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0)
- 2023(13345)
- 2022(11080)
- 2021(10134)
- 2020(8493)
- 2019(19459)
- 2018(18660)
- 2017(34454)
- 2016(18835)
- 2015(21219)
- 2014(21033)
- 2013(21161)
- 2012(19824)
- 2011(18227)
- 2010(17988)
- 2009(16822)
- 2008(16681)
- 2007(14805)
- 2006(12747)
- 2005(11294)
- 学科
- 济(83932)
- 经济(83848)
- 管理(50251)
- 业(49939)
- 方法(39273)
- 企(37516)
- 企业(37516)
- 数学(35580)
- 数学方法(35337)
- 农(26775)
- 中国(24397)
- 财(20633)
- 贸(19159)
- 贸易(19153)
- 易(18692)
- 业经(18573)
- 农业(18286)
- 学(17418)
- 制(16001)
- 地方(14668)
- 银(12636)
- 银行(12575)
- 环境(12259)
- 融(12081)
- 金融(12079)
- 行(12049)
- 务(11522)
- 财务(11506)
- 财务管理(11478)
- 发(11199)
- 机构
- 大学(286782)
- 学院(283845)
- 济(124192)
- 经济(121940)
- 管理(105270)
- 研究(103250)
- 理学(91862)
- 理学院(90738)
- 管理学(89301)
- 管理学院(88778)
- 中国(76780)
- 科学(64827)
- 京(60222)
- 农(59081)
- 所(53887)
- 财(53174)
- 研究所(49764)
- 业大(47651)
- 农业(47103)
- 中心(46321)
- 财经(43544)
- 江(40388)
- 经济学(40012)
- 经(39818)
- 北京(37705)
- 经济学院(36369)
- 院(36123)
- 范(35951)
- 师范(35461)
- 财经大学(32425)
- 基金
- 项目(195365)
- 科学(153029)
- 基金(144721)
- 研究(134747)
- 家(129905)
- 国家(128860)
- 科学基金(108088)
- 社会(89028)
- 社会科(84427)
- 社会科学(84401)
- 基金项目(76507)
- 省(74048)
- 自然(70549)
- 自然科(69003)
- 自然科学(68975)
- 自然科学基金(67830)
- 划(63846)
- 教育(60899)
- 资助(58617)
- 编号(51138)
- 重点(44812)
- 部(44125)
- 发(42383)
- 成果(40627)
- 创(40414)
- 科研(38480)
- 国家社会(38465)
- 创新(37949)
- 计划(37440)
- 教育部(37175)
- 期刊
- 济(131782)
- 经济(131782)
- 研究(79396)
- 农(54608)
- 学报(54520)
- 中国(53327)
- 科学(47447)
- 大学(39819)
- 财(39551)
- 学学(38053)
- 农业(37283)
- 管理(34640)
- 融(23157)
- 金融(23157)
- 经济研究(22969)
- 教育(22105)
- 财经(21764)
- 业经(21288)
- 业(20165)
- 技术(20148)
- 经(18810)
- 问题(17615)
- 贸(16450)
- 版(15768)
- 世界(14378)
- 业大(14174)
- 技术经济(14064)
- 国际(14051)
- 商业(13515)
- 统计(13314)
共检索到407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珊
一、引言中央在"十二五"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作为未来的改革重点之一,而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在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如医疗资源配置、卫生筹资、医疗保障等,其结果将导致城乡居民的医疗消费差异显著。在此背景下,研究城乡居民的医疗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是全面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前提。Grossman将家庭生产函数运用于健康的效用函数分析,提出医疗保健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进而建立了消费者行为的人力资本模型。国外诸多经济学家运用Grossman模型,对健康需求进行大量的实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宋宝燕
在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地区居民城乡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STIRPA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规模、消费结构、收入水平等因素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显著。最后针对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同特征,提出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娜娜 李强 王小丽 李凡
概述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运用AIDS模型对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不同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的支出弹性和自价格弹性。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城乡消费结构差异逐步缩小,但城镇居民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已经基本趋于稳定,而农村的享受型消费有所不足。此外,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将成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重点。最后为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弹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莉芬 黄季焜
本文将中国城乡发展规模按用地特征分为乡村、小城镇和城市三种模式,分析了1989~2000年中国不同地区城乡发展用地扩张的特征。研究表明,乡村模式用地在建设用地总量中约占70%,但城镇模式用地扩张速度快于乡村模式,而且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促进了各地区城市模式用地比例的提高和乡村模式用地比例的减少;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地区对不同模式的影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由于城市人均占用土地面积明显低于乡村人均占用土地面积,经济发展导致的城市模式用地扩张或乡村模式用地缩减对保护耕地还能起到正面作用,因此,不必太担心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流失。
关键词:
城镇化 用地模式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柴化敏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08年统计数据,建立了45岁以上人口的医疗服务使用和医疗支出模型,实证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基本医疗保障确实对个体就医行为有明显提高,总医疗支出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且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这一政策效应更为明显。同时,商业医疗保险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此外,养老保险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但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都给个体医疗服务需求和使用带来显著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海
我国城乡呈现出卫生费用分布不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不平等、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异明显等问题。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高低、政府卫生投入状况、居民年龄结构以及家庭风险分担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设计差异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家庭风险分担机制作用以及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责任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医疗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鹭鹭,胡善联,魏颖,傅征,吴明
分析区域内城乡医疗服务需要、需求、潜在需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2823人进行家庭卫生服务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获得该区域城乡居民2周患病、慢性病患病、门诊2周就诊与住院、未就诊与未住院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区域医疗服务需要水平较低,影响因素主要是人口学特征与经济因素;区域医疗服务需求水平低,门诊影响因素主要为人口学特征与经济因素,住院影响因素主要为患病种类;潜在需求中住院医疗服务水平高,门诊医疗服务水平低。
关键词:
医疗服务 需要 需求 潜在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洋 吴静 熊光练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减轻我国医疗负担过重的途径。方法:提取《中国国家统计年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探索我国城乡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结果:近年来我国居民医疗负担呈现城镇居民逐渐减轻、农村居民逐渐加重的趋势;影响居民医疗负担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老化、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等。树状图分析显示决定城镇医疗负担系数的有两级结构,决定农村医疗负担系数的只有一级结构。结论:近年来医疗负担过重主要来源于农村,应采取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力度等措施。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对经济困难人群的医疗补助,减轻医疗负担。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医疗负担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陈梦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从全国和省际层面将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生活能源强度效应、消费倾向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各效应逐年和累积效应贡献度以及区域间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收入、生活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均促进城镇能耗增长,其中收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抑制了生活能耗增长;各地区收入、人口规模、生活能源强度累积效应均为正值,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居民消费倾向累积效应有正有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对遏制中国城镇生活能耗增长、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陈梦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从全国和省际层面将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生活能源强度效应、消费倾向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各效应逐年和累积效应贡献度以及区域间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收入、生活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均促进城镇能耗增长,其中收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抑制了生活能耗增长;各地区收入、人口规模、生活能源强度累积效应均为正值,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居民消费倾向累积效应有正有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对遏制中国城镇生活能耗增长、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姬志恒 张彦
为了解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状态及其成因,基于2006—2020年省域数据,利用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考察了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乡发展协调度持续增长且内部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区域间差异构成全域内部差异最主要来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随时间推移均具有缩小趋势;各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度的离散程度均趋于下降但存在不同分化态势;城乡发展协调度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市场化程度、交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相关,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大于单个因素的影响力并存在时变特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因地因业制宜优化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构建城乡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城乡协调 时空差异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赖凯声 孙晓冬
本文通过CGSS2010对中国家庭人情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家庭人情消费高于城市,中西部家庭高于东部;客观的家庭收入和主观的家庭经济地位评价均与家庭人情消费正相关;老年组、婚龄与家庭人情消费负相关,而社会交往频率、男户主的工作状况等则与之正相关。该结果反映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向过程中人情消费的异化现象,并且家庭成员个体特征的作用以及人情消费的政策性干预等问题值得未来研究进一步关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晓燕 刘易达
城乡医保统筹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给医疗服务系统带来了深刻变革。本文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统筹与非统筹地区的医疗服务差异进行分解,实际验证了医保统筹给医疗服务方和医疗消费方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医保统筹会改变患者的就医习惯,有效缓解了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医院就医拥挤现象,同时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医疗行为,提升诊疗效率。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加快城乡医保统筹步伐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城乡二元市场分割来自于城乡购买力不平衡与城乡消费偏好差异,而城乡消费偏好差异反映在城乡消费结构变迁中。本文通过一个反映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AIDS模型对中国2004—2010年的八类商品消费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的支出弹性、价格弹性和边际消费份额。研究结果表明,除食品类消费均体现为"必需品"特征外,城乡其他消费品类均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更偏好"享受型"消费而农村居民更加偏好"安全型"消费。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商贸流通体系,应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义河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20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收入来源分解显示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计量模型显示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使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市化进程不会缩短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异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和均衡城市化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