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1)
- 2023(13669)
- 2022(11185)
- 2021(10657)
- 2020(8471)
- 2019(19544)
- 2018(18700)
- 2017(35299)
- 2016(18283)
- 2015(20307)
- 2014(19615)
- 2013(19239)
- 2012(17283)
- 2011(15365)
- 2010(14730)
- 2009(13307)
- 2008(12411)
- 2007(10027)
- 2006(8455)
- 2005(7106)
- 学科
- 济(80749)
- 经济(80679)
- 管理(49740)
- 业(47913)
- 企(38213)
- 企业(38213)
- 方法(37926)
- 数学(34426)
- 数学方法(34026)
- 农(24535)
- 中国(23937)
- 财(19527)
- 业经(18636)
- 农业(16431)
- 贸(16316)
- 贸易(16307)
- 易(15992)
- 地方(14377)
- 制(13841)
- 学(12963)
- 环境(12312)
- 融(11432)
- 金融(11430)
- 务(11354)
- 银(11327)
- 财务(11318)
- 银行(11314)
- 财务管理(11292)
- 和(11281)
- 发(11019)
- 机构
- 学院(251579)
- 大学(251410)
- 济(114674)
- 经济(112922)
- 管理(100508)
- 理学(88640)
- 理学院(87754)
- 管理学(86384)
- 管理学院(85902)
- 研究(83914)
- 中国(64024)
- 京(50823)
- 财(48900)
- 科学(47527)
- 财经(40548)
- 中心(38717)
- 所(38397)
- 经济学(37733)
- 经(37467)
- 研究所(35452)
- 农(35425)
- 经济学院(34186)
- 业大(34093)
- 江(32721)
- 范(31908)
- 师范(31594)
- 北京(31318)
- 院(31120)
- 财经大学(30666)
- 农业(27479)
- 基金
- 项目(182102)
- 科学(147285)
- 基金(137629)
- 研究(135486)
- 家(119353)
- 国家(118425)
- 科学基金(103527)
- 社会(91526)
- 社会科(86998)
- 社会科学(86981)
- 基金项目(72308)
- 省(67682)
- 自然(64433)
- 自然科(63049)
- 自然科学(63035)
- 教育(61986)
- 自然科学基金(61932)
- 划(57704)
- 资助(55026)
- 编号(52626)
- 部(42119)
- 重点(41118)
- 成果(40800)
- 国家社会(40084)
- 发(39990)
- 创(38794)
- 教育部(37120)
- 创新(36285)
- 人文(35979)
- 课题(35518)
共检索到34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谷慎 马敬彪 马翰墨
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分工动态循环演进"的概念框架,并在此概念框架下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企业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一不同于传统二元经济理论的结论。之后,采用我国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我国要顺利实现二元结构转换,关键是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农业促进制度和普惠金融力推农村企业和市场发展,以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带动农村分工深化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昌明 王彬彬
中国城乡差距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不动摇,赋予公民自由迁徙权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永久使用权,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差距 转换 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群山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令人担忧。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较为突出的因素,本文借助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京安 赖景生
W.A.刘易斯指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最基本的经济特征。从信息和知识的角度看,任何经济系统、组织、个人都是信息和知识生产、收集、传递及利用的装置,二元经济形成的关键在于不同区域在信息和知识的生产、收集、传递及利用能力及效率上的差异。因此,二元经济如何发展和转换完全取决于该区域内与信息和知识利用相关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二元经济 结构转换 信息 知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全景 郝增慧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双重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双重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分析所有制结构、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利用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经济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U型"关系;金融规模、金融资源错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金融城乡结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国有经济比重影响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分地区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公有制经济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鉴于此,推动金融发展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市场化改革选择最优所有制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其恒 李俊青
本文重点考察了二元经济环境下,城乡收入差距长期的动态演化过程,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在于人力资本回报和实物资本回报相对大小的长期动态调整过程。虽然,在时间序列上,全国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倒U型趋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却一直表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只有依靠非市场化的财政转移(税收)才能出现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的长期动态演化规律。全国性的教育均等化政策和放松资本市场借贷约束政策并不会有效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只有在农村单独实施上述两个政策才能有效的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并且这些政策在高人力资本回报的经济发展阶段更加有效。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月书 王君妍
本文基于微观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正规信贷配给视角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发展显著缓解了城乡家庭正规信贷配给,且相较于城镇家庭,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对农村家庭的供给型信贷配给与需求型信贷配给产生更大影响,改善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第二,数字金融发展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家庭贷款期限匹配度,提升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效率;第三,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借贷渠道正规化,改善中国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结构;第四,现阶段,数字金融发展对降低农村家庭生产经营贷款的融资成本、促进其生产经营借贷渠道正规化的作用有限。本文为改善中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鸿鹏 徐小怡
“城乡金融存在二元性”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城乡金融二元结构除经济发展差别原因之外,更应该从城乡之间其他的差别之中寻找原因。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差别主要是来自于农村产业生产组织特性、城乡之间的金融安排差别、农村金融脱媒及其存在的原因等。农村金融脱媒凸显出中央、省级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险重视不够、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不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至元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取消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实现城市化是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战略问题,是中国经济在新时期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文将围绕城市化与工业化、市场化的关系,着眼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以探讨中国的城市化战略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耕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局部引进西方现代大工业,经济二元性特征开始显现雏形。到1949年,国内工业总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0%,其中重工业比重为7.9%。而当时工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在广大的乡村封闭落后的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由此初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体制原因,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化过程,本文通过构造一系列指标对此做一详细考察。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动态分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正清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滞后必将影响经济发展。本文认为,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城乡之间金融发展存在巨大差距,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并表现在城乡存贷款、金融资产规模、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发展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金融二元结构 城乡金融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废除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即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即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虽然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还没有被完全破除。要最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既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又取决于发展的程度。那么,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如此艰难,这就需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形成背景谈起。
关键词:
计划经济体制 城乡二元结构 粮食统购统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亚南 张桂文
推进城乡二元经济转型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在二元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二元经济转型的关键。韩国曾与我国一样属于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推进技术创新以及缩小收入差距等转变发展方式举措,完成了二元经济转型,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目前,我国已进入二元经济转型的刘易斯转折区间,韩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岳敏 朱保芹
经济发展引致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升的同时,亦在加剧消费领域的不平等,其中城乡居民消费分层的现实问题备受学界关注。立足于消费分层基本理论,本文从城乡二元结构视角对构建城乡消费分层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分层现状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地,本文根据持久收入-生命周期(LC-PIH)模型和粘性消费增长理论建立计量模型,从消费结构分层、消费规模分层和消费倾向分层对城乡居民消费分层现状予以表征,实证考察房价波动和收入差异等因素对于城乡消费分层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典型的分层特征,尽管现阶段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总量更大且消费结构更优,但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速、消费意愿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却相对更快;城乡房价水平差异和收入差异均能够显著加剧城乡消费分层,且这一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间存在空间异质特征。据此,本文提出要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策略,避免陷入"消费升级"和"消费分层"并驾齐驱的消费困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元锋
城乡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大的基本关系之一,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城乡差距主要是传统农业造成的,而现代农业则是有深厚发展潜力的高效益产业。对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替代性特征及其成本收益的分析表明,中国必须走土地集约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立足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城市与振兴农村并重,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关键词:
二元结构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替代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