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9)
- 2023(10586)
- 2022(8658)
- 2021(7851)
- 2020(6462)
- 2019(14764)
- 2018(14182)
- 2017(26803)
- 2016(14125)
- 2015(16062)
- 2014(15830)
- 2013(16333)
- 2012(15833)
- 2011(14766)
- 2010(14982)
- 2009(14172)
- 2008(13683)
- 2007(12028)
- 2006(11112)
- 2005(10408)
- 学科
- 济(94825)
- 经济(94745)
- 管理(39049)
- 业(36436)
- 方法(36091)
- 数学(33278)
- 数学方法(33106)
- 企(27530)
- 企业(27530)
- 中国(24285)
- 农(22395)
- 地方(21452)
- 财(17723)
- 业经(17689)
- 农业(15323)
- 贸(15227)
- 贸易(15215)
- 制(15073)
- 易(14755)
- 学(14708)
- 地方经济(13902)
- 融(12838)
- 金融(12838)
- 银(12288)
- 银行(12277)
- 行(11888)
- 发(11568)
- 体(11307)
- 环境(11297)
- 产业(10495)
- 机构
- 大学(223818)
- 学院(219744)
- 济(115104)
- 经济(113344)
- 研究(82442)
- 管理(82003)
- 理学(70049)
- 理学院(69271)
- 管理学(68473)
- 管理学院(68029)
- 中国(65242)
- 财(51099)
- 京(46563)
- 科学(42850)
- 财经(40776)
- 所(40101)
- 经济学(39492)
- 经(37222)
- 中心(36598)
- 研究所(35893)
- 经济学院(35516)
- 江(32565)
- 农(30803)
- 财经大学(30301)
- 北京(30197)
- 院(29130)
- 范(27966)
- 师范(27753)
- 业大(25847)
- 州(25156)
- 基金
- 项目(138363)
- 科学(111783)
- 基金(106017)
- 研究(103422)
- 家(90947)
- 国家(90273)
- 科学基金(78013)
- 社会(73185)
- 社会科(69756)
- 社会科学(69745)
- 基金项目(54010)
- 省(49078)
- 教育(46482)
- 自然(45579)
- 资助(44798)
- 自然科(44590)
- 自然科学(44579)
- 自然科学基金(43893)
- 划(41547)
- 编号(37897)
- 部(33440)
- 国家社会(32843)
- 成果(32018)
- 发(31304)
- 重点(31195)
- 教育部(29798)
- 中国(29181)
- 人文(28454)
- 创(27635)
- 课题(27132)
- 期刊
- 济(132314)
- 经济(132314)
- 研究(76537)
- 中国(43131)
- 财(37554)
- 管理(31717)
- 农(29887)
- 科学(29623)
- 学报(29566)
- 融(25528)
- 金融(25528)
- 大学(24103)
- 经济研究(23333)
- 财经(22681)
- 学学(22659)
- 农业(20064)
- 经(19726)
- 业经(17855)
- 问题(17855)
- 技术(17779)
- 教育(17284)
- 贸(16403)
- 世界(14777)
- 国际(14396)
- 技术经济(13378)
- 统计(12948)
- 经济问题(11104)
- 策(10942)
- 决策(10107)
- 业(10084)
共检索到348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耕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局部引进西方现代大工业,经济二元性特征开始显现雏形。到1949年,国内工业总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0%,其中重工业比重为7.9%。而当时工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在广大的乡村封闭落后的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由此初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体制原因,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化过程,本文通过构造一系列指标对此做一详细考察。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动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昌明 王彬彬
中国城乡差距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缩小中国城乡差距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长期不动摇,赋予公民自由迁徙权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永久使用权,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构建新型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差距 转换 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正清
重庆是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年轻内陆直辖市,经济二元结构突出。本文探讨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指标评价体系,据此对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及其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软化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重庆 城乡统筹 经济二元结构 强度 软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群山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令人担忧。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较为突出的因素,本文借助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本文在理论层面对"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进行了拓展,指出二元经济结构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存在收入差距,这种差距与城乡两部门的劳动力—人口的转化、经济产出—居民收入的转化以及劳动力—经济产出的转化紧密相关。二元经济结构可被分解为四种因素: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基于这种因素分解法,实证分析得出:1981—2009年,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收入产出比差距、资本产出比差距、资本劳动比差距和劳动参与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分别为-68.76%,-13.73%,164.35%和18.14%,而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年均贡献度为150.62%。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小军 苌花荣
在行政、市场共同因素的作用下形成并持续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反过来又是加剧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直接原因,要推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必须依靠政府行为的力量,积极发展“民办型”农村服务体系,加速城镇化建设,发展乡镇企业。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刚性 原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晓强 丁沛文 王颂吉
区别于传统的城乡部门划分方法,本文依据城镇化率对乡镇企业作了城乡分解,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乡村部门与城镇部门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1978-2010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呈弱化趋势。我们认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但与此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仍然任重道远,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明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滨 叶超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的结构模型,对于评价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集中地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在这方面尤为典型。探讨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指标评价体系,并据此对甘肃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甘肃省 二元经济结构 实证分析 指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王悦雯
本文在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资本配置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测度了1981~2012年间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运用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分析了城乡资本配置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并分阶段考察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在30年间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而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在样本期内呈波动变化;1981~2003年,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对城乡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资本存在从边际生产率高的农村地区向边际生产率低的城市地区非逐利流动的现象;2003年以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促进了城乡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城乡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缩小,给农村资本回流带来了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亚霞
从1978—2005年重庆市的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差异度等指标来看,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显著;而且近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凝固化发展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太碧
文章简要回顾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由来及主要内容,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特征,最后提出改造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人本主义思想"。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特征 人本主义思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全景 郝增慧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双重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双重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分析所有制结构、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利用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经济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U型"关系;金融规模、金融资源错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金融城乡结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国有经济比重影响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分地区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公有制经济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鉴于此,推动金融发展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市场化改革选择最优所有制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颂吉 白永秀
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奇迹相悖,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滞后性,这不仅对"三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之谜。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对于生产要素配置存在明显的非农偏向,由此造成的要素错配可能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下,探讨城乡要素错配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密切相关;全国和省际层面的非农部门配置了过多资本和过少劳动力,农业部门则配置了过多劳动力和过少资本,城乡要素错配显著阻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