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7)
2023(9551)
2022(7719)
2021(7262)
2020(5922)
2019(13635)
2018(12858)
2017(24648)
2016(13173)
2015(14728)
2014(14565)
2013(14934)
2012(14278)
2011(13005)
2010(12770)
2009(11769)
2008(11652)
2007(9946)
2006(8394)
2005(7695)
作者
(37542)
(31602)
(31304)
(30078)
(20522)
(15348)
(14261)
(12198)
(12019)
(11171)
(11049)
(10716)
(10167)
(10055)
(10054)
(9858)
(9184)
(9109)
(9091)
(8939)
(7911)
(7605)
(7584)
(7123)
(7097)
(7095)
(7021)
(6523)
(6421)
(6369)
学科
(67796)
经济(67714)
(36357)
方法(34330)
管理(33637)
数学(31966)
数学方法(31804)
(25698)
企业(25698)
(20926)
中国(20128)
(18461)
农业(14911)
(14300)
贸易(14294)
(13997)
业经(13305)
(11510)
(11092)
金融(11092)
(10975)
地方(10614)
收入(10474)
(10426)
银行(10415)
(10031)
(8975)
(8899)
财务(8893)
财务管理(8872)
机构
大学(201703)
学院(197021)
(97255)
经济(95882)
管理(74502)
研究(72332)
理学(65293)
理学院(64557)
管理学(63792)
管理学院(63394)
中国(55521)
(43952)
(41772)
科学(39655)
财经(36105)
(35639)
经济学(33961)
(33380)
研究所(32558)
(31891)
中心(31773)
经济学院(30968)
财经大学(27429)
北京(26659)
业大(26488)
(25641)
(25595)
农业(24965)
(24444)
师范(24212)
基金
项目(134948)
科学(108708)
基金(104397)
研究(97536)
(91659)
国家(90971)
科学基金(77741)
社会(68510)
社会科(65276)
社会科学(65265)
基金项目(53703)
自然(47593)
(46819)
自然科(46602)
自然科学(46589)
自然科学基金(45864)
教育(43993)
资助(43957)
(41132)
编号(34994)
(32991)
国家社会(31162)
重点(30461)
教育部(28988)
成果(28959)
(28929)
中国(28136)
(27678)
人文(27371)
(26447)
期刊
(97230)
经济(97230)
研究(61952)
中国(34746)
(31832)
学报(30915)
(30214)
科学(29542)
管理(25419)
大学(24304)
学学(23135)
农业(21031)
(20147)
金融(20147)
财经(19060)
经济研究(18368)
(16444)
教育(14429)
问题(13814)
业经(13735)
(13709)
技术(13035)
世界(12466)
国际(11828)
(11310)
统计(11022)
技术经济(9789)
(9475)
(9135)
决策(8517)
共检索到285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权衡  
文章认为引入收入流动性以后,传统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替代论的分析框架将会被拓展为"经济增长—收入差距—收入流动—收入平等"的新框架;新框架的实质在于强调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特别是强调公民的教育机会与基本医疗和健康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有利于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效率,而且还可以通过促进收入流动来缓解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冲突与压力。文章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1989-2006年CHNS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居民相对和绝对收入流动性的大小、方向,并将绝对收入流动性分解为增长和转移部分,并进一步探讨了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入流动受宏观经济景气度、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娟  王璐  刘延平  
文章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结构与流动趋势,研究发现:总体上居民收入流动性在下降,农村与城市的居民收入流动性均是先上升后下降,这与我国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走向趋同。农村居民脱离贫困的概率大于城市同期,但农村居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与收入水平的波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有着直接的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莹  
基于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长期与截面两个时间维度考察收入流动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流动有效缓解了长期收入不平等,对农村的缓解作用强于城镇,但近年来的缓解作用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城镇,农村收入增长更有利于低收入者,并成为牵制农村居民截面收入不平等过快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居民也更容易受短期冲击影响,使收入排序变动更为活跃,农村居民更难获得稳定的向上流动机会。因此,构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模式,减小负面冲击的影响,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得以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繆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阶段。居民收入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收入分配与市场经济增长不相匹配,社会经济处于这种发展环境中极易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基于此,需对社会居民收入分配进行优化,从而促使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良性增长。本文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对中国家庭追踪数据,通过转换矩阵对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随后通过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如教育培训、幸福指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平衡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本文从居民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指出,收入流动是指某个特定的收入组人员的收入在经过了一个时间序列变化后,其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或者所在的收入组别(以五等份分组来计)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收入流动性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矛盾。本文对收入流动性理论内涵、测度标准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尚娟  王璐  
本文利用1989~2006年CHNS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收入转换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低收入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大于同等收入阶层城镇居民向上流动的概率;在相同时期内,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Shorrocks指数在1989~2006年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King指标表明,收入流动性的提高对社会福利增进的影响非常有限。因此,政府要高度关注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逐渐减弱的状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收入流动性,并通过强化收入再分配来提高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景华  
本文首先从预算内外两个维度理论诠释收支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中国式分权水平进行重新测度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式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预算内收入分权的提升均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2)预算内支出分权的提升虽然从全国来看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在预算内支出分权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仍可以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3)预算外收支分权对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张景华  
本文首先从预算内外两个维度理论诠释收支分权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然后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中国式分权水平进行重新测度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和分区域视角实证考察了中国式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是全国还是分区域,预算内收入分权的提升均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2)预算内支出分权的提升虽然从全国来看会加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但在预算内支出分权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仍可以显著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3)预算外收支分权对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预算外收入分权使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愈加恶化,而预算外支出分权却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4)转移支付、受教育年限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亦有推波助澜之效,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和对外开放度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本文结论不仅对中国式分权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重塑公平效率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指明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史青  
利用1989-2004年间CHNS的五轮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和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程度的收入流动性,同时在2000-200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较1989-1993年间显著提高。以1997年为界,收入流动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征,且这种趋势特征具有全局性;②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中间收入阶层具有更高的收入流动性;③中国农村居民长期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单独年度,同时,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差异。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必须从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升杰  
"资源诅咒"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那么"资源诅咒"在收入分配方面是否存在呢?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我国2001—2017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资源依赖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依赖程度高会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加剧不平等。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表明这种影响是会随着收入不平等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同时,分东、中、西部分别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在西部地区,资源依赖对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较东部和中部更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尚晓贺  
该文基于城乡间生产要素交换的视角,通过构造城乡两部门生产函数,建立了城乡两部门要素交换模型,以分析土地出让、金融发展、劳动力转移和工农产品相对价格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且用1998—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工农业产品相对价格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能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剔除了直辖市样本后,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正。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霞  李文杰  
本文利用1989~2011年CHNS数据和面板回归模型,在分解收入流动性的基础上,检验了中国城乡收入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的内在影响机制,以探究收入流动性是否会阻止短期收入不平等固化为长期收入不平等。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城镇还是农村,个体间相对收入地位排序改变引起的交换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具有促进作用,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引起的结构流动性对长期收入均等化具有阻碍作用;收入流动性能否促进长期收入均等化、防止收入阶层固化,取决于交换流动性和结构流动性的力量对比。因此,在利用税收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同时,增加收入流动渠道、提高交换流动性,将有助于防止短期收入不平等固化为长期收入不平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赖德胜  
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此,要准确把握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制约因素和优化路径。方鸣教授所著《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一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梦冰  李实  
随着中国城镇住房分配体制的转型,居民的居住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住房的不平等状况。基于2002年和2013年的城镇和农村的住户调查数据,本文从住房面积和房产价值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总体状况。研究发现,在住房市场化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从财产所有权上的住房均等化有所提升,家庭居住面积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人均居住面积分布的不均等程度却进一步扩大。房产价值的不平等分析表明,虽然这一时期居民的住房财富高速增长,但城乡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房产差距都急剧扩大。基于回归分解的方法考察住房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后发现,区域差异、收入差异和人力资本是造成居民房产价值分布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兴  王芳  
1989~2004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却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提高相反,各时期的城乡居民收入流动都有利于缓解长期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城乡基尼系数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低收入者收入向上流动的过程。1989~2004年间城市基尼系数的增长一直高于农村,对城乡基尼系数变动的分解表明其原因在于农村的基尼系数增长很大程度上被农村居民较高的收入增长累进性所抵消掉了,而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累进性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虽然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在1989~2004年间的增长速度很快,但由于收入差距的持续增加对社会福利的负面作用,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普遍低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