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88)
- 2023(15020)
- 2022(12608)
- 2021(11718)
- 2020(9936)
- 2019(22821)
- 2018(22401)
- 2017(42601)
- 2016(23206)
- 2015(26031)
- 2014(26060)
- 2013(26038)
- 2012(24390)
- 2011(22313)
- 2010(22257)
- 2009(20827)
- 2008(21007)
- 2007(18793)
- 2006(16301)
- 2005(14970)
- 学科
- 济(97571)
- 经济(97450)
- 管理(67507)
- 业(64142)
- 企(50470)
- 企业(50470)
- 方法(43889)
- 数学(39082)
- 数学方法(38697)
- 农(32142)
- 中国(28582)
- 财(28237)
- 制(23354)
- 业经(21913)
- 贸(20980)
- 贸易(20972)
- 易(20510)
- 学(20090)
- 农业(19875)
- 银(16990)
- 银行(16944)
- 地方(16725)
- 行(16235)
- 务(15889)
- 融(15860)
- 金融(15856)
- 财务(15853)
- 财务管理(15809)
- 体(15522)
- 企业财务(15032)
- 机构
- 大学(341655)
- 学院(338679)
- 济(146451)
- 经济(143587)
- 管理(126885)
- 研究(120385)
- 理学(109259)
- 理学院(107948)
- 管理学(106237)
- 管理学院(105579)
- 中国(91800)
- 科学(72225)
- 京(72118)
- 财(69246)
- 农(61746)
- 所(61643)
- 研究所(55937)
- 财经(54488)
- 中心(54441)
- 业大(51086)
- 江(50314)
- 经(49584)
- 农业(48595)
- 经济学(46760)
- 北京(45618)
- 范(43483)
- 师范(43028)
- 院(42804)
- 经济学院(42157)
- 财经大学(40535)
- 基金
- 项目(224941)
- 科学(177476)
- 基金(166384)
- 研究(162228)
- 家(146462)
- 国家(145296)
- 科学基金(123076)
- 社会(105918)
- 社会科(100480)
- 社会科学(100448)
- 基金项目(87142)
- 省(85144)
- 自然(78266)
- 自然科(76481)
- 自然科学(76457)
- 自然科学基金(75204)
- 教育(74133)
- 划(72776)
- 资助(68058)
- 编号(63602)
- 成果(53216)
- 部(51460)
- 重点(51306)
- 发(48198)
- 创(46472)
- 国家社会(45414)
- 课题(44348)
- 制(44309)
- 教育部(44051)
- 创新(43635)
- 期刊
- 济(159667)
- 经济(159667)
- 研究(101578)
- 中国(68384)
- 农(58219)
- 学报(57135)
- 财(54914)
- 科学(51855)
- 管理(45082)
- 大学(43232)
- 学学(40965)
- 农业(39470)
- 教育(32183)
- 融(31854)
- 金融(31854)
- 财经(28109)
- 经济研究(26750)
- 技术(26686)
- 业经(25376)
- 经(24236)
- 问题(21614)
- 业(20919)
- 贸(19349)
- 版(17693)
- 世界(17005)
- 技术经济(16475)
- 国际(16396)
- 统计(15772)
- 图书(15482)
- 理论(15213)
共检索到507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士海 李先德
改革开放以后,二元体制的影响在转轨时期并没有完全消除,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失衡现象十分严重。进入新世纪,我国政府重新定位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但是,公共产品供给"城市倾向"的政府激励机制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机制问题、财政体制问题和农村社区型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员机制问题依然存在,这导致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动力和能力都存在不足。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走向平衡有赖于一个包含政府治理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而这又取决于各级政府能否真正变革发展观念。
关键词:
公共产品供给 城乡失衡 制度性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贵贤
在公共产品供给上,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偏向型城乡非均衡供给策略,致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及不稳定因素突显。城乡公共产品和谐供给制度创新是指为保证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有效实施,对阻碍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废除,进而构建有利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一体化的全新体制、机制的活动及过程。这也是为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失衡 制度创新 实现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明融
长期以来,我果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德宁 欧阳玉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1.解决公共产品生产低效率问题。政府生产公共产品的低效率是各国政府的通病。我国一些公共机构存在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员过多等现象,导致政府公共机构花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却只能提供有限的公共产品,从而导致公共支出的低效率。解决这种低效率,一方面靠加强政府治理,精简机构和人员;另一方面要靠政府职能的转变,让政府回到掌舵者的位置,而让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本文对家庭承包制实施以来中国农村所出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现象进行了总结 ,归纳了多种形式的变迁模式 ,并且通过构建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成本—收益模型 ,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制度变迁的诸多因素。本文还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坚 陈阳
我国城乡教师的流动总体上呈单向性,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实质上是一种深层次的制度不完善。从制度的视野予以分析,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受到正式制度的缺失与非正式制度惯性的双重影响。因此,需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的构建和完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教师流动制度 教师资源配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晓斌 夏厚俊 胡振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是个连续过程,变迁中引发的问题及其他相关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源于依赖于发展战略的制度环境。本文认为,市场经济下有效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从制度环境的变迁入手,对政治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环境实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变迁。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魏建
“公共产品”的强制性供给与农民负担的谈判制度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魏建本文中的“农民负担”指农民在国家权力的制约下以实物、货币或劳务的形式交纳的各种税费。它既有合理的成份,又有不合理的因素。农民不合理负担的膨胀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群 员晓哲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应依据公共产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称第三部门)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结构。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却存在着严重失衡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应对其进行改革与重构,要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和多层次制度安排的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失衡 政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曲延春
在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层级高的政府掌握的财权较多,但承担的事权却较少;而层级低的政府掌握的财权较少,但承担的事权却较多。以乡镇政府为例,乡镇政府直接面向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最重要主体。《宪法》规定,乡镇政府的职能是"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卢万青
为什么我国经济出现越增长越失衡的现象?文章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运用数理模型和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失衡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产物,而粗放型经济增长又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形成的增长主义的政经体制与大量廉价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我国要消除内外失衡,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需要改革当前过度追求经济规模增长目标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内外失衡 外部失衡 投资 制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应良 王钊
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评价,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从制度供给的主观绩效与客观绩效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分析思路框架,并运用该思路框架对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进行简单考察,从总体配置、区域配置和产品配置三个侧面得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一个基本判断。
关键词:
主观绩效 客观绩效 公共产品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岚
自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在减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也暴露出了隐存的问题,甚至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有悖于改革的初衷。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我们应正视初期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各项问题,尤其是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位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寻求公共产品的创新机制,提出合理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