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5)
- 2023(14376)
- 2022(11604)
- 2021(10872)
- 2020(8888)
- 2019(19954)
- 2018(18769)
- 2017(34399)
- 2016(18697)
- 2015(20682)
- 2014(20186)
- 2013(20189)
- 2012(18772)
- 2011(16640)
- 2010(16432)
- 2009(14785)
- 2008(14935)
- 2007(12648)
- 2006(10900)
- 2005(9560)
- 学科
- 济(75660)
- 经济(75569)
- 业(51897)
- 管理(51676)
- 企(39593)
- 企业(39593)
- 方法(33530)
- 财(33447)
- 数学(30431)
- 数学方法(30186)
- 农(25587)
- 中国(25187)
- 学(17496)
- 农业(17484)
- 业经(17185)
- 贸(16348)
- 贸易(16341)
- 制(16034)
- 易(16023)
- 务(15450)
- 财务(15440)
- 财务管理(15388)
- 企业财务(14738)
- 财政(13796)
- 地方(13235)
- 银(12854)
- 银行(12800)
- 行(12184)
- 融(11925)
- 金融(11925)
- 机构
- 大学(268694)
- 学院(265241)
- 济(115640)
- 经济(113746)
- 研究(101262)
- 管理(95625)
- 理学(83637)
- 理学院(82579)
- 管理学(81162)
- 管理学院(80674)
- 中国(76049)
- 科学(63597)
- 财(59335)
- 京(56339)
- 农(54977)
- 所(52803)
- 研究所(48554)
- 财经(44367)
- 中心(44251)
- 业大(43841)
- 农业(43500)
- 经(40859)
- 经济学(38033)
- 江(37254)
- 院(36061)
- 北京(35399)
- 经济学院(34510)
- 范(33469)
- 财经大学(33232)
- 师范(32985)
- 基金
- 项目(187461)
- 科学(147733)
- 基金(141097)
- 家(129107)
- 研究(128235)
- 国家(127762)
- 科学基金(106476)
- 社会(85873)
- 社会科(81628)
- 社会科学(81605)
- 基金项目(74084)
- 自然(69668)
- 省(69130)
- 自然科(68148)
- 自然科学(68122)
- 自然科学基金(66987)
- 划(60463)
- 教育(57376)
- 资助(56741)
- 编号(46424)
- 重点(43655)
- 部(42490)
- 发(40132)
- 创(39107)
- 国家社会(38329)
- 成果(37625)
- 科研(37301)
- 创新(36781)
- 计划(35837)
- 教育部(35793)
- 期刊
- 济(119377)
- 经济(119377)
- 研究(80249)
- 学报(54226)
- 中国(53193)
- 农(50838)
- 财(48724)
- 科学(46980)
- 大学(40164)
- 学学(38574)
- 农业(35008)
- 管理(32860)
- 财经(22864)
- 经济研究(22387)
- 融(22185)
- 金融(22185)
- 教育(20741)
- 经(19744)
- 业(19208)
- 业经(17776)
- 技术(16803)
- 问题(16083)
- 版(15743)
- 贸(15224)
- 业大(14391)
- 世界(14276)
- 国际(13377)
- 科技(12765)
- 农业大学(12124)
- 资源(12033)
共检索到392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丽芬 潘慧峰 林向红
本文首先分析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二元特征,然后对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二元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城市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存在影响;对农村家庭财产性收入不存在影响。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农村人均储蓄存款是影响其财产性收入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二元特征 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姣 周颖
对辽宁省近几年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揭示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辽宁省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路径。
关键词:
城乡居民家庭 财产性收入 增长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兵 生晗
采用2015年及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两期数据,结合工具变量Tobit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水平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于城镇家庭财产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位数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知识对于财产性收入水平较低的家庭作用弹性更强。因此,政府及金融机构在维护金融市场良好稳健运行的基础上,要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居民的投资意识,加深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了解,提高低财产性收入家庭的财产性收入,缓解财产性收入给居民财富带来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金融知识 财产性收入 收入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争艳 刘凯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各种因素影响家庭财产水平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对奥尔多投资研究中心2007年"城市投资者行为调查问卷"数据的处理和实证分析,估算了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函数,重点考察了户主的主观行为特征在财产积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发现:户主投资参与度与风险偏好度的提高有利于家庭财产水平的增加;与低收入或者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家庭相比,对高收入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家庭来说,投资参与度与风险偏好度对家庭财产水平的积极影响更显著一些。最后,针对政府如何促进居民财产水平的提升,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丰 张鑫
基于城乡二元金融结构视角,运用199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金融结构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存在减贫和"反哺"效应,能够抑制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市场化程度拉大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但随着市场化进程演进,收入差距的"拉大效应"逐渐减弱,二元金融结构抑制差距扩大的作用逐渐增强。因此,解决城乡二元金融结构,不在于"一体化",而是要转向培育和建立城乡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交易秩序,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 财产性收入 市场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伟 卢洋
家庭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及其城乡、地区异质性值得关注。本文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宏观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9年的微观数据,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产性收入规模的扩大,这一作用是通过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来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存在城乡和地区异质性,表现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家庭金融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文涛 谢家智
文章从心理、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视角,通过提出预期社会化的形成与传导机理,构建"心理(预期社会化)→行为(资产选择行为)→结果(财产性收入)"的分析框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等估计技术,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社会化影响资产选择行为与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预期社会化促进了家庭的金融投资行为,加快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但是预期社会化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积极效应并非同质,家庭预期社会化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加剧了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为解释家庭财产性收入积累与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文涛 谢家智
文章从心理、经济和社会的综合视角,通过提出预期社会化的形成与传导机理,构建"心理(预期社会化)→行为(资产选择行为)→结果(财产性收入)"的分析框架,运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等估计技术,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社会化影响资产选择行为与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预期社会化促进了家庭的金融投资行为,加快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但是预期社会化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积极效应并非同质,家庭预期社会化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加剧了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为解释家庭财产性收入积累与差距找到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而且为预期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广东调查总队课题组 程学斌 陈铭津
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但其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还是很低。为实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本文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收入—财产(生活型和投资型)—财产性收入三者相联关系的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和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发现财产性收入增长受家庭财产、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城镇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家庭财产 财产性收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燕
储蓄或财产积累,一直处于发展经济学的中心地位。一方面,它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另一方面,它又与经济发展的目标——人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直接相关。传统的成长理论强调储蓄与资本积累在成长中的关键作用,新成长理论则强调人力资本、内生的技术革命和经济体制等因素在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仅靠储蓄本身不一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守英
在妨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的最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管制缺陷造成城乡不平等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农地转用一律实行征地,城乡一体化形成土地国有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农村发展空间压缩;宅基地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既不利于农民实现宅基地财产权,也不利于土地管理;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改革二元土地制度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本文在理论层面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进行了拓展,指出二元经济结构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存在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与城乡两部门的劳动力—人口的转化、经济产出—居民收入的转化以及劳动力—经济产出的转化紧密相关。二元经济结构可被分解为四种因素: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基于这种因素分解法,实证分析得出:1981—2009年,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68.76%,-13.73%,164.35%和18.14%,而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为150.62%。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秦海林 杨颜铭
房屋拆迁补偿具有典型的李嘉图租金性质,不仅会直接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而且也可能拉升家庭的风险偏好程度,在金融资产配置中偏重高风险资产,因此拆迁补偿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的财富净效应并不一定为正。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1)拆迁补偿作为一种特殊的“租金收入”,对家庭财产性收入能直接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心理账户”与财富损失预期的调节下,拥有股票账户的被拆迁家庭风险偏好将会显著增大,这将会使家庭财产性收入显著缩水;(3)家庭房产的数量差异和城乡区位差异也显著影响着居民家庭的风险偏好特征,即房产数量更多的农村家庭,在股票账户的调节作用下财产性收入面临的风险更多。因此,应该大力普及金融教育,降低拆迁补偿所致的财富效应下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发生概率。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月书 王君妍
本文基于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正规信贷配给视角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发展显著缓解了城乡家庭正规信贷配给,且相较于城镇家庭,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对农村家庭的供给型信贷配给与需求型信贷配给产生更大影响,改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第二,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家庭贷款期限匹配度,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效率;第三,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借贷渠道正规化,改善中国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第四,现阶段,数字金融发展对降低农村家庭生产经营贷款的融资成本、促进其生产经营借贷渠道正规化的作用有限。本文为改善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其仁
中国农民最近几年的收入情况,总结起来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我结合数据一起来谈谈:第一,农民的收入总体来说增长是比较快的,虽然没有80年代20%的增长率那么高,但一直都保持在10%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