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2)
2023(11641)
2022(9942)
2021(9438)
2020(8079)
2019(19031)
2018(18777)
2017(35486)
2016(19100)
2015(22328)
2014(22561)
2013(22463)
2012(20883)
2011(19069)
2010(19352)
2009(18198)
2008(17831)
2007(15839)
2006(13643)
2005(12243)
作者
(56834)
(47854)
(47833)
(45514)
(30168)
(22823)
(21815)
(18841)
(18027)
(17013)
(16294)
(16153)
(15358)
(15060)
(15004)
(14880)
(14293)
(14188)
(13767)
(13725)
(11909)
(11775)
(11738)
(10874)
(10848)
(10776)
(10534)
(10534)
(9637)
(9579)
学科
(88279)
经济(88196)
管理(51193)
(50047)
方法(43870)
数学(39867)
数学方法(39266)
(38574)
企业(38574)
(26768)
中国(25081)
(19444)
(18305)
贸易(18293)
业经(18155)
农业(17959)
(17848)
(16538)
地方(15087)
(14802)
(13091)
银行(13067)
理论(12607)
(12552)
(12305)
金融(12303)
(12167)
环境(11893)
(11269)
技术(10565)
机构
大学(286788)
学院(286502)
(123646)
经济(121263)
管理(109465)
研究(98865)
理学(94673)
理学院(93639)
管理学(91740)
管理学院(91234)
中国(76128)
(61254)
科学(60198)
(53365)
(50427)
(48845)
研究所(46112)
中心(45283)
财经(43205)
业大(42605)
(40886)
北京(39300)
(39298)
经济学(39089)
农业(38507)
(36884)
师范(36497)
经济学院(35357)
(34924)
(32615)
基金
项目(190434)
科学(149909)
基金(139634)
研究(136978)
(122327)
国家(121363)
科学基金(103340)
社会(87676)
社会科(83148)
社会科学(83126)
(72672)
基金项目(72612)
自然(66785)
自然科(65321)
自然科学(65305)
自然科学基金(64138)
教育(63948)
(62165)
资助(59371)
编号(54949)
成果(44167)
重点(43312)
(43110)
(40914)
(39138)
课题(38239)
国家社会(36935)
教育部(36929)
科研(36775)
创新(36634)
期刊
(132847)
经济(132847)
研究(82015)
中国(54529)
(45467)
学报(44923)
科学(42212)
(40053)
管理(38765)
大学(34102)
学学(32077)
农业(31336)
教育(28200)
技术(26581)
(23962)
金融(23962)
经济研究(23165)
业经(21778)
财经(21293)
(18354)
问题(17511)
(17376)
统计(17167)
(15449)
技术经济(15277)
(15057)
世界(14043)
(13960)
决策(13850)
商业(13726)
共检索到417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月英  笠原浩三  松田敏信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消费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是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之一。但是 ,近年来中国呈现出一定的居民消费不足现象 ,并使消费问题进一步成为各界注目的热点问题。今后 ,中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这将为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新环境之下 ,中国国民的消费需求结构 ,并且各消费品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以及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的计量分析及发展趋势的把握 ,成为国家有关政策制定的当务之急。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应用 AIDS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有较可靠分析结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日东  钱明辉  郑永冰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管福泉  
本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别利用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差异和变动规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淑彬  赵利敏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要保证中国的经济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快速增长,除了主要依靠大量投资外,更要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然而在中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本文首先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情况进行了差距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31个省(市、区)2007年城乡消费结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把中国消费划分为几大区域,从而让相关决策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扩大中国的内需。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洪水  
本文运用ELES模型,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有关重要结论,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林   张雯卿   温涛  
本文基于拓展的AIDS模型和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抑制居民生存型消费,并同时促进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在控制内生性、更换核心变量和更换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后等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提升支付便利性和减缓流动性约束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降低预防性储蓄机制不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等消费水平居民的影响作用最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大于城镇居民;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不仅需要多措并举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更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政策措施以不断激发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颖  张伟进  
文章探讨了通货膨胀及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影响的问题。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通货膨胀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对总消费水平有正向作用,但同时会拉大城乡间的消费差距。分位数协整回归模型显示通货膨胀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但对城镇居民具有财富效应。而且,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颖  张伟进  
文章探讨了通货膨胀及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差异影响的问题。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通货膨胀差异和收入水平差异对总消费水平有正向作用,但同时会拉大城乡间的消费差距。分位数协整回归模型显示通货膨胀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但对城镇居民具有财富效应。而且,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雪  胡冰川  
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QUAIDS模型和EASI模型,利用近三十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和估计食品恩格尔曲线形状,分析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模式和特点。实证结果证明:整体来看,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呈下降趋势;分种类来看,城乡粮食消费均已饱和,食用植物油、蛋类和蔬菜瓜果消费进入稳定区间,肉类消费趋于饱和,城乡水产品消费仍有增长空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形式,且粮食、食用植物油和蛋类的恩格尔曲线呈下降趋势,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瓜果的恩格尔曲线呈上升趋势,其背后反映的是食品消费的结构性下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城乡二元市场分割来自于城乡购买力不平衡与城乡消费偏好差异,而城乡消费偏好差异反映在城乡消费结构变迁中。本文通过一个反映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AIDS模型对中国2004—2010年的八类商品消费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的支出弹性、价格弹性和边际消费份额。研究结果表明,除食品类消费均体现为"必需品"特征外,城乡其他消费品类均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更偏好"享受型"消费而农村居民更加偏好"安全型"消费。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商贸流通体系,应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消费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也日益明显。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优化升级的特征,开始向享受型的消费结构发展;但农村居民对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仍然较大,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仍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凤升  孙彦彬  赵俊平  
为了比较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1995-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相应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自发消费水平分别为543.10、168.60元(以1995年为基期);中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7-0.71之间波动,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约在0.63-0.74之间波动。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呈逐年提高、增长速度加快的趋势;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收入水平增速缓慢,相对较低。应当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等角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路  
消费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分别构建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并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较城镇居民而言,会对通货膨胀预期作出较大的反应,并且更加容易受自身消费习惯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亮  刘晶茹  王如松  
可持续消费研究是产业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居民消费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本研究首先采用综合生命周期分析方法(Hybrid LCA)核算1997、2002和2007三年的居民消费隐含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发现2007年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8.01亿吨。城镇居民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到2007年城镇居民消费的碳排放量达到总量的76.44%。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五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排放强度因子是"减缓"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力量,而人均消费水平因子是推动碳排放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同时,发现居民消费结构的变迁对碳排量的增加有一定促进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