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1)
- 2023(14522)
- 2022(12270)
- 2021(11674)
- 2020(9866)
- 2019(23296)
- 2018(22583)
- 2017(42286)
- 2016(22456)
- 2015(25635)
- 2014(25246)
- 2013(24903)
- 2012(23137)
- 2011(20815)
- 2010(20509)
- 2009(19070)
- 2008(18766)
- 2007(16569)
- 2006(14257)
- 2005(12550)
- 学科
- 济(99379)
- 经济(99187)
- 管理(60582)
- 业(59541)
- 企(47497)
- 企业(47497)
- 方法(47298)
- 数学(41201)
- 数学方法(40673)
- 农(30574)
- 中国(28975)
- 财(24908)
- 业经(22660)
- 农业(20400)
- 贸(19444)
- 贸易(19434)
- 易(18978)
- 学(18150)
- 地方(17806)
- 制(17271)
- 和(15220)
- 理论(14693)
- 务(14523)
- 财务(14471)
- 财务管理(14439)
- 银(14089)
- 银行(14064)
- 融(13707)
- 金融(13703)
- 企业财务(13697)
- 机构
- 大学(321115)
- 学院(317896)
- 济(138115)
- 经济(135589)
- 管理(124118)
- 研究(109007)
- 理学(107508)
- 理学院(106334)
- 管理学(104391)
- 管理学院(103792)
- 中国(83850)
- 京(67538)
- 科学(63998)
- 财(61992)
- 所(53352)
- 中心(51523)
- 农(51415)
- 财经(49781)
- 研究所(48518)
- 江(45866)
- 经(45394)
- 业大(45243)
- 经济学(43737)
- 北京(42578)
- 范(42175)
- 师范(41810)
- 农业(39947)
- 经济学院(39515)
- 院(38851)
- 财经大学(37026)
- 基金
- 项目(216110)
- 科学(171829)
- 基金(160258)
- 研究(159353)
- 家(139081)
- 国家(137919)
- 科学基金(118838)
- 社会(104900)
- 社会科(98703)
- 社会科学(98674)
- 基金项目(84026)
- 省(81502)
- 自然(74985)
- 教育(73677)
- 自然科(73330)
- 自然科学(73307)
- 自然科学基金(72017)
- 划(69523)
- 资助(65751)
- 编号(64117)
- 成果(52490)
- 部(49547)
- 重点(48726)
- 发(46187)
- 创(44694)
- 国家社会(44501)
- 课题(43357)
- 教育部(43054)
- 科研(41973)
- 创新(41736)
共检索到470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秦广强 江治强
本文结合2017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城乡贫困人群的社会心态、人际交往与公共参与状况。数据结果显示,大部分城乡困难人群存在负面和消极社会心态(如自卑、无望感、沮丧焦虑等),经济状况越差者,其消极心态越趋明显;困难群体的交往意愿较为强烈,行动上并未呈现出显著的交际封闭和自我关系隔离;困难群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活动的热情整体不高,且行动与意愿之间有一定距离,尤其是流动人口因受制于户籍及空间距离,参与基层选举的比例相对偏低。影响因素上,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党员身份、就业与经济状况、城乡分割等造成了他们在社会心态、交往和参与等方面的分化与差异。对于困难人群受到负面情绪侵扰、公共事务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从促进就业,加强情感关怀和组织动员,强化社区社会工作,创新社区活动载体,构筑社会安全阀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凡 杜姗姗 陶涛
随着流动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文章以迁移的推拉理论为研究框架,利用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全国流动人口的失业状况进行了描述,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流动人口失业状况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而且有持续增长的趋势,2015年流动人口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4.9%。除了个人特征以外,与流入地、流出地和流动过程相关的因素都会显著地影响流动人口的失业风险。因此,要重视流动人口的失业问题,将流动政策与就业政策进行通盘考虑,为流动人口提供多样化的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行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关键词:
失业 流动人口 推拉理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仁兴
本文基于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山东省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产生显著影响。与独居老人相比,与配偶和与子女同住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并在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咨询、上门看病等具体需求上存在异质性。同时,居住安排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将居住安排变量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分析框架,通过精准识别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供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并将独居老人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通过采取多元思维化解其养老困境,积极构建独居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
居住安排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独居老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明锋 张立龙 熊文靓
文章从宏观(社会变迁)和微观(父母—子女)层次探讨了丧偶老年人与子女同住或分居的形成机制。从传统孝道约束力已经衰弱的前提出发,提出当代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主要受亲子需求、家庭资源和个人偏好影响的假设,并基于2015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为研究假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分析结果表明,亲子间需求越小、家庭资源越充足、丧偶老年人自主权力越大,独居的可能性越大。随着住房拥有率的提高和自理期的延长,丧偶老年人独居比例将继续增长。从年龄维度看,丧偶老年人的居住安排呈现倒U形轨迹,独居的可能性随年龄而增加,在85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趋于下降,重返子女家庭或入住养老机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全省城乡居民储蓄抽样调查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调查统计处为掌握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情况,及时地为中央银行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最近,我们在全省范围对城乡居民进行了1994年第二次储蓄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共5000户,样本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田宝 张扬 邱卓英
介绍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背景、过程和方法。运用文献法比较1987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主要结果。发现与1987年全国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2006年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肢体残疾人数大幅增加,而智力残疾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残疾人 抽样调查 残疾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皑皑
本研究利用2003-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状况,发现毕业生面临的是一个岗位实际技能需求有所降低但入职学历门槛不断提升的市场,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向下职位挤压和过度教育。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过度教育发生的原因,发现追随性求职策略导致能力较弱的毕业生没有竞争优势,进而不能获得适度匹配的岗位;专业人力资本不足的毕业生需要更多的教育信号来证明个人能力,也因此而发生过度教育;更多的教育还可能成为弱势家庭子女弥补家庭社会经济资本不足的一项工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宗萍 段成荣 杨舸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利用最新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概括和分析全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各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庞大、分布高度集中、多属长期流动、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论文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生存状况 义务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杨中超
对2011年全国8个省份30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依然是影响毕业生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对求职结果有显著影响,它不仅表现在就业机会获得方面,也表现在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上;就业结果的地区和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就业单位性质、行业状况是造成毕业生起薪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用结合程度、户口档案解决情况和起薪等都会对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起薪 工作满意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张恺
基于全国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毕业生求职结果及起薪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整体"落实率"为72.0%,毕业生在东部地区、大城市就业的比例更高,企业是吸纳毕业生的最主要单位,毕业生工作的相关度和满意度较高;性别、家庭状况等背景因素是影响求职结果和起薪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市场更加认可反映群体差异的学历、证书、学校类型层级等因素,而非反映个体差异的学习成绩和求职努力程度;就业地区、行业、单位性质等均对毕业生起薪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政府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完善劳动力市场及监督机制,扶助弱势群体,保障就业公平,破除招聘中各种限制和歧视,提高高等教育资源...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求职结果 起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婉鑫 杨小军 杨雪燕
在全面二孩政策的背景下,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倾向得分匹配等计量方法,探讨祖辈照料、正式照料两类儿童照料安排对中国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儿童照料方式均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但发生作用的方向不同:祖辈照料可以显著提升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而正式照料则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级市人均幼儿园数量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削弱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而地级市平均托育费用则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增强了正式照料对女性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基于此,认为加大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服务费用,为育龄女性提供普惠可及的婴幼儿照料支持是提升二孩生育意愿的有效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靳永爱 陈杭 李芷琪
文章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使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女性流动与生育间隔的关系。以女性的流动时间和婚育时间构建女性婚育历程,探究不同的流动时点选择对初婚初育间隔和一二孩生育间隔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动会延长初婚初育间隔和一二孩生育间隔。但是,进一步考虑流动时间后发现,流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生育受到流动影响最大的是初婚初育间隔和一二孩生育间隔内发生过流动的女性,间隔内流动对生育间隔有直接的延长作用。但是,对于非间隔内流动的女性,流动不会推迟生育。初婚前流动和初育后流动的女性其初婚初育间隔反而小于户籍人口,二孩生育后才流动的女性其一二孩生育间隔也小于户籍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为民,于弘文
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进一步查清我国人口的总量、地区分布、基本结构和居住环境等变化情况,为制定长期人口控制目标及相应措施提供依据;为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科学决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全面、准确的人口信息。根据这一目的,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与以往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二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方案》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更加注重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四是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提供更为详细的数据资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凇 龚诗阳 龚江辉
提升居民财经素养能够优化个体决策,减少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现象,促进居民总体福祉最大化,实现整体消费水平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市场驱动力。本文采用依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从财经能力和财经价值观两个维度,构建居民财经素养评价体系,测度和分析中国居民财经素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居民有较好的“守财”观念,但“理财”能力有待提高,“用财”意识有待加强,在财经知识、预算计划、信息使用、冲动控制能力、成就导向,以及积极的财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应从整个社会层面提高对居民财经素养的关注,重视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
关键词:
财经素养 财经福祉 财经能力 财经价值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伶
本文基于东部S市P区和X区教育社会组织运行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教育社会组织发展及其中的政府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对政府的单向依赖,造成教育社会组织的独立性普遍较低";全能政府"的体制惯性导致教育社会组织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均有不足;资源的匮乏造成教育社会组织发展后劲普遍不足;传统的社会心理造成当前我国教育社会组织的社会需求不足。基于此,政府需要强化"培育"责任,避免形成"路径依赖";转变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不断优化"政府购买服务"流程;加强社会资源的整合,理性看待"志愿失灵";加强舆论引导,规范对教育社会组织的过程管理。
关键词:
教育社会组织 政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006~2016年中国生育状况报告——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中国人口残疾发生风险估计及生命表分析——基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抽样误差分析
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基于中国13省25县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抽样调查领域分层结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时间利用对个人福祉的影响初探——基于中国农民福祉抽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权数引入问题研究
基于农产量抽样调查误差的原因分析
中国老年人口宏观——1987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分析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状况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2002~2011年全国村社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