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6)
- 2023(8697)
- 2022(7179)
- 2021(6691)
- 2020(5455)
- 2019(12563)
- 2018(11875)
- 2017(22034)
- 2016(11599)
- 2015(13316)
- 2014(12843)
- 2013(13429)
- 2012(12616)
- 2011(11775)
- 2010(11532)
- 2009(10938)
- 2008(10478)
- 2007(8800)
- 2006(7701)
- 2005(7020)
- 学科
- 济(62278)
- 经济(62225)
- 方法(33042)
- 管理(31675)
- 业(31043)
- 数学(30951)
- 数学方法(30808)
- 企(23185)
- 企业(23185)
- 中国(18401)
- 农(18023)
- 财(14289)
- 制(13007)
- 贸(12737)
- 贸易(12729)
- 易(12456)
- 农业(12374)
- 业经(12369)
- 地方(9840)
- 融(9415)
- 金融(9415)
- 学(9224)
- 银(8936)
- 银行(8925)
- 发(8717)
- 行(8567)
- 环境(8542)
- 度(7942)
- 制度(7937)
- 务(7589)
- 机构
- 大学(184485)
- 学院(177844)
- 济(87222)
- 经济(85601)
- 管理(69521)
- 研究(65641)
- 理学(60586)
- 理学院(59961)
- 管理学(59152)
- 管理学院(58824)
- 中国(49715)
- 京(39043)
- 财(37523)
- 科学(35204)
- 所(31140)
- 财经(30992)
- 经济学(29920)
- 中心(29166)
- 经(28697)
- 研究所(28408)
- 农(27721)
- 经济学院(27135)
- 北京(25090)
- 业大(24348)
- 江(24073)
- 院(23837)
- 财经大学(23542)
- 范(21669)
- 农业(21554)
- 师范(21450)
- 基金
- 项目(123257)
- 科学(99122)
- 基金(95074)
- 研究(89019)
- 家(83004)
- 国家(82434)
- 科学基金(71060)
- 社会(62071)
- 社会科(59202)
- 社会科学(59192)
- 基金项目(49239)
- 自然(43934)
- 省(43610)
- 自然科(42993)
- 自然科学(42982)
- 自然科学基金(42302)
- 教育(41122)
- 资助(40270)
- 划(37782)
- 编号(32160)
- 部(29936)
- 国家社会(28043)
- 重点(27787)
- 教育部(26315)
- 发(26233)
- 中国(25768)
- 成果(25535)
- 创(25418)
- 人文(24831)
- 大学(24246)
共检索到260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小刚 陈晓 马涵 李丽清
文章基于2010—2015年中国城乡医疗卫生系统的省际面板数据,引入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来评价其效率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在考察期间中国城乡医疗卫生系统投入产出的生产率增长总体上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城市地区生产率增长的下降幅度大于农村;城乡医疗卫生系统的技术进步均呈下降趋势,但是城乡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是有效的,其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远小于技术进步的降低对生产率产生的抑制作用;城市医疗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卫生规模效率的提升,而农村纯技术效率的提升则是农村卫生综合技术效率提高的最关键因素;农村医疗卫生系统的纯技术效率提高的程度大于城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海英 张纯洪
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系统的医疗服务效率测度表明,忽视中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存在严重差别这一因素,城市地区医院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总体差距不大,但如果考虑到这一因素,则中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明显高于城市医院,这说明不考虑医务人员素质的城市医院服务效率被高估。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住院服务效率相比,诊疗服务效率在中国城乡地区间的差距相对更大。和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相比,城市地区医院的诊疗和住院服务结构配置失衡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度的住院服务需求挤占了有限的医疗资源,从而导致其门诊医疗服务的低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军 钱力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了估算。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医疗系统的平均相对效率较高,投入产出水平相对有效,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有省份达到完全效率;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的运行效率呈现不同的特点,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显著,表现出非收敛性。利用分层DEA方法将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效率运行状况划分为四个层次,并依据预期寿命和相对效率将我国的医疗系统划分为四种不同的运行模式,针对各自特点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代彦 吴翔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未考虑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情况下会高估我国卫生医疗系统的效率,剥离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大部分省市的效率有所下降且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扩大规模有利于效率的提高;经济、社会、政策的外部环境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GDP的增加会降低效率,而人口密度和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医疗卫生效率 影响因素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欢 陈杨洋
基于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新医改”后中国医疗卫生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互联网普及与交通便利化对医疗卫生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医疗卫生效率呈现“东部最高,中、西部次之,东北最低”的分布特征,中国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均在逐渐提升,总体区域差异逐渐降低。互联网普及与交通便利化对于医疗卫生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互联网普及对东中西部医疗卫生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对东北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交通便利化对东部和中部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作用不显著。互联网普及度对医疗卫生效率存在单一门槛,而交通便利化对医疗卫生效率存在双重门槛。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交通便利化 医疗卫生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红
医疗机构核心员工在医疗活动中处于核心环节,对医院价值创造起到中坚支撑作用。核心员工包括各科室主任、业务权威及业务骨干,他们重视精神激励和成就激励,具有较高的自我实现需求。针对核心员工的管理,要注重提供内在报酬;提供理想的职业发展通道;以核心员工为中心进行组织再设计;建立双重权威机制,赋予核心员工相应的资源配置权,促成核心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医疗系统 核心员工 双重权威 管理策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李桥
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层面上显著地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是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的存在。引入交互项考察地区效应发现,以上结论依然稳健,且由于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强于东部导致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强于东部。此外,新农合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李 桥
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层面上显著地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是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的存在。引入交互项考察地区效应发现,以上结论依然稳健,且由于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强于东部导致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强于东部。此外,新农合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洪光启,杜卫民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镇江、九江两市进行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的指示和国家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镇江市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工作,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直接指导下,于1994年12月在全市试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晓飞 杨卫华
伴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逝,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必然要求医疗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完善。本文运用1997-2011年我国3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对人口老龄化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关系进行估计,发现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相对不足,不能完全满足老龄人口的需要,而引入公私伙伴关系不仅可以弥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不足,而且能够使人口老龄化的配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汤旖璆 刘琪 王佳龙
本文基于城市行政等级与经济区域异质性,围绕地方财政卫生投入对城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规模效应与质量效应展开研究。实证检验发现:(1)地方财政卫生投入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和提升医疗卫生投入产出效能两个渠道,从规模和质量层面显著改善城市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求状况;(2)地方财政卫生投入具有显著的"帮扶弱者"特征,低行政等级城市群和经济欠发达区域城市群均表现出规模效应占优的态势,按照"量变引起质变"的逻辑解决医疗卫生领域资源错配问题;(3)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求错位较为严重的背景下,地方财政卫生投入仍处于"边际效应递增"阶段,但也不应忽视积极财政政策"天花板"的存在性;(4)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并不能够迅速改善城市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能力,但及时增强地方财政卫生投入力度能够有效缩短反应时滞。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颜媛媛 张林优
本文主要从医疗资源的分配、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供给三个方面分析了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分配的差异,最后指出, 通过增加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改善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医疗 卫生 医疗保障制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振清,刘邦令,朱仙美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是医疗卫生系统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既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的客观需要,又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其目的是通过劳动人事的用工、职改、分配等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稳定医疗队伍,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活力,使医院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熙
近4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探讨医疗支出与经济增长(收入)的长期关系时,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争论,即医疗服务到底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本文在梳理以往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数据估计了城镇居民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总体来看,城镇居民家庭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小于1,即医疗服务对城镇家庭来说是一种必需品。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医疗保险投入水平对城镇居民医疗支出弹性具有门槛效应,即在人均政府医保支出的中、低水平区间内,城镇居民家庭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没有明显差异,但进入高水平区间后,居民医疗支出的弹性会明显提高。这说明,提高政府基本医疗保险投入水平有助于释放居民医疗服务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