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9)
2023(5960)
2022(4848)
2021(4854)
2020(4179)
2019(9652)
2018(9394)
2017(17416)
2016(9456)
2015(10988)
2014(10730)
2013(10980)
2012(10096)
2011(9233)
2010(9162)
2009(8849)
2008(9180)
2007(8008)
2006(7166)
2005(6768)
作者
(25674)
(21362)
(21196)
(20309)
(13773)
(9928)
(9711)
(8417)
(8229)
(7548)
(7525)
(7140)
(6993)
(6822)
(6699)
(6665)
(6432)
(6161)
(6154)
(5849)
(5308)
(5231)
(5016)
(4794)
(4776)
(4743)
(4725)
(4557)
(4271)
(4174)
学科
(38397)
经济(38357)
管理(34698)
(30497)
(24759)
企业(24759)
方法(19295)
数学(17120)
数学方法(17055)
中国(15977)
(13443)
(10954)
(10923)
保险(10862)
(10708)
银行(10708)
(10263)
贸易(10256)
(10161)
(10114)
(9039)
财务(9018)
财务管理(8991)
企业财务(8527)
(8361)
金融(8361)
(8358)
(7681)
业经(7217)
(6663)
机构
大学(135395)
学院(131326)
(64916)
经济(63798)
管理(54125)
研究(47069)
中国(45636)
理学(43696)
理学院(43229)
管理学(42875)
管理学院(42581)
(33588)
(30053)
财经(25492)
科学(24119)
(23572)
(23031)
中心(22162)
经济学(21565)
研究所(20625)
北京(20121)
经济学院(19394)
财经大学(19387)
(18845)
(16682)
(16347)
(15218)
(15058)
金融(14972)
商学(14825)
基金
项目(79726)
科学(63766)
基金(62014)
研究(59271)
(53591)
国家(53229)
科学基金(45785)
社会(40696)
社会科(38679)
社会科学(38668)
基金项目(31447)
自然(28087)
自然科(27460)
自然科学(27453)
资助(27075)
自然科学基金(27027)
教育(26389)
(25481)
(22983)
编号(21691)
(20098)
中国(19452)
国家社会(18500)
成果(18292)
教育部(17820)
重点(17658)
人文(16516)
(15874)
大学(15873)
(15861)
期刊
(71358)
经济(71358)
研究(47106)
中国(30364)
(27651)
管理(23670)
(21175)
金融(21175)
科学(17649)
学报(16015)
(14021)
财经(13681)
大学(13234)
学学(12323)
经济研究(12016)
(11814)
技术(10698)
(10139)
国际(9708)
世界(9465)
农业(9418)
问题(8998)
教育(8969)
(8253)
业经(7622)
会计(7549)
技术经济(7282)
统计(6370)
财会(6362)
现代(6267)
共检索到218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家洪  尹占娥  孟庆洁  叶欣梁  
从地震灾害的本质与灾害风险管理角度,结合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评述汶川地震灾难中暴露出来的中国地震灾难风险管理的一些问题,指出过度强调或依赖地震预报,长于救灾而弱于防灾与减灾,使得中国难以降低地震灾难的严重程度。通过分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国际主流风险管理框架(IRGC、ERM、TDRM、GTZ),指出综合灾难风险管理是全面减灾最为有效、积极的手段与途径,中国在自然灾难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地震灾害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人对承保的财产因遇地震而遭受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企业财产地震保险和家庭财产地震保险。前者一般采取商业运作模式,由保险公司自主开发地震保险产品并定价,被保险人自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树峰  
地震保险在国外多震国家是地震灾害补偿的主要手段。我国是地震高发区,应该加速构建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在地震保险制度安排上,政府应该发挥主导和统筹的作用。地震保险的经营主体要高度重视自身的风险控制,积极利用各种工具实现风险的再转移和再分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殷文玲  
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作为地震灾害预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开展,但在我国审计界尚是一个新生事物,缺乏理论研究,更谈不上实务开展。鉴于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地方,是地震灾害发生时脆弱地带之一,在高校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尤为必要。文章首先提出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相关概念,从"免疫系统"论的视角探讨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三大"免疫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三方面构建了高校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的实务构架,解决了"审计谁、审什么、怎么审"三大问题。最后,对高校在开展地震灾害预防管理审计实践中将遇到的困难进行了预见性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洪  靳京  郑景云  
地震灾害中的"伤亡比"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或地区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的差异,还可用于地震受伤人数的估算,对地震应急救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现有的研究多以一个固定的数值来代表所有地震中的伤亡比,但是数据分析显示,伤亡比在不同地震灾害中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在对世界和中国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利用1989年以来中国地震灾害的伤亡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了地震灾害人员受伤—死亡的回归曲线,并在曲线验证基础上,估算不同死亡量级上"伤亡比"。结果显示:1世界和中国地震灾害受伤—死亡人数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中国地震灾害人员伤亡数量之间较符合幂函数关系,死亡量级越大,伤亡比越小。本文构建的地震灾害伤亡回归曲线以及不同死亡量级下的伤亡比估算值可为地震中受伤人数的估算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欢  徐中春  吴绍洪  刘荣高  
中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因此进行有关地震灾害风险性分析十分必要。本文在分析地震灾害形成的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结合1900-2009年地震灾害数据,建立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定量确定了各风险性影响因子。最后利用ArcMap软件的栅格计算功能,对于地震灾害中最重要的人口因素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中国地震灾害人口风险性分布图,并划分出了人口高风险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闲  张涵博  陈卓苗  
文章基于我国重大地震灾害易引起财政剧烈波动的现实背景,借鉴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保险机制替代财政救灾的方式,根据我国地震相关历史数据,通过构建地震灾害财政救灾支出负担的积累模型,模拟了在不同保险金额下2014-2020年我国地震灾害财政积累救灾支出负担的变动情况,并以此检验保险如何平滑财政波动风险的事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购买保险可以有效地平滑财政救灾支出的波动性风险,且波动性与保险赔付呈反向关系。在98%的置信区间与10%的赔付率下,100亿元保额的地震保险可以使财政积累救灾负担的上下界各有0.8%和1.2%的下降,而1 000亿元保额则可以基本消除财政救灾支出的波动性风险。文章研究表明,建立巨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庞明川  王晓玲  
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外经济分析机构和专家学者,纷纷表述了各自的观点。他们运用各自掌握的信息资源、预测手段,分析预测了此次地震灾害对我国宏观经济及各行业的影响。但这些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我们关于地震灾害对中国经济、产业影响的结论,并基于短期和长期对汶川地震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聂承静  杨林生  李海蓉  
地震灾害脆弱性不但是国家和地区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也是地震应急时的重要决策依据,因此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定义,指出了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的影响因子和影响模式;然后通过分析传统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的宏观和微观评价方法和模型,利用人口总量、儿童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比例、人口密度和人均GDP 5个指标建立了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全国各县市区的人口脆弱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人口脆弱性明显高于西部;人口总量是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宏观人口脆弱性综合评估模型对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的修正作用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宋旭光  庞明川  王晓玲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有关灾情的逐渐浮出,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系统分析,从宏观经济运行、产业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全面探讨了此次汶川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认为,从短期看,此次地震将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物价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地区部分产业将受到的一定的冲击;但从长期看,此次地震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应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把汶川震灾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张涵博  
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曾遭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害损失曲线能够反映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情况,对于在事前评估中国地震灾害风险,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超概率曲线理论,提出一种在有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长时期大样本的模拟灾害事件,以此构建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的方法;并且运用1990年-2011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历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验数据,分别建立单起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模型和年度成灾地震发生次数分布模型,并通过随机循环抽样模拟生成1000年的中国地震损失事件,构建出中国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荀  
认为地震灾害对图书馆有特殊的破坏作用,为降低图书馆内在的安全隐患,更好地进行危机管理,图书馆应建立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建立预案的目的,一是尽量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直接灾害;二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应急预案制定的第一原则是生命高于一切,重要任务是保护本馆馆藏文献,并要制定长期的图书馆地震灾害预防预报预警机制。最后以哈佛大学图书馆应急反应手册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杜新中  
介绍了"5.12"特大地震发生时,绵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所采取的组织读者迅速撤离图书馆、清理和发放读者遗留物品、归还读者遗留的图书馆藏书、尽快恢复基本服务工作、保护图书财产安全、自力更生重建和争取外部援助等紧急应对措施,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建筑的抗震设防能力和安全保障系数、制定预防地震灾害的应急预案、强化图书馆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建立抗震救灾援助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力  吴晟  
分析几次地震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指出地震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包括资源保障体系、组织体系、信息支撑平台体系、运作机制体系以及预案体系等。最后提出推进体系构建的建议,即完善震后的逆向物流管理;积极开展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健全法律保障措施;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及交通网络建设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任慧子  曹小曙  
在综合整理公元前1831年-公元1980年中国地震灾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着重探讨了中国地震灾害的时空特征以及中国地震灾害对交通影响的空间分布与类型分析。中国地震灾害记载的时间分布不平衡,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呈现上升趋势;其空间分布也不平衡,元代以前集中于山西、河南、陕西一带,明清时期西南和台湾地区有所增加,民国及1949-1980年主要集中于西南、西北及台湾地区。中国地震灾害对交通影响的空间分布也集中于西北、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四川和新疆,通过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可知高烈度的地震对新疆的交通系统影响较大,云南和四川较低烈度的地震对其交通系统的影响也比较大,这是因为3省皆分布于中国强震带内,且四川和云南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其交通线的分布多沿山川行进,故较易受地震影响。然后,依据破坏程度、次生灾害、交通构筑物破坏可将地震灾害对交通的影响划分为不同的影响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