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8)
2023(10154)
2022(8447)
2021(7788)
2020(6093)
2019(14226)
2018(13655)
2017(25424)
2016(13446)
2015(15417)
2014(15566)
2013(15632)
2012(15082)
2011(14217)
2010(14348)
2009(13182)
2008(13057)
2007(11514)
2006(10528)
2005(9858)
作者
(40352)
(33857)
(33659)
(31911)
(21592)
(16170)
(15247)
(13199)
(12995)
(12111)
(11797)
(11239)
(10922)
(10919)
(10727)
(10325)
(9924)
(9793)
(9688)
(9522)
(8827)
(8295)
(8157)
(7844)
(7581)
(7549)
(7481)
(7463)
(6906)
(6904)
学科
(72817)
经济(72748)
(34667)
管理(34443)
中国(25749)
方法(25020)
(24769)
企业(24769)
(22628)
数学(22154)
数学方法(22057)
地方(20585)
业经(16793)
农业(15449)
(15155)
贸易(15140)
(14686)
(13945)
(13573)
(12499)
(12349)
银行(12333)
(12123)
金融(12123)
(12102)
(11559)
地方经济(11358)
环境(10943)
发展(10583)
(10554)
机构
学院(203948)
大学(203942)
(94794)
经济(93057)
研究(80236)
管理(72351)
中国(63097)
理学(60842)
理学院(60012)
管理学(59138)
管理学院(58740)
科学(45652)
(45367)
(42345)
(41144)
研究所(36897)
中心(34917)
(34010)
财经(32922)
(30922)
经济学(30700)
(30040)
北京(29971)
(29036)
师范(28815)
(28643)
经济学院(27597)
业大(26519)
农业(26075)
(24941)
基金
项目(128395)
科学(101905)
研究(96531)
基金(93911)
(81747)
国家(81038)
科学基金(68393)
社会(64765)
社会科(61440)
社会科学(61430)
基金项目(48263)
(47806)
教育(43044)
(40761)
自然(40220)
自然科(39295)
自然科学(39286)
资助(39076)
自然科学基金(38611)
编号(37447)
(33925)
成果(31438)
(29615)
重点(29264)
发展(28171)
国家社会(28025)
(27709)
课题(27450)
中国(26563)
(26281)
期刊
(114064)
经济(114064)
研究(69684)
中国(48067)
(34696)
(30169)
学报(30153)
科学(29990)
管理(28513)
农业(24276)
大学(23496)
(23171)
金融(23171)
教育(22839)
学学(21799)
经济研究(19607)
业经(19187)
财经(16886)
技术(16766)
问题(15141)
(14769)
(13972)
世界(13350)
国际(12818)
(12686)
技术经济(10564)
统计(9945)
商业(9905)
经济问题(9641)
图书(9596)
共检索到331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泉  
城市与乡村及城乡经济是学术研究领域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与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反思检讨中国城乡发展关系长期处于不协调状态的历史根源及其后果,为中国在和谐社会构建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支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三正  
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顺利推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目前在户籍管理、土地承包、农村土地征收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诸多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障碍,是制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原因。有必要从法理角度分析这些法律制度障碍,并通过废除现行户籍管理条例、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条例以及严格界定社会公共利益等立法措施,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法律制度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文岚  
转变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改革可以成就几亿农民工的真正城市化;征地制度的改革将倒逼政府用心于集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破除农地转非农地的国家垄断使得农民持续分享城市化的成果;建立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化发展方式的转变;确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的权威,可以均衡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等价值目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金山  
在当代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约束性的因素 ,主要有 :权力约束、环境约束、教育约束、社会关系约束和家庭关系约束等。要克服这些约束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加快改革进程 ,尽快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 ;加强法制建设 ,彻底实现有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切实贯彻落实环境问题是基本国策的战略思想 ,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彻底转变教育观念 ;认真搞好人际关系建设 ,提倡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 ;加强家政学研究 ,培养健康文明的家庭观念。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发萍  
在乡村振兴视野下,基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逻辑与"生存—发展—生活"的分析工具探讨新型城乡关系构建的现实基础与突破口。研究发现:中国城乡关系模式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城乡关系的基本表征体现为人口、土地、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生活形态七大基本要素所形成的六种结构性失调,不同要素组合下的城乡关系具有区域空间性;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乡关系要以非农化耦合、均衡性发展作为突破口,城市群、城连乡、城+乡地区的城乡关系要以自主性生活为切入点,实现对现阶段不同空间梯度城乡关系的解构与重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吴楚材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协调城乡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和土地上,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城乡差别扩大,城乡对立加剧。城市化是解决城市矛盾的根本途径。加速城市化,首先必须转变几个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城市化发展现,不能因为就城市人口会增加财政负担、农民进城会带来社会冲突等问题,就不搞城市化。其次,不论大、中、小城市都应在吸收农村劳动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途径应是不同的,中国城市化道路应因地制宜,多种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才云  
在我国经济改革提速及渐进开放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文章选取新的指标构建新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表明: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鲁  李剑芳  
中国关于城乡关系的探索与实践是对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关系不断演变,由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走向融合,党和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目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城乡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农村病"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对此,应通过顶层设计与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挖掘农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等,为促进中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帆  
城乡关系是特定国家现代化进程必须直面的重大实践问题。伴随着三次社会大分工而出现的产业分化,导致了人类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空间分布的多样化,城乡对立、互动以及融合随即成为人类和特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城乡关系的演变规律就是理解"现代化"本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迄今为止仍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探究城乡关系的"来龙去脉",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兵  柳华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是政府经济干预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实施其他干预的重要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财政是推动城乡统筹的经济体制基础和保障。本文从财政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分割的形成机理,通过实践反思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实施城乡统筹取向的财政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玉光  杨新铭  王博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传递机制。分析表明,中国金融发展确实发挥着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当前城乡之间的产业差异以及各种制度性障碍使得非农化与城镇化进程相脱节,农村居民越来越不适应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村第一产业生产效率难以得到提高都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另外,经济发展虽然最终会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不会自然到来,需要各方面政策的协同落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锦  
文章运用1990~2010年31个省(区、市)的分组面板数据,采用FGLS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总体上,金融规模拉大了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效率则缩小了差距;并且,在不同金融发展或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要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鱼明  
本文利用小波时频相关性分析方法,从时域与频域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中国信息化发展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由于小波相关性方法不仅能够在时域维度上捕捉时间序列所存在的结构性变化,还能在频域的视角下反映不同时间序列之间所存在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关系,因此对于分析非平稳时间序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中国信息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1994-2003年期间信息化发展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而2005-2008年期间,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影响信息化的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艾茜  
尽管《物权法》立法之初,就不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应采何种立法模式,就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最终中国采用了类似德国的登记要件主义的立法模式。大多立法专家一般认为,采用登记要件主义具有维护交易安全、明确产权关系、促进不动产的案件审理、加强对不动产行政管理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优势。但是此种立法模式在维护交易安全、明确产权关系、加强对不动产行政管理和税收征管等方面,并非如立法专家所言,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反而是存在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习惯相背离、容易导致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违背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情况,同时也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不少的法律困境。而立法如采用登记对抗主义立法模式,则易于克服上述弊端,得到普通百姓的认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