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5)
- 2023(10039)
- 2022(8024)
- 2021(7387)
- 2020(5879)
- 2019(13201)
- 2018(12264)
- 2017(22529)
- 2016(11903)
- 2015(13111)
- 2014(12415)
- 2013(12552)
- 2012(11597)
- 2011(10647)
- 2010(10099)
- 2009(9457)
- 2008(9127)
- 2007(7682)
- 2006(6665)
- 2005(5878)
- 学科
- 济(55004)
- 经济(54940)
- 业(32107)
- 管理(30806)
- 方法(24201)
- 数学(22479)
- 数学方法(22386)
- 企(22086)
- 企业(22086)
- 农(20236)
- 中国(19443)
- 农业(14403)
- 贸(13839)
- 贸易(13833)
- 易(13604)
- 财(12976)
- 业经(12886)
- 学(9507)
- 制(9406)
- 银(8731)
- 银行(8700)
- 发(8534)
- 融(8443)
- 金融(8443)
- 行(8409)
- 地方(8355)
- 环境(8166)
- 出(7652)
- 关系(7393)
- 技术(7132)
- 机构
- 大学(178037)
- 学院(175449)
- 济(84874)
- 经济(83780)
- 研究(67181)
- 管理(65879)
- 理学(58261)
- 理学院(57574)
- 管理学(56782)
- 管理学院(56464)
- 中国(51333)
- 科学(39770)
- 京(37194)
- 农(35962)
- 财(34504)
- 所(33753)
- 研究所(31351)
- 中心(29112)
- 财经(28777)
- 业大(28744)
- 经济学(28622)
- 农业(28429)
- 经(26809)
- 经济学院(26049)
- 院(23759)
- 北京(23516)
- 江(22215)
- 财经大学(21852)
- 科学院(21449)
- 范(21043)
- 基金
- 项目(126240)
- 科学(100802)
- 基金(97344)
- 家(88291)
- 国家(87607)
- 研究(86317)
- 科学基金(73950)
- 社会(61354)
- 社会科(58361)
- 社会科学(58350)
- 基金项目(51182)
- 自然(47206)
- 自然科(46227)
- 自然科学(46209)
- 自然科学基金(45478)
- 省(44547)
- 划(39484)
- 资助(38844)
- 教育(37736)
- 编号(30015)
- 部(29360)
- 重点(28837)
- 国家社会(28146)
- 发(27367)
- 创(26543)
- 中国(25949)
- 教育部(25129)
- 创新(24974)
- 科研(24736)
- 人文(23739)
共检索到25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凤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劳动力流动是单个人而非全家流动,已婚女性劳动力流动倾向远远低于已婚男性,结果,儿童和女性更容易留在农村。文章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和持续数据模型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了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特征条件下,文章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显著提高了离婚率。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还将持续,而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模式的成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持续数据模型 婚姻不稳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 石智雷
文章先从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流动时间和流动空间3个维度来构建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的分析框架,再基于全国106个城市157535个流动人口家庭调查数据来检视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城镇户籍流动人口离婚率高于农村户籍,并随年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同省流入和流出人口在离婚率上非常近似,反映了区域性婚姻文化效应。流动过程中婚姻质量的降低,替代资源可接触性的增多,再婚搜寻成本的降低,都增加了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回归结果显示:丈夫独自外出务工,流动时间长、距离短,与当地文化差异少,离婚风险高。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婚率 婚姻匹配 婚姻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忠东 石智雷
文章先从流动人口的流动方式、流动时间和流动空间3个维度来构建流动人口婚姻稳定性的分析框架,再基于全国106个城市157535个流动人口家庭调查数据来检视流动人口离婚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城镇户籍流动人口离婚率高于农村户籍,并随年龄增加和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此外,同省流入和流出人口在离婚率上非常近似,反映了区域性婚姻文化效应。流动过程中婚姻质量的降低,替代资源可接触性的增多,再婚搜寻成本的降低,都增加了流动人口的离婚风险。回归结果显示:丈夫独自外出务工,流动时间长、距离短,与当地文化差异少,离婚风险高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离婚率 婚姻匹配 婚姻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叶文振,徐安琪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婚姻稳定性的微观解释框架,然后通过对1996年4省市6000多个已婚男女的问卷抽查资料的路径分析,评估中国婚姻的稳定状况和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要稳定中国婚姻就要坚持质量导向,努力提高现存婚姻生活的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鲁建坤 范良聪 罗卫东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高升的离婚率,文章基于1998~2011年中国31省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者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在控制了人口迁移率等诸多因素及变换包括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的多种回归模型后依然稳健。基于婚姻的契约理论,文章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识别出大众传媒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即通过瓦解有助于增强婚姻稳定性的传统社会规范,增加家庭生活预期效用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偏差,改变家庭生活闲暇消费模式并降低有助于婚姻稳定的婚姻生活专用资本投入等渠道影响婚姻稳定性,降低已婚者遇到重大家庭矛盾时选择离婚的成本。为理解中国高升的离婚率提供了一种解释。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互联网普及 契约理论 离婚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维洋 周薇
文章选取了1985~2011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粗离婚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三个指标的时间序列,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平稳性检验(ADF检验)、协整分析(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房地产价格变动与婚姻稳定性的关系。结论表明:(1)房地产价格与离婚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房地产价格短期波动不会影响这种均衡关系。(2)房地产价格与离婚率之间存在稳定性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离婚率并不存在因果关系。(3)短期内房地产价格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动。因此,为实现和谐家庭及和谐社会,房价要理性回归,政府应控制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丰龙 何深静
文章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居民婚姻匹配和婚姻迁移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目前中国的婚姻匹配和婚姻迁移主要发生在相同类型、相同地区和相同行政级别的户籍居民之间,说明户籍制度依然影响居民的婚姻选择范围和流动性。择偶梯度的婚姻匹配模式虽然比较常见,但主要表现为农村女性更容易"上嫁"到区位条件更好的地区。另外,婚姻匹配的空间模式主要受时代背景、个人能力和个人身体特征等因素影响。受教育水平和职务对提高男性在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力有积极作用,而受教育水平、职务、身高、外貌等因素能够增加女性"上嫁"的可能性。
关键词:
婚姻匹配 婚姻迁移 空间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琴琴 张艳华
考虑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最终要反映到市场各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中,本文侧重于分析非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从宏观因素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非正规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的加速都加剧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从微观因素来看,虽然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但人口因素与企业特征等因素均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增加,而稳定性在下降。因此,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的特点。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灵活性 稳定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靖雯 魏思琦
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由来已久,旧社会中女性更多将重心放在家庭生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变得越来越独立,原有家庭分工模式已难以持续。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于夫妻双方婚后共同财产作出界定,使婚姻更加财产化、物质化。本文基于CGSS2010和CGSS2012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该制度对房屋产权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女性劳动供给影响的传导途径。实证结果发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实施使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提高,尤其使没有房产的女性显著增加了劳动供给,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婚姻法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使女性处于弱势地位,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卫东
采用2016年在广州收集的农民工社会融合与婚姻家庭专项调查数据,探讨配偶替代与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迁入地地方婚姻市场中异性多于同性会显著降低女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对男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迁出地地方婚姻市场的性别结构对男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对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性别比越高,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越好;迁出地便利性也仅对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有显著影响,迁出地位于山区会显著提高男性农民工的婚姻稳定性。研究表明,在性别失衡和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女性拥有更多的再婚机会,使女性农民工具有更高的离婚倾向,而男性农民工则倾向于维持当前婚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莫玮俏
本文对婚姻稳定性与生育率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构建生育模型,将婚姻稳定性分为与生育率相关的内生部分和不相关的外生部分,分析得到,当外生因素不变时,婚姻稳定性和生育率处于均衡水平;当不利于婚姻稳定性的外生因素增强时,生育率降低。同时,利用CGSS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的影响效应,通过区分非流动和流动人口的影响差异来识别内生和外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总体正向效应,其中,农村非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流动人口的婚姻稳定性对生育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人口流动对婚姻稳定性具有负的外部冲击,进而对生育率产生局部均衡影响,使得生育率降低。
关键词:
婚姻稳定性 生育率 均衡 变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洪炜杰 胡新艳
农地产权具有财产功能和生产功能,两者从相反的路径影响农户劳动力非农转移,两条作用路径的相对强度随着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导致地权稳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整合农地产权的财产与生产双重功能,构建"2(两种功能)×2(两种权益诉求)×2(两种作用方向)"的分析框架,进而从农地是否调整、调整次数和调整幅度等不同角度分析产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权不稳定主要通过弱化农地产权的生产功能而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边际效应看,农地"大调整"较"小调整"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促进效果更大;以同县不同镇的农地调整率为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旧稳健。
关键词:
农地产权 非农转移 财产功能 生产功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孟凡友
This paper put forward a criterion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uid.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fluid in Shenzhen,an empirical study was made.
关键词:
村剩余劳动力 稳定性 数学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金童谣
文章基于中国199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的时空动态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城乡贫困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乡间和时空上的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力流动显著降低城市贫困程度,同时导致农村贫困程度加深,且劳动力流动对贫困的影响具有空间外溢效应。(2)分阶段研究发现,2010年以前劳动力流动对本地区城乡贫困有缓解作用,2010年以后则加剧了城乡贫困。(3)除劳动力流动外,地区的城镇化率、基础设施水平、就业率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在不同阶段对中国城市和农村贫困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投入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城乡减贫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余吉祥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在市场化改革、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也是其区别于国际移民最为重要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农村移民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本文提出假说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条件,城镇居民可以通过与农村移民的分工而获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额外收益。但是,仍然存在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阻碍这种作用的发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移民可以对城镇居民的收入产生正向影响,但这严重依赖于市场化的进程。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含义在于,要发挥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非常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