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6)
- 2023(16620)
- 2022(13846)
- 2021(13137)
- 2020(10919)
- 2019(25379)
- 2018(24749)
- 2017(46877)
- 2016(25262)
- 2015(29066)
- 2014(28951)
- 2013(28745)
- 2012(26690)
- 2011(24044)
- 2010(23785)
- 2009(22161)
- 2008(22093)
- 2007(19444)
- 2006(16859)
- 2005(15014)
- 学科
- 济(111112)
- 经济(110937)
- 管理(67060)
- 业(66026)
- 方法(52949)
- 企(51629)
- 企业(51629)
- 数学(47778)
- 数学方法(47252)
- 农(33138)
- 中国(31761)
- 财(27732)
- 制(24797)
- 银(24021)
- 银行(23874)
- 业经(23472)
- 地方(22871)
- 行(22444)
- 农业(22289)
- 贸(21489)
- 贸易(21476)
- 学(21178)
- 易(20891)
- 融(19311)
- 金融(19306)
- 务(16358)
- 财务(16287)
- 财务管理(16245)
- 环境(15812)
- 企业财务(15451)
- 机构
- 大学(366261)
- 学院(364888)
- 济(155392)
- 经济(152463)
- 管理(139963)
- 研究(124987)
- 理学(120999)
- 理学院(119602)
- 管理学(117482)
- 管理学院(116815)
- 中国(99919)
- 京(76853)
- 科学(75277)
- 财(71161)
- 所(62386)
- 农(62254)
- 中心(58784)
- 江(57462)
- 财经(57427)
- 研究所(57023)
- 业大(52970)
- 经(52321)
- 经济学(49607)
- 农业(48966)
- 范(48114)
- 师范(47623)
- 北京(47544)
- 经济学院(45010)
- 院(44910)
- 财经大学(42880)
- 基金
- 项目(247722)
- 科学(196306)
- 基金(182835)
- 研究(179680)
- 家(159336)
- 国家(158063)
- 科学基金(135726)
- 社会(116648)
- 社会科(110551)
- 社会科学(110523)
- 基金项目(96012)
- 省(95217)
- 自然(87044)
- 自然科(85043)
- 自然科学(85012)
- 自然科学基金(83524)
- 教育(82921)
- 划(80556)
- 资助(75732)
- 编号(71251)
- 成果(57795)
- 重点(56363)
- 部(56217)
- 发(53565)
- 创(50848)
- 课题(49688)
- 国家社会(49319)
- 教育部(48340)
- 科研(48042)
- 创新(47685)
- 期刊
- 济(164978)
- 经济(164978)
- 研究(106383)
- 中国(68990)
- 农(57502)
- 学报(56775)
- 财(54385)
- 科学(53636)
- 管理(48385)
- 融(43757)
- 金融(43757)
- 大学(43168)
- 学学(40916)
- 农业(38135)
- 教育(34369)
- 技术(30536)
- 财经(28588)
- 经济研究(27043)
- 业经(26588)
- 经(24466)
- 问题(22053)
- 业(20231)
- 贸(19359)
- 统计(18999)
- 版(17847)
- 技术经济(17603)
- 资源(17110)
- 理论(17039)
- 世界(16978)
- 策(16784)
共检索到538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翟绍果 仇雨临 马坤
享有均等化健康保障是国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城乡健康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责任。由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度隔阂,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在地域间、人群间差异明显。本文运用测量健康保障差异程度的李克特量表,对镇江、东莞、成都、神木、银川五地1198位城乡居民的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差异程度比较显著,地域间差异大于人群间差异。基于调查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城乡医疗服务差异是影响城乡健康保障差异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城乡居民健康保障改善路径在于,促进城乡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构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四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健康保障 差异程度 改善路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翟绍果 徐顺锋 郭锦龙
经办服务关系着基本医疗保险的可及性,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服务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全民医保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问题的部门之争和学界讨论.通过对镇江、东莞、成都、神木、银川五地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服务满意度的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交互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医保经办服务存在着整体满意度较低、医保经办管理主体混乱、各地经办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优化我国医保经办服务的路径在于,整合医保经办机构,引入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医保经办服务,建立医保经办机构同医疗服务方谈判机制,落买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加强医保系统信息化建设,优化医疗服务水平。
关键词:
经办服务 满意度 优化路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祁 朱铭来
合并2015年、2017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结合宏观层面的居民医保基金人均筹资和人均财政压力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会显著提高居民商业健康保险需求。进一步结合理论模型和调节效应机制分析得到,整合政策出台带来的居民医保待遇提高会同时增加筹资压力和财政负担,而财政压力的提高会倒逼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以缓解基本医保基金的运行压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祁 朱铭来
合并2015年、2017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结合宏观层面的居民医保基金人均筹资和人均财政压力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会显著提高居民商业健康保险需求。进一步结合理论模型和调节效应机制分析得到,整合政策出台带来的居民医保待遇提高会同时增加筹资压力和财政负担,而财政压力的提高会倒逼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以缓解基本医保基金的运行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柴化敏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08年统计数据,建立了45岁以上人口的医疗服务使用和医疗支出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本医疗保障确实对个体就医行为有明显提高,总医疗支出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且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同时,商业医疗保险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此外,养老保险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但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都给个体医疗服务需求和使用带来显著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郝辽钢 高充彦 贾建民
本文从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差异的视角,围绕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及其原因分析、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差异、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差异等方面对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我国企业进行营销战略环境扫描、正确认识城乡市场差异、充分利用这种差异提供的营销机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消费市场 城乡差异 市场营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宝燕
在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地区居民城乡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规模、消费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最后针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特征,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清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正逐步扩大,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大障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除了历史的和体制的因素外,主要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教育和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劳动力市场僵化、贫困人口比重大以及近年来城乡贸易条件恶化造成的。因此,为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发展 农民增收 农业经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日东 钱明辉 郑永冰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小军
当前刺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是实现这一关键的主要手段。文章从分城乡的角度,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8~2011年间我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接受变系数模型和包含时序影响的变截距模型基础上得出了无论是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的社保工具之间,都存在着对地区非食品类消费水平贡献作用差异的特征,不同的地区应按照不同保险种类发展所对消费刺激作用的方向及程度及时改变结构的结论。
关键词:
社会保障 非食品消费 省际面板 实证研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文博 全世文 杨鑫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提倡健康饮食”,识别中国居民的健康饮食状况是首要任务。本文从结构差异和异质标准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新的健康饮食评价体系,通过测算基于膳食推荐标准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度(CSI),评价了1981—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的健康饮食状况,并识别了食物政策的最佳干预窗口期。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的健康饮食状况呈现伴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在常态时期,城镇居民的健康饮食水平先逐渐优化而后又逐步恶化,从营养改善阶段发展到营养失衡阶段;农村居民的健康饮食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阶段明显滞后于城镇居民,仍处于营养改善过程。食物政策的最佳干预窗口期是存在的,“十四五”结束时约2/3的省份进入干预窗口期,如果能在窗口期内及时对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进行“未雨绸缪”式的政策干预,那么农村居民有可能避免经历城镇居民从营养改善到营养失衡的转折性发展过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国强 王福珍 罗玉辉
众所周知收入能够直接影响健康,但是个体收入剥夺产生的间接收入影响对于健康是否同样重要仍处于讨论之中。本文在CGSS2010截面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及半参数模型分别研究了个人收入及收入剥夺对个人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前,收入对城市居民自评健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和城乡居民心理健康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入个体收入剥夺之后,收入、个体收入剥夺对整体健康都呈反向显著关系。无论采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还是半参数模型,个体收入剥夺对城乡居民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新静 李亚楠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之后选取了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四个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和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洪水
本文运用ELES模型,对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有关重要结论,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ELES 消费结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贵军 刘盟 罗良清
消除绝对贫困是我国脱贫攻坚时期的重要任务,缓解相对贫困则为后扶贫时期我国扶贫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10—2018年双数年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ELES模型测度了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线,并采用夏普里值(Shapley Value)分解方法对贫困特征及变动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ELES模型设定的城乡地区的相对贫困线识别贫困特征更利于反映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性;(2)城镇居民以选择性贫困为主,农村居民则是持久性贫困、暂时性贫困以及选择性贫困并重;(3)农村居民相对贫困问题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贫困范围更广、贫困程度更深、贫困强度更大;(4)2010—2018年期间,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缓解城乡相对贫困,而经济增长引致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则抑制了减贫效应,收入不平等性对农村减贫效应的抑制作用大于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