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6)
2023(14330)
2022(12223)
2021(11629)
2020(9639)
2019(22469)
2018(21768)
2017(41383)
2016(22320)
2015(25324)
2014(25115)
2013(25231)
2012(23383)
2011(20930)
2010(20587)
2009(18842)
2008(18423)
2007(15501)
2006(13296)
2005(11626)
作者
(62951)
(52293)
(51837)
(49582)
(33360)
(24808)
(23553)
(20598)
(19811)
(18613)
(17829)
(17656)
(16525)
(16249)
(16127)
(16079)
(15498)
(15304)
(14895)
(14715)
(12844)
(12821)
(12452)
(11758)
(11701)
(11588)
(11388)
(11278)
(10365)
(10333)
学科
(94759)
经济(94648)
管理(65504)
(61516)
(49686)
企业(49686)
方法(45769)
数学(40888)
数学方法(40563)
(34228)
中国(28175)
(27722)
业经(20674)
地方(18970)
农业(18576)
(18368)
贸易(18359)
(18340)
(17856)
(17491)
(17399)
财务(17339)
财务管理(17286)
企业财务(16498)
环境(13907)
(13828)
银行(13794)
财政(13766)
(13709)
理论(13424)
机构
大学(319075)
学院(315246)
(133748)
经济(131209)
管理(126313)
理学(110359)
理学院(109191)
研究(107836)
管理学(107512)
管理学院(106959)
中国(81489)
(67689)
(66539)
科学(64875)
(53284)
财经(50879)
研究所(48504)
(47736)
中心(47652)
(46534)
业大(44943)
北京(43271)
(42958)
经济学(41830)
(40725)
师范(40421)
(39210)
财经大学(38015)
经济学院(37946)
农业(37121)
基金
项目(219377)
科学(173408)
基金(162108)
研究(161473)
(140684)
国家(139577)
科学基金(120221)
社会(104270)
社会科(98978)
社会科学(98954)
基金项目(85722)
(81782)
自然(76701)
自然科(74918)
自然科学(74903)
自然科学基金(73576)
教育(72895)
(69510)
资助(67256)
编号(64267)
成果(52224)
(49904)
重点(48615)
(46132)
(45082)
国家社会(44024)
课题(43765)
教育部(43203)
创新(42073)
科研(41980)
期刊
(140253)
经济(140253)
研究(97138)
中国(57521)
(52292)
学报(48734)
科学(45434)
(43880)
管理(43840)
大学(37488)
学学(35328)
农业(31160)
教育(30592)
(25439)
金融(25439)
财经(25032)
技术(24801)
经济研究(24194)
业经(21455)
(21293)
问题(18489)
(15872)
(15608)
图书(15389)
理论(15174)
技术经济(15126)
(14429)
世界(14226)
科技(14136)
统计(13637)
共检索到457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运文  霍震  刘凯  
本文利用奥尔多中心的调查数据,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首先刻画了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总体统计特征;然后从财产构成出发,对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布进行了结构分解;最后,通过依照个体特征细分样本以及估算财产函数两种方式,探讨了财产分布及其不平等的内在因果关系。本文发现:我国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已经比较严重,特别是农村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城市;金融性资产和房产分布的不平等是净财产分布不平等的主要来源;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党员身份对居民财产积累影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熊捍宏  
基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利用2002年CHIPS数据和2010年CFPS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财产结构、分布差距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研究发现:相比2002年,城乡居民财产分布差距拉大,净房产和金融资产在城乡居民间的分布最不平等,且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最高,净房产的集中率和贡献率均趋于上升,而金融资产和耐用消费品的集中率和贡献率趋于下降。城乡财产分布基尼系数的变化主要由各项财产在总财产净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所导致。净房产价值占比的快速上升,农村土地价值占比的持续下降,是造成城乡居民人均财产分布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德宝  柳思维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中国的城乡差距不仅主要是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且还体现在消费差距上。因此,减少和消除城乡消费差距也应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范畴。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农业的特殊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消费环境不成熟和消费观念落后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分析出城乡市场分割导致的消费行为的差异,并能从制度变迁等角度找到其原因。相应的,能够提出增加农村收入、缩小城乡消费差异的思路和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娟  王璐  刘延平  
文章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与流动趋势,研究发现:总体上居民收入流动性在下降,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这与我国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走向趋同。农村居民脱离贫困的概率大于城市同期,但农村居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与收入水平的波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敏  曹润林  
近期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缩小了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但是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广义熵指数估计等方法发现,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却不断扩大。本文进一步通过对2005—2012年全国30个省份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城镇化进程确实加剧了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不平等程度,因此应及时采取相关调控措施,避免因逐步加剧的城乡间居民财产性收入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结构固化,影响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喻石  刘娜  
当前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从而缩小了我国城乡间居民存在的收入差距,随着城乡居民所拥有的财富逐步增加,提升了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城镇化已成为国内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城镇化对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建议采取有效的调控对策,以减少城乡居民财产出现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进而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勇涛  卢建  
文章从传统的消费函数理论以及当代消费理论出发,对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扩展,运用中国199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表明: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社会保障状况、信贷约束以及不确定性和经济环境对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存在较大不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凌晨  张安全  
探寻居民储蓄动机是理解我国居民储蓄率超常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推导出具有常相对谨慎系数的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并给出该效用函数下衡量和检验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公式。然后利用我国26个省2004~2010年城乡消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存在非常强的预防性动机,并且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强度更大,大约是农村居民的两倍。本文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陶长琪  齐亚伟  
本文利用欧拉方程,推导出预期消费增长时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和相应的消费函数。并利用中国城乡居民的面板数据,运用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假说以及空间状态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农村居民的过度敏感性要大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城乡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交替变化。本文还验证了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变协整关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松   刘成微  
推进共同富裕,需要探索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路径。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体,在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提升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中有重要战略意义。为此,立足理论分析基础,从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业态差异和组间差异。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制度路径和经济路径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炳男  
文章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表明:经济发展、工业与失业、财政支出等三个主成分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线性正相关,现阶段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议合理调整、改革二元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政策,扩大内需,降低失业率,加强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支出,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柴化敏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08年统计数据,建立了45岁以上人口的医疗服务使用和医疗支出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本医疗保障确实对个体就医行为有明显提高,总医疗支出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且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同时,商业医疗保险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此外,养老保险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但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都给个体医疗服务需求和使用带来显著影响。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霍炳男  
文章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表明:经济发展、工业与失业、财政支出等三个主成分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线性正相关,现阶段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议合理调整、改革二元社会体制和经济发展政策,扩大内需,降低失业率,加强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支出,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辽钢  高充彦  贾建民  
本文从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的视角,围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及其原因分析、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差异等方面对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企业进行营销战略环境扫描、正确认识城乡市场差异、充分利用这种差异提供的营销机会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