 易(9239)
- 农业(9227)
- 信息(8163)
- 总论(8156)
- 信息产业(7937)
- 发(7368)
- 财(6887)
- 银(6339)
- 银行(6339)
- 行(6268)
- 发展(6095)
- 融(6095)
- 金融(6095)
- 展(6092)
- 制(5713)
- 机构
- 大学(101720)
- 学院(99006)
- 济(54091)
- 经济(53503)
- 研究(40445)
- 管理(36651)
- 中国(32181)
- 理学(31700)
- 理学院(31329)
- 管理学(31076)
- 管理学院(30871)
- 财(21911)
- 京(21826)
- 科学(20745)
- 经济学(19486)
- 所(18917)
- 财经(18040)
- 经济学院(17681)
- 研究所(17418)
- 中心(17255)
- 经(16874)
- 院(14519)
- 北京(14363)
- 农(14051)
- 财经大学(13671)
- 范(13033)
- 师范(12962)
- 科学院(12857)
- 研究中心(12363)
- 社会(12142)
- 基金
- 项目(68979)
- 科学(56459)
- 基金(54356)
- 研究(52633)
- 家(47621)
- 国家(47309)
- 科学基金(40465)
- 社会(38998)
- 社会科(37242)
- 社会科学(37236)
- 基金项目(27106)
- 省(22027)
- 自然(21912)
- 教育(21779)
- 自然科(21470)
- 自然科学(21465)
- 资助(21424)
- 自然科学基金(21135)
- 划(19643)
- 国家社会(19091)
- 编号(18849)
- 中国(17805)
- 部(16785)
- 发(16005)
- 重点(15525)
- 成果(15444)
- 教育部(14854)
- 创(14286)
- 人文(13948)
- 发展(13895)
共检索到149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城乡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文章通过解读城乡数字鸿沟概念,从网络技术的意识、接入、利用、环境四个层面来构建一套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省区为样本并采用客观确定权重的因子分析法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从单个省区来看,上海的城乡数字鸿沟最小,西藏的最大;2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来看,西部的城乡数字鸿沟较大,中部次之,东部较小,说明我国城乡数字化差距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定量考察城乡数字鸿沟状况提供参考,有助于制定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的政策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 刘骏
借鉴Romer经济增长阻尼理论,结合非线性回归拟合方法构建了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测度模型,并利用1990~2010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阻尼是持续上升的,这表明城乡数字鸿沟的阻碍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现实中的城市化速度统计值实际上是在城乡数字鸿沟存在状况下观察到的,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前提下我国城市化速度还有提升空间,远没有达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韩经济崛起时的超高速城市化状态。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博
人口流动对城乡数字鸿沟产生多元影响。通过对多个数据的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的流动对农村家庭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具有双向影响。流动有助于提升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子女的互联网使用率,但同时会降低留守子女及老人的互联网使用率。城乡数字鸿沟不仅表现在互联网使用率方面,农村网民也更容易受泛娱乐化的影响:农村网络使用者在网上学习、工作的频率明显低于城市网民,网上娱乐频率却与城市网民相近;流动儿童对网游的成瘾程度高于城市儿童。要更加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儿童对促进互联网技术城乡传播的中介作用,并针对农村手机上网为主的现状加大手机端学习功能开发。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城乡人口流动 互联网使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借鉴粘滞摩擦学中阻尼系数概念,建立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测度模型,运用非参数估计方法对阻尼系数进行估计。研究发现:阻尼系数逐点估计值围绕总体估计值0.07695在区间[0.06898,0.08799]内小幅波动,说明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动力的耗损是其固有的一种能力;城乡数字鸿沟对科技进步动力的耗损远大于对经济发展动力的耗损,通过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更为"划算"。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从中国城乡数字鸿沟与城市化的特点入手,解析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阻尼效应的内涵,深入探讨阻尼效应形成途径。研究发现:①阻尼效应包括城乡数字鸿沟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效应、对二元社会结构的固化效应、对农村人口的排斥效应;②阻尼效应有三条形成途径,一是城乡数字鸿沟通过阻碍生产和消费资料流动形成强化效应,二是通过阻碍现代生活方式渗透形成固化效应,三是通过阻碍农民进城务工和定居来形成排斥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邬晓鸥 李健 韩毅 代洪波
回顾国内外关于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的已有研究,指出相关测度指标存在的问题,对数字鸿沟的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利用的现状,从信息获取与利用环境、信息意识与能力、信息利用水平3个方面,构建我国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
关键词:
城乡数字鸿沟 信息鸿沟 测度指标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骏 薛伟贤
城乡数字鸿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和谐发展。本文从信息技术的"意识"、"接入"、"利用"以及"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一套包含17项指标的城乡数字鸿沟测度指标体系,然后选取我国31省区为样本并采用客观确定权重的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9年我国整体城乡数字鸿沟呈现逐年扩大的态势,从2000年的1.2527持续增至2009年的4.3012,年均增长幅度为14.739%。(2)我国城乡数字鸿沟也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西部较大,其次是中部,东部较小。(3)从单个省区来看,历年城乡数字鸿沟最大的是青海,最小的是上海。本研究不但可以为测度城乡数字鸿沟提供科学的指标体系,而且能够为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凤羽 王永健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驱动力,而数字鸿沟则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阻碍。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创新应用,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弥合不仅有助于广大农村居民公平参与数字经济、共享数字普惠成果,而且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基于文献梳理,概括总结城乡数字鸿沟的内涵。通过历史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特性和矛盾焦点存在着从早期数字接入鸿沟到数字使用鸿沟,再到数字效果鸿沟的演变。伴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我国城乡数字接入鸿沟渐趋弥合。然而,城乡地区在数字接入质量、数字应用质量以及数字应用效果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因此,面对不断创新的数字技术对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加强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提升农村居民数字化发展意识与数字素养和技能、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数字化发展,完善农村地区数字社会服务和数字治理体系,促进我国城乡数字鸿沟的进一步弥合,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金雨 周明生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数字鸿沟带来的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显。本文利用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鸿沟指数,以泰尔指数衡量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差距,探讨由接入沟、使用沟和获益沟构成的数字鸿沟对中国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数字鸿沟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区域和省际层面具有异质性。接入沟是影响收入差距的基础性变量,地区经济结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会对数字鸿沟产生影响。在机制检验中发现,缩小接入沟可以有效缓解数字鸿沟的负面作用,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可以显著改善由数字鸿沟带来的收入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经济时代,需要通过进一步便利网络接入、加快发展高质量、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等方式,以有效消除数字鸿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晓迪
公共传播是当前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在对传播"公共性"解读的基础上,从传播"公共性"的视角分析城乡数字鸿沟发现,当前城乡居民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呈加深的趋势,一方面表现在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传播渠道开放性差异等"物"的因素方面,另一方面表现在城乡传播者多元性、主体性、媒介素养、传播理念等"人"的因素方面,这种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农村传播资源不足、传播渠道不畅、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缺乏等问题严重。为此,要保障城乡"数字公平",使农村居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传播权益,就需要从减少城乡数字鸿沟开始: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农村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兰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数字鸿沟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可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新型城镇化对高分位、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大。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新型城镇化可通过缓解一级数字鸿沟及二级数字鸿沟,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检验证实,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新型城镇化的单重门槛效应以及数字鸿沟的双重门槛效应。据此,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农村数字新基建布局、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助力共同富裕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兰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数字鸿沟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可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显示,新型城镇化对高分位、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大。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新型城镇化可通过缓解一级数字鸿沟及二级数字鸿沟,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门槛效应检验证实,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新型城镇化的单重门槛效应以及数字鸿沟的双重门槛效应。据此,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农村数字新基建布局、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助力共同富裕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伟贤 张飞燕
从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测度、影响及弥合方法四个角度,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与贡献,并发现数字鸿沟是一个需要全面认识的现象,未来应着重对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及测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形成原因 测度 弥合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全球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信息化进程也在大步迈进,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其对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数字鸿沟同方向变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1%,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拉大0.013%,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可小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骏
全球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信息化进程也在大步迈进,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其对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数字鸿沟同方向变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1%,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拉大0.013%,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可小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