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3)
2023(9269)
2022(7763)
2021(7272)
2020(6149)
2019(14595)
2018(14080)
2017(26316)
2016(14319)
2015(16640)
2014(16796)
2013(17132)
2012(16276)
2011(14958)
2010(14729)
2009(13880)
2008(13949)
2007(12339)
2006(10544)
2005(9564)
作者
(42943)
(36322)
(36310)
(34817)
(23071)
(17433)
(16559)
(14330)
(13677)
(12780)
(12568)
(12105)
(11610)
(11546)
(11535)
(11352)
(11041)
(10720)
(10455)
(10424)
(9074)
(8975)
(8851)
(8307)
(8250)
(8185)
(8000)
(7872)
(7444)
(7250)
学科
(70101)
经济(70044)
(36661)
管理(35248)
方法(33198)
数学(30397)
数学方法(30195)
(26092)
企业(26092)
(23358)
中国(20927)
(17906)
农业(16071)
(15166)
贸易(15160)
(14814)
业经(14381)
(13311)
地方(12595)
(11824)
(10267)
银行(10244)
收入(10212)
(10027)
金融(10025)
(9846)
(9734)
(9343)
环境(9169)
(8472)
机构
大学(220406)
学院(217275)
(100861)
经济(99131)
研究(81020)
管理(80229)
理学(69287)
理学院(68458)
管理学(67347)
管理学院(66939)
中国(61883)
科学(48233)
(47067)
(43801)
(41682)
(39693)
研究所(38175)
中心(36046)
财经(35215)
经济学(33538)
(32235)
业大(32103)
农业(31200)
(30782)
经济学院(30497)
北京(30329)
(28559)
(28500)
师范(28256)
财经大学(26164)
基金
项目(144210)
科学(113653)
基金(107388)
研究(104026)
(94498)
国家(93785)
科学基金(78778)
社会(68516)
社会科(65007)
社会科学(64990)
基金项目(56055)
(52801)
自然(49256)
自然科(48121)
自然科学(48105)
自然科学基金(47270)
教育(46864)
(45781)
资助(44877)
编号(40307)
(33866)
成果(33155)
重点(33066)
(31831)
国家社会(29882)
(29175)
中国(28990)
教育部(28839)
科研(28135)
课题(27967)
期刊
(107364)
经济(107364)
研究(65774)
中国(40494)
(37818)
学报(35816)
科学(33342)
(32878)
大学(26858)
管理(26450)
农业(26039)
学学(25400)
(19009)
金融(19009)
经济研究(18740)
财经(17894)
教育(17684)
技术(16885)
业经(16479)
(15499)
问题(15093)
(14239)
(14097)
世界(12702)
国际(12099)
统计(11754)
技术经济(11582)
(11065)
资源(10267)
(9950)
共检索到320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明确  曹萍萍  
采用分布动态法对中国省际城乡收入做收敛性检验,结果发现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的收敛行为有所不同,城镇收入在2002—2013年呈现双峰趋同,而农村收入在1992—2013年出现3个趋同俱乐部。按照收入来源对城乡收入进行分解,发现省际城镇收入的双峰趋同性主要由城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的双峰趋同作用形成,而省际农村收入分布呈现发散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农村财产性收入的差异性。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高收入群和低收入群两个趋同俱乐部,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胡祖光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家庭平均收入的模块数据,采用核密度估计、累积分布函数、洛伦茨曲线等方法刻画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布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大多数家庭都分享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成果,其中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更多地分享了经济成果,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多地分享了经济成果。进一步地,非参数假设检验和相对偏差估计结果表明,N.C.Kakwani的三参数函数和简易公式的基尼系数估计精度较高,广义Logistic分布函数是估计城乡居民收入分布的可行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利用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的家庭资产调查数据系统,本文计算了我国2007年城乡财富分布,分析了贫富差距的特征和家庭资产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出现了较严重的贫富差距,但这不在于最富有群体过于富有。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婚姻状况都有助于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高财富家庭的资产组合呈现出多元化,而中低财富家庭则较为单一,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也就较弱。此外,城市和农村居民的融资能力取决于家庭财富,财富水平越高的家庭融资能力越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从文  胡棋智  
本文通过转换矩阵考察我国城乡低收入状态在两期之间转移的情况研究以及决定我国城乡居民当期免于低收入的因素。从城乡之间的相同点来看,人力资本对于城乡低收入者脱贫以及非低收入者免于贫困都有着显著作用。市场化改革以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在城乡中依然存在,女性低收入者更容易处于"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中;从区域来看,无论城乡,东部地区的低收入者最容易改善其收入地位,其陷入"显性持续低收入状态"发生概率较低;从城乡之间的差异来看,人力资本对城乡低收入者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存在差别,农村地区进行高等教育的回报要高于城市地区;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角度来看,城市女性比农村女性劣势更大;从区域来看,低收入动态体现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余源  段娟  
城乡互动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不同区域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各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态势也有所不同,正确衡量我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科学制定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规划与对策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评价1986-2005年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近20年来中国区域城乡互动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相似发展水平的区域呈空间集聚分布态势,且20年来格局变化不大。该发现对促进我国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长安  吴婧  
文章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为分析对象,利用分布曲线的重要特征值描述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分布演变趋势,并通过马尔可夫链对我国城乡居民各阶层在收入增长中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布状态趋向集中,且收入差距渐进拉大;而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布状态则趋向分散,无明显的等收入阶层。并结合城乡居民的内部各个阶层的增长差异提出了优化收入分布的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欢欢  梁龙武  曾赠  王振波  
本文基于2014-2015年中国190个大中城市PM_(2.5)的监测数据,建立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总结两年内PM_(2.5)的浓度、空间集聚的年际变化和存在问题,为相关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2015年较2014年全国平均PM_(2.5)浓度下降10%,达标天数提升了4.4%,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但改善的天数主要集中在春夏秋季,冬季改善幅度甚微,其中12月污染加重。(2)2015年PM_(2.5)整体污染范围缩小,污染核心区由京津冀向鲁西北和豫北地区扩散,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年均浓度降幅较大,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日均达标率增长较快。(3)2015年PM_(2.5)的集聚性更明显,浓度高值区范围减小,热点地区更密集地分布在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的华北地区,并呈多中心格局。由此,应该加快构建制度支持的多中心监督治理模式,以华北地区为先行先试区域,构建管理支持的多区域联动治理模式,培养环境伦理支持的公众环保意识,实现民防民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熊欢欢  梁龙武  曾赠  王振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娟  张广胜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FDI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并基于1989—2006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0计量软件,运用GMM方法实证研究了FDI对中国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收入不均等,即FDI每增加1%使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24个百分点;从传导机制看,FDI通过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缩小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但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反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通过调整就业结构来影响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程度要远大于其他两个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根据来源构成和差距动因两个维度的关联指标,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成因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1995~2011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驱动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张的首要因素是产出分配率差异,城乡养老转移支付差异扩大、农村"三高"就业人口加速向城镇迁徙是两个"放大器",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影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过大的第三因素,但其所占贡献份额呈现快速缩减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娟  张广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加深,FDI的大量进入带动了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一揽子要素的流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FDI、非农就业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基于1988~2005年中国各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TATA10.0计量软件,建立联立方程组,运用似不相关(SURE)方法实证研究FDI、非农就业对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下,适度引进外资有利于缓解并缩小城乡收入不均等的,而目前非农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小平  候臣  
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认为,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城乡收入差距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厘清中国在经济、社会与政治改革中的诸多弊端,从根源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兵  王亚红  
文章通过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或收入来源的具体解析,依据收入来源差异系数,认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城镇居民的工资收入与乡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差异程度。文章提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核心或本质不是城镇居民收入过高而是乡村居民收入过低。从目前来看,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是乡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即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源于乡村居民原有优势收入来源(经营性收入)相对优势的逐步丧失。文章提出的对策是努力保持现有优势收入来源的优势,发掘、培养新的优势收入来源,同时要缩小城乡转移性收入来源的差距,并需要国家扭转偏重城市的发展战略与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灿明  
利用课题组于2010年年初在全国29个省市区对2009年居民收入抽样问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较高的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将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回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拥有党员或干部身份等政治资本,将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回报;城市垄断行业收入高于竞争性行业,就业单位所有制性质不同,对收入回报的影响较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农村家庭带来了较高的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开蕾  张沛键  王继祥  
本研究利用1990~2011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FDI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将全国细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地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全国数据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符合"倒U假说",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FDI却存在"U"形关系,FDI滞后一期的影响不显著。(2)从地区数据来看,FDI除对东北和华东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有负影响外,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均为正;华东、东北地区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存在"U"形关系,华北地区则存在倒"U"关系;FDI滞后一期只对华北和华东地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正向影响。(3)FDI通过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