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5)
- 2023(10308)
- 2022(8544)
- 2021(7837)
- 2020(6482)
- 2019(15188)
- 2018(14762)
- 2017(27752)
- 2016(15050)
- 2015(17483)
- 2014(17644)
- 2013(18055)
- 2012(17253)
- 2011(15913)
- 2010(15616)
- 2009(14347)
- 2008(14187)
- 2007(12636)
- 2006(10836)
- 2005(9827)
- 学科
- 济(72568)
- 经济(72498)
- 管理(40162)
- 业(37597)
- 方法(33385)
- 数学(30470)
- 数学方法(30288)
- 企(26715)
- 企业(26715)
- 农(24344)
- 中国(21317)
- 财(16476)
- 贸(16380)
- 贸易(16374)
- 农业(16373)
- 易(15979)
- 学(15719)
- 业经(15137)
- 环境(14392)
- 地方(12634)
- 制(12056)
- 和(10807)
- 银(10698)
- 银行(10668)
- 发(10452)
- 行(10314)
- 融(10258)
- 金融(10256)
- 划(9337)
- 出(8622)
- 机构
- 大学(231828)
- 学院(230190)
- 济(105215)
- 经济(103420)
- 管理(84951)
- 研究(84927)
- 理学(73245)
- 理学院(72392)
- 管理学(71293)
- 管理学院(70871)
- 中国(64970)
- 科学(51405)
- 京(49297)
- 财(44883)
- 农(44391)
- 所(43767)
- 研究所(40147)
- 中心(38168)
- 财经(36416)
- 业大(35657)
- 农业(34933)
- 经济学(34350)
- 经(33261)
- 江(32664)
- 北京(31608)
- 经济学院(31192)
- 院(29945)
- 范(29462)
- 师范(29171)
- 财经大学(26963)
- 基金
- 项目(153711)
- 科学(120663)
- 基金(113894)
- 研究(110040)
- 家(100430)
- 国家(99661)
- 科学基金(83681)
- 社会(72245)
- 社会科(68521)
- 社会科学(68504)
- 基金项目(59774)
- 省(57211)
- 自然(52809)
- 自然科(51543)
- 自然科学(51525)
- 自然科学基金(50622)
- 划(49221)
- 教育(48992)
- 资助(46979)
- 编号(42594)
- 部(35450)
- 重点(35264)
- 发(34254)
- 成果(34036)
- 国家社会(31282)
- 创(31014)
- 中国(30368)
- 科研(30078)
- 教育部(30036)
- 课题(29427)
- 期刊
- 济(114343)
- 经济(114343)
- 研究(67502)
- 农(42194)
- 中国(42137)
- 学报(39287)
- 科学(36082)
- 财(33051)
- 大学(29606)
- 农业(29186)
- 学学(28188)
- 管理(27856)
- 经济研究(19895)
- 融(19612)
- 金融(19612)
- 业经(18757)
- 财经(18131)
- 技术(17542)
- 教育(17315)
- 业(15959)
- 经(15694)
- 问题(15601)
- 贸(14456)
- 世界(13280)
- 国际(12193)
- 版(12175)
- 技术经济(11848)
- 统计(11524)
- 商业(11151)
- 资源(10966)
共检索到337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晶 唐增 李重阳
为研究食物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运用综合食物碳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过程理论,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对比。研究发现,1)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碳排放量起促进作用,且消费同重量的动物性食物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高于植物性食物;2)城镇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在总量上高于农村居民且差距由2000年的1.05∶1增大到2014年的1.3∶1;3)居民食物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高于食物消费数量的增长速度,其中城镇居民的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食物消费量的4.8倍;4)人均GDP、可支配收入、食物消费支出、食物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大于农村,但恩格尔系数则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智静 高吉喜
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食品消费是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本研究1978-2006年国家统计数据,通过对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差异以及食品消费周期中能源、化学品等物质投入进行分析,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研究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对碳排放产生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增强,因为消费相同重量的肉蛋奶等制品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高于粮食消费;②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碳排放总量上高于农村居民,其中,直接碳排放量农村居民高于城镇居民;间接碳排放量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不利于减少食品消费碳排放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将增加居民食品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③提高食品消费相关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地降低食品消费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研究结论为研究食品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引导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模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食品消费 城乡差异 碳排放 城市化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王如松
可持续消费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居民消费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本研究首先采用综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Hybrid LCA)核算1997、2002和2007三年的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发现2007年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8.01亿吨。城镇居民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到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达到总量的76.44%。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五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排放强度因子是"减缓"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力量,而人均消费水平因子是推动碳排放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发现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对碳排量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哲敏
一国居民的食物消费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如何用最小食物资源获得最大食物安全保障,最终实现国家的食物安全这一重大目标。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平滑预测法和趋势外推法中的各种预测函数,对城乡居民主要食物的人均食物消费量进行趋势预测,并就预测结果与合理膳食进行比较,提出未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发展需要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食物消费 居民营养 趋势预测 城乡居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繁盈 许月卿 张立金
以1995年-2006年我国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地域差异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演变特征,并应用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收入消费模型,对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展动态进行了预测,由此得到一些保障我国食物消费安全的结论与政策启示。结论表明:①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粮食消费有所减少,鲜菜消费基本稳定,而猪牛羊肉、禽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在增加;②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只有粮食消费高于城镇居民;③我国食物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食物种类均存在消费地域性;④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后,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浙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展比较分析杨万江近年来,浙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有了很大变化,我们根据全省近年来的历史资料和全省城乡四个典型县市1992年300多户住户调查材料对全省城乡食物消费发展变化作了比较分析,其变化规律及特点对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合理引导人们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秀 吴开亚 刘晓薇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可持续的居民食物碳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民食物碳消费是环境碳循环研究和可持续消费的重要内容。采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研究了1985~2007年安徽省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结构和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对城乡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家庭食物碳消费结构转变较农村显著,城市居民食物碳消费从以"粮食碳消费为主"的比较单一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以"粮食、肉类、食用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而农村居民食物碳消费从以"粮食碳消费为主"转变为以"粮食、食用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2)城...
关键词:
食物碳消费 秩相关系数 城乡居民 安徽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心田 易法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余慧容 杜鹏飞
研究目的:厘清城乡居民膳食需求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营养的膳食需求及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膳食营养分析、耕地足迹方法。研究结果:(1)近39年来城乡居民植物性食物比例日趋减少、动物性食物比例上升,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近几年均呈上升趋势,城乡膳食结构与营养差异在缩小;(2)受膳食结构、农业生产力及人口影响,城乡居民的人均膳食耕地足迹较于20世纪80年代均有所减少,但城乡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波动中有所上升,城镇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增加,农村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有所减少;(3)提高水果及奶类食物比例、减少畜肉食物是未来城乡居民膳食优化方向;(4)预计2030年中高能量理想膳食模型的耕地足迹将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城乡居民膳食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耕地保护对于保障国民健康营养膳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志宏 陈志超 郝晋珉
基于能值理论,对比动物性荤食和植物性素食重量形态、能量形态和能值形态的数量关系,定量分析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表明: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热量、重量和能值形态的动物性荤食分别占食品消费总量的11.90%、9.11%和70.29%,一方面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中动物性荤食的重量形态和能量形态的数值远低于其植物性素食,说明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仍然以素食消费为主,另一方面其动物性荤食的能值形态数值已经远超其植物性素食,表明其居民食物消费方式已经向营养均衡多样化方向演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是保障居民食品消费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部分。201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荤食消费能值分别为1.10E+...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可茂 祁春节 雷海章
本文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为分析手段,利用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及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阐释了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状况及消费结构,分品种计算了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进而在分析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三种需求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各品种植物油的消费特征与趋势,并着重对城乡消费做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消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晨 伍国勇
文章结合2000—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贵州省城乡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利用灰色关联和预测方法分析其消费结构及趋势。结果显示:贵州省城镇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17年间增幅达到105.6%,农村居民虚拟水消费总量则呈波动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人均食物虚拟水消费高于农村,在2011年达到最大差值107.5立方米/人;城镇化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是影响贵州省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的重要因素。未来5年贵州省城镇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总量将会明显增加,消费结构将趋于稳定;而农村食物虚拟水消费总量则会缓慢减少,消费重点将会由粮食转移为肉类、蔬菜等产品,贵州省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正在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关键词:
虚拟水消费 灰色关联 预测 贵州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津春 秦富
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即具有非齐性、社会性、分阶段稳定性和区域性。其次主要从收入、价格、城市化、家庭规模、市场化和商品化和消费引导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城乡居民 食物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翠侠 许启发
为揭示中国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的异质性,文章建立了食品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在分位数回归模型基础上,不仅讨论了回归系数大小,而且对食品消费支出的条件密度进行预测,进而构造了一个反事实分布。通过回归系数大小与系数约束检验,认为不同消费层次的居民自发消费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都不同,城乡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反事实分布,结果表明:如果农村居民拥有城镇居民收入,其食品消费支出水平有可能甚至比城镇居民还高,并且更为稳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雪 胡冰川
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QUAIDS模型和EASI模型,利用近三十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和估计食品恩格尔曲线形状,分析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模式和特点。实证结果证明:整体来看,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呈下降趋势;分种类来看,城乡粮食消费均已饱和,食用植物油、蛋类和蔬菜瓜果消费进入稳定区间,肉类消费趋于饱和,城乡水产品消费仍有增长空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形式,且粮食、食用植物油和蛋类的恩格尔曲线呈下降趋势,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瓜果的恩格尔曲线呈上升趋势,其背后反映的是食品消费的结构性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