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1)
- 2023(12362)
- 2022(10786)
- 2021(10483)
- 2020(8711)
- 2019(20364)
- 2018(20114)
- 2017(38666)
- 2016(20791)
- 2015(23648)
- 2014(23582)
- 2013(23505)
- 2012(21487)
- 2011(19472)
- 2010(19117)
- 2009(17694)
- 2008(17145)
- 2007(14572)
- 2006(12604)
- 2005(11203)
- 学科
- 济(83451)
- 经济(83360)
- 管理(57484)
- 业(56073)
- 企(44881)
- 企业(44881)
- 方法(41450)
- 数学(36726)
- 数学方法(36357)
- 中国(25599)
- 农(20624)
- 财(20031)
- 贸(17445)
- 贸易(17435)
- 易(17055)
- 业经(16898)
- 学(16714)
- 制(15871)
- 银(14887)
- 银行(14852)
- 地方(14227)
- 行(14138)
- 融(13538)
- 金融(13537)
- 理论(13510)
- 农业(13419)
- 和(13173)
- 务(12729)
- 环境(12700)
- 财务(12666)
- 机构
- 大学(297041)
- 学院(292155)
- 济(121750)
- 经济(119313)
- 管理(118798)
- 理学(103036)
- 理学院(101942)
- 管理学(100262)
- 管理学院(99749)
- 研究(98768)
- 中国(78499)
- 京(63770)
- 科学(59522)
- 财(54992)
- 所(48476)
- 财经(44850)
- 中心(44800)
- 研究所(44516)
- 农(42628)
- 业大(41771)
- 北京(41202)
- 经(41120)
- 江(39123)
- 经济学(37214)
- 范(37148)
- 师范(36812)
- 院(35866)
- 财经大学(33852)
- 经济学院(33642)
- 农业(33517)
- 基金
- 项目(202456)
- 科学(159461)
- 基金(149300)
- 研究(148222)
- 家(129781)
- 国家(128786)
- 科学基金(110854)
- 社会(94023)
- 社会科(89138)
- 社会科学(89117)
- 基金项目(79082)
- 省(75058)
- 自然(72225)
- 自然科(70589)
- 自然科学(70572)
- 自然科学基金(69315)
- 教育(67459)
- 划(64392)
- 资助(62807)
- 编号(59212)
- 成果(47895)
- 部(45912)
- 重点(44580)
- 发(41857)
- 创(41495)
- 课题(40255)
- 教育部(39736)
- 国家社会(39100)
- 科研(38948)
- 大学(38813)
- 期刊
- 济(125745)
- 经济(125745)
- 研究(89872)
- 中国(52234)
- 学报(44106)
- 管理(43125)
- 科学(41694)
- 财(39293)
- 农(38019)
- 大学(33863)
- 学学(31770)
- 教育(29181)
- 融(28210)
- 金融(28210)
- 农业(27214)
- 技术(25057)
- 财经(21414)
- 经济研究(20914)
- 业经(18237)
- 经(18165)
- 问题(16296)
- 理论(16025)
- 图书(15233)
- 实践(14629)
- 践(14629)
- 业(14463)
- 技术经济(14147)
- 贸(14091)
- 科技(13764)
- 世界(13160)
共检索到42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一凡 孟生旺
地震指数保险是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震灾害发生频率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且随机性强,地震指数保险的赔付结构设计往往会面临样本量不足、灾害损失预测不准确等问题,导致严重的基差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指数保险设计方法,首先将传统广义可加模型的训练结果与决策树结构相结合,使连续型指数离散化,同步提高了地震损失预测、指数保险设计结果的稳健性和实际可行性。借鉴迁移学习思想,设计具有参数软共享结构的多任务改进决策树模型,最终实现不同区域地震损失数据的增强。基于1949—2019年我国历史地震灾害,基于三个目标区域,包括云南,新疆,以及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验证新方法对于降低地震指数保险样本外基差风险的优势,并应用“频率–强度”模型框架计算保费,为完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曼 田玲 方建 贺帅 孔锋
中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率高、范围广、强度高、震源浅、空间异质性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更多依赖政府救援。因此,中国政府和学界开始积极探索地震保险的重要作用,将其视为综合风险防范中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市场驱动地震灾害风险分散工具,地震指数保险能够为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快速提供充足的资金。选择合适的保险指数是地震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以农房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地震灾害系统和成灾致损的关键过程,构建地震指数保险指标体系,并从数据可获取性及时空覆盖度、效率、居民认知度和基差风险等角度对不同的地震指数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适用于中国农房地震指数保险的最优指数。
关键词:
地震指数保险 农房 指标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和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四川汶川大地震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地震保险制度建设已刻不容缓。现阶段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实际操作层面着手,就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特别是城市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一个具体方案。此方案的提出需要确定几个基本方针,如国家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先分后统;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相对完善,尽快启动。需要明确几个基本原则,如区分住宅与非住宅建筑物;区分城市居民住宅与农村农民住房;以省为单位建立地震保险体系。需要解决几个基本问题,如模式问题;承保能力问题;基金归集问题;责任与限额问题;定价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关键词:
地震巨灾 风险管理 保险制度 模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玉宏 赵桂峰 谭平 沈朝勇 金建敏
本文概述了我国地震保险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在考虑地震环境的基础上计算地震财产保险费率的方法,并分析了地震保险费率的各项影响因素,提出了地震保险费率影响因素的修正系数值;探讨了保险费与赔偿金额的计算问题;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对1栋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计算地震保险净费率及赔偿金额时,考虑不同地区地震危险性的差异、合理设定免赔额均是十分必要的,为我国地震保险费率的厘定和赔付等问题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伟
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讨论保险在地震等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分析中国地震保险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国际地震保险典型模式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框架思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保险在地震等巨灾风险管理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但中国的巨灾保险却相当落后;地震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总体而言十分有限,根源在于缺乏一套合理完整的地震保险制度安排;国际地震保险典型模式虽然在模式类型、机构性质、强制或自愿、单项或综合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灾害背景、法律法规、核心机构、政府支持等方面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应当从法律法规、核心机构、风险分担机制、条款费率设计、激励约束机...
关键词:
地震保险 巨灾风险 国际经验 中国思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孙宁 杨琛
EQⅡ是一种利用地震指数确定共同保险赔付比例的新型地震指数保险产品。本文基于巨灾经济损失分解的观点,推导出了帕累托最优EQⅡ保单设计的必要条件,并在CARA效用假设以及地震损失中个体差异的影响为伽马分布的条件下,得出了EQⅡ的帕累托最优赔付比例与地震指数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最后利用中国大陆历年地震损失数据,分别对以地震震级和震中烈度作为指数的EQⅡ产品进行帕累托最优赔付比例体系的设计及定价。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EQⅡ产品的保单设计符合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并且风险管理能力稍弱的机构也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设计并发售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EQⅡ产品。此外,EQⅡ产品的帕累托最优赔付比例设计与地震区划中各区域的地震灾害特点和潜在的目标客户数量有关,因此本文建议EQⅡ的赔付比例应根据各区域地震灾害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设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薛梅
传统的商业保险方式并不适合对地震巨灾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商业保险在地震巨灾面前显现出市场失灵。基于地震风险管理的公共物品属性,地震保险在我国不应完全依赖市场化的商业保险机,地震风险管理应发展成国家支持的政策性业务,使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相结合。
关键词:
地震保险 风险管理 模式设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瑞
在"3·11"东日本大地震五周年之际,2016年4月,日本熊本县发生连环强震,最高达里氏7.3级。为最大限度减少家庭财产损失带来的影响,在日本财产保险行业协会——日本损害保险协会主导下,保险企业采取全方位应对措施,快速有序推进地震保险相关理赔工作。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保险业曾面临日本历史上最大规模保险金赔付,财产保险企业当期收益大幅下滑,但在日本地震保险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祝平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多发国,为了使国民发生地震后得到及时、必要的经济补偿,日本在地震保险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一旦发生了大震灾,国民不仅能通过国家救济得到最低补偿,而且还可以通过保险手段得到进一步充分的经济补偿。 日本的地震保险与我国相比,差别很大。人保公司目前办理的地震保险包括在财产保险内,而且没有最高赔偿限额;承保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财产,而且还包括国营企业财产。此外,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光中
云南是我国地震活动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探索并建立地震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实施地震保险试点,为边疆民族地区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提供必要的地震风险保障,对云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地震保险试点是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科研院所等多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巨灾保险发展的一次尝试。及时总结地震保险试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卫东
巨灾因其破坏力巨大,导致的直接损失极大,远远超出了商业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我国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商业保险和再保险为补充的多层级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商业巨灾保险产品的设计及风险管控策略:开发地震附加险产品,制定行业产品标准,考虑巨灾产品服务的特殊性,加强巨灾产品的销售管理,加强巨灾的防灾防损以及保险公司自身的安全性。
关键词:
巨灾风险 巨灾产品 风险防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楠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现状后,认为我国现有的地震保险制度中尚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财产保险中地震责任缺位、风险转嫁渠道狭窄及民众投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为借鉴,充分利用保险职能,从完善地震保险相关法律、开发地震附加险、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以及将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我国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
关键词:
地震保险 大数法则 逆向选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姚鹏
我国要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提议由来已久,然而包括理论研究上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巨灾保险基金迟迟难以推出。以地震风险为例,通过对历史地震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对地震风险进行模拟;采用在险价值(VaR)方法,对我国的地震保险基金规模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震保险基金的规模随着风险容忍度与再保险附加费率的不同差别较大,从最小的8.56亿元到最大的216亿元不等。最后,对该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巨灾保险基金 随机模拟 VaR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昕龙 姜世杰 李哲
本文通过构造基于共保体的巨灾指数保险、巨灾债券和巨灾保险基金的风险过程模型,采用1992~2015年云南省地震损失数据,应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地震风险仿真模拟,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巨灾风险转移效率及破产概率,并对国家选择巨灾风险转移组织形式体系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