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76)
2023(19052)
2022(16377)
2021(15437)
2020(13001)
2019(30466)
2018(29939)
2017(56199)
2016(30636)
2015(34957)
2014(34976)
2013(34590)
2012(31942)
2011(28878)
2010(28555)
2009(26483)
2008(26197)
2007(22677)
2006(19368)
2005(17250)
作者
(88373)
(74143)
(73362)
(70068)
(46995)
(35389)
(33537)
(29005)
(28016)
(26222)
(25105)
(24994)
(23327)
(23243)
(22958)
(22764)
(22348)
(21809)
(21195)
(21154)
(18264)
(18120)
(17974)
(16819)
(16570)
(16495)
(16340)
(16254)
(14957)
(14697)
学科
(127109)
经济(126978)
管理(85775)
(82280)
(66514)
企业(66514)
方法(60819)
数学(53727)
数学方法(53066)
(36571)
中国(35126)
(34018)
业经(27997)
(27023)
(24765)
贸易(24754)
农业(24661)
地方(24361)
(24063)
(22327)
(20181)
财务(20094)
财务管理(20047)
理论(19102)
(19065)
企业财务(18970)
(18851)
银行(18793)
环境(18529)
(18360)
机构
大学(438909)
学院(435602)
(178844)
经济(175137)
管理(171317)
理学(148868)
研究(148761)
理学院(147207)
管理学(144527)
管理学院(143753)
中国(112185)
(93555)
科学(92616)
(80448)
(74748)
(72700)
研究所(68417)
中心(68224)
业大(66089)
财经(64718)
(61986)
北京(59355)
(58996)
(57342)
农业(56952)
师范(56795)
经济学(54492)
(53961)
(50014)
经济学院(49286)
基金
项目(300108)
科学(235439)
基金(218906)
研究(216644)
(191517)
国家(189984)
科学基金(162669)
社会(136645)
社会科(129465)
社会科学(129432)
基金项目(115317)
(115129)
自然(106479)
自然科(104026)
自然科学(103996)
自然科学基金(102119)
教育(99454)
(97781)
资助(91412)
编号(87843)
成果(71092)
重点(67255)
(66533)
(63322)
(61333)
课题(60033)
科研(58066)
创新(57323)
教育部(56935)
国家社会(56743)
期刊
(188581)
经济(188581)
研究(125758)
中国(80692)
学报(71671)
(66291)
科学(64972)
(61598)
管理(59879)
大学(54182)
学学(50770)
农业(46086)
教育(45064)
技术(37852)
(35917)
金融(35917)
经济研究(31212)
财经(31013)
业经(30466)
(26532)
问题(24575)
(24189)
图书(23872)
统计(21613)
(21268)
技术经济(21231)
(21117)
理论(20781)
科技(19903)
资源(19716)
共检索到634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荣添  叶民强  
基于1978~2004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否存在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进行验证表明,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全国及中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异与对数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而东部地区为“正U”型关系。从全国范围及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继续拉大的趋势将延续较长一段时间,但发展经济仍是第一要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施平  
本文使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1997—2007年的中国四类主要环境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发现:中国的主要环境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倒"N"型特征,这种特征是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本规律的,只是在初期阶段其关系变化更加复杂。虽然四类指标均具有空间上的自相关性,但是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_2三个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在加入空间效应后,模型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而工业固体废物的面板数据模型却不适合加入空间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云  郑亚琴  
本文将产业升级的结构效应从经济总量中分离出来,考察产业升级对EKC峰值和位置的影响。利用中国1998-2010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以CO2排放总量衡量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间呈现出明显的倒U关系,我国省际层面的CO2库兹涅茨曲线是存在的;另一方面,产业升级会对EKC的峰值和位置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会使得EKC向左下方移动,EKC峰值会提前到来,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也会得到减轻;而现阶段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EKC向右上方移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广月  宋德勇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1990—200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是西部地区不存在该曲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及其东部和中部地区各省域达到人均碳排放拐点的时间进行了情景分析,并刻画出具体的时间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臧传琴  吕杰  
不同地区由于具体条件的不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我们选取中国29个省份1995—2014年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倒U型关系,而是呈现出∽型关系。在EKC曲线部分,东部地区拐点出现得较晚,但拐点位置较低,EKC曲线较为扁平;中西部地区拐点出现得较早,但拐点位置较高,EKC曲线较为陡峭。因此,国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中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吸取东部地区的经验教训,争取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实现环境与经济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晖  汪莉  
本文运用1998—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取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污染排放等五类工业污染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污染指标得到的环境——收入曲线形状不同,包括倒U型、N型、U+倒U型等。就本文选取的污染指标而言,只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少数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环境拐点,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差异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惠娟  龙如银  
论文以4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以工业烟尘、工业废水和工业SO2为例对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类型影响资源型城市EKC的形状与转折点,同种污染物在不同资源型城市的曲线不完全相同,转折点在污染较重的资源型城市及人均GDP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出现更早;资源型城市的EKC与全国的EKC不完全相同,相同的曲线下资源型城市的转折点出现更早。基于此,论文提出资源型城市应积极进行环境治理、实施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范围,以促进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飞  张云河  
在能源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1995~2010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人均能源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均存在人均能源消费的倒N型曲线。在加入二产结构和城镇化率之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下行拐点明显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的下行拐点则有所下调,中国能源消费存在较明显的溢出效应。针对实证分析结果,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良好的区域协同政策、制定合理的能源政策,但应体现区域差异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黄莹  王良健  李桂峰  蒋荻  
地域间环境质量演进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相关性,而传统的EKC研究中往往忽视这种空间效应,使得研究结果存在偏差。本文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结合不同固定效应分析,对中国29个省级区域1990-2006年间工业三废密度与人均GDP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作用关系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同时,在纳入空间效应的条件下,除工业废水外,其他环境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皆符合EKC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平辉  袁加军  曾五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但目前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基于中国198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空间固定效应模型,对七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EKC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关系;与传统面板模型相比,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并且模型的拟合优度以及回归系数显著性均有所提高;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只有一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人均工业废气与人均GDP为传统的两个拐点的"倒N型"关系,现处在曲线上升阶段,其他五种工业污染排放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伟国  樊士德  
金融发展可度量为金融—规模、金融—活动和金融—效率三个主要指标。利用OLS和GMM回归、面板单位根、协整和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得知:(1)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效应,即所谓的倒U型关系。(2)中国金融发展规模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加强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取得了显著作用,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3)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农村信贷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马林  王舒鸿  
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中国各地区环境改善的时间路径。结果表明,上海、北京等省市已达到库兹涅茨拐点;而辽宁、安徽等省市则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同时,大多数省份在1~6年内均可达到。因此,利用政策措施来改变和提前这些省份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的到来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枫  马栋栋  祝丽云  
以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雾霾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第一,雾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N型,未出现传统的倒U型;第二,区域发展不平衡,雾霾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差异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呈现倒N型、N型和U型,拐点也各有不同;第三,经济规模可减轻雾霾污染,产业结构、人口密度、能源强度和技术进步则会加重雾霾污染,贸易依存度及城市化并未能显著改变雾霾污染现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中国金融系统在资源分配上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农村金融发展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村储蓄流向城市是造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县级截面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全国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在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深度较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更大;在金融发展的中期阶段,金融深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即金融深度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程度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在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金融深度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在空间上,城乡收入不平等逐步收敛。其中拐点的出现在金融深度的20%至60%分位数水平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健  靳泽凡  苑清敏  
通过构建空气质量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选取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的天数为因变量,实证分析了2006—2017年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空气质量变化的拐点,并选取代表性变量研究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倒"N"型,但未达到拐点。产业结构对空气质量有负向影响,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绿化程度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城市绿化程度加大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不显著。在上述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缓解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