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2)
2023(8910)
2022(7421)
2021(6918)
2020(5426)
2019(12625)
2018(12301)
2017(22975)
2016(12096)
2015(13887)
2014(13534)
2013(13767)
2012(13341)
2011(12612)
2010(12592)
2009(11456)
2008(11390)
2007(9909)
2006(9221)
2005(8749)
作者
(35517)
(29898)
(29835)
(28177)
(19079)
(14379)
(13393)
(11765)
(11547)
(10610)
(10528)
(9965)
(9776)
(9730)
(9480)
(9258)
(8827)
(8663)
(8513)
(8308)
(7684)
(7337)
(7091)
(6899)
(6825)
(6647)
(6530)
(6498)
(6056)
(6036)
学科
(63240)
经济(63184)
(29075)
管理(27766)
中国(23801)
方法(20003)
(19220)
地方(18676)
(18633)
企业(18633)
数学(17729)
数学方法(17649)
(14192)
贸易(14177)
(13793)
农业(13570)
业经(13219)
(11903)
(11311)
银行(11295)
(11171)
金融(11169)
(11146)
(10947)
地方经济(10788)
(10770)
(10664)
环境(10534)
发展(8813)
(8792)
机构
大学(178373)
学院(178148)
(85756)
经济(84336)
研究(74424)
管理(63175)
中国(58757)
理学(52798)
理学院(52096)
管理学(51489)
管理学院(51142)
科学(42147)
(40461)
(38147)
(36981)
研究所(34454)
中心(32116)
(31128)
财经(28591)
经济学(27915)
北京(26950)
(26738)
(26457)
(26211)
(25418)
师范(25212)
经济学院(25054)
农业(24049)
业大(23765)
科学院(23377)
基金
项目(113871)
科学(90752)
研究(85582)
基金(83913)
(73892)
国家(73300)
科学基金(61468)
社会(57227)
社会科(54391)
社会科学(54382)
基金项目(43268)
(41493)
教育(37424)
自然(36458)
(36046)
自然科(35596)
自然科学(35586)
自然科学基金(34967)
资助(34423)
编号(32982)
(31398)
成果(27438)
(26525)
重点(26306)
发展(26047)
(25615)
国家社会(25228)
中国(24952)
课题(23899)
(23362)
期刊
(102217)
经济(102217)
研究(62074)
中国(44249)
(30622)
科学(27041)
学报(25838)
(25459)
管理(24996)
农业(21423)
(21036)
金融(21036)
大学(20048)
教育(19655)
学学(18728)
经济研究(17780)
业经(16195)
财经(14696)
技术(14443)
问题(13828)
(13093)
(12938)
世界(12635)
国际(12362)
(12190)
资源(9800)
技术经济(9026)
经济问题(8747)
(8129)
论坛(8129)
共检索到293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小恺  刘梅林  潘俊香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谋立  卓信宁  
一、严峻的贫困现实 贵州是目前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之一。虽然建国以来贵州省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到1994年,连续16年稳定持续发展(见表1),但贵州省和全国水平比差距还很大,1993年人均GDP只有全国水平的46.24%,相当于全国10年前的水平;和邻近省份相比,贵州和他们的比例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从表1中可见,和邻省相比,贵州省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于相邻省,但人均GDP水平却低1/3。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镕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广东省、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这是我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重要行动。我作一个发言,与同志们交流认识和体会。一、以服务为宗旨,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实践表明,产学研结合,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文章强调,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党的百年奋斗史,贯穿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
关键词: 习近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贵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新发展党的教育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开创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既凝结了中国共产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坚决有力的措施,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音  
呼和浩特市的“科技兴市”之路,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首府城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逐步展开的。近四年来,在国家科委和自治区科委的关怀下,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齐抓共管,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市人民共同行动,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不断地推动科技兴市的深入发展,有力地捉进了呼和浩特市经济的振兴。据统计,1992年呼市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7%,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5%,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4.5%,科技进步对工业总产值贡献率达39%。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勇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居民财富管理、乡村振兴、幸福产业等,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光大集团作为金融中央企业将持续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认识,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的实践要求,抢抓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关键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言君  王鑫  
按照党的十八大部署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其深层理论和历史意蕴,在于这是经典理论家的一贯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矢志不渝的追求,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本质;其深层现实意蕴,在于新自由主义严重干扰所致公有经济主体地位下降、基尼系数高启、贫富相对两极分化以及诱发的腐败现象等情况,已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甚至已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师帅  
进一步强化历史自觉,清醒认识和担负起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准确把握"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认真回答好办学育人根本问题。强化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始终保持"赶考意识"和昂扬斗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章认为,在本世纪诞生和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宣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衰亡和转向市场经济的必然。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弊端有二:一是从经济看,它必然会导致重大的经济决策失误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二是从政治上看,在政治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它已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是当今世界最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体制模式,这是它本身内在的矛盾决定的,也已为国内外的实践所证明。中国在迈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不仅过去遇到过“不敢搞”的政治阻力,而且目前还面临着“不愿搞”和“不会搞”巨大障碍。只有不遗余力地克服这些障碍,社会主义制度的沃土上才能真正生长出艳丽的市场经济之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