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5)
2023(14530)
2022(12636)
2021(11841)
2020(9938)
2019(23167)
2018(22771)
2017(44075)
2016(23840)
2015(26983)
2014(26763)
2013(26674)
2012(24524)
2011(22383)
2010(22061)
2009(20635)
2008(20333)
2007(17441)
2006(15277)
2005(13779)
作者
(67477)
(56109)
(55732)
(53045)
(35869)
(26750)
(25309)
(21909)
(21377)
(20029)
(19218)
(19083)
(17782)
(17758)
(17309)
(17280)
(16670)
(16389)
(16078)
(15992)
(13908)
(13708)
(13367)
(12609)
(12490)
(12450)
(12350)
(12175)
(11231)
(10925)
学科
(99587)
经济(99443)
管理(72527)
(67119)
(55918)
企业(55918)
方法(47547)
数学(41989)
数学方法(41627)
中国(27716)
(27298)
(25332)
(22041)
业经(21261)
(19818)
贸易(19808)
(19301)
(19133)
地方(17218)
(16717)
财务(16649)
财务管理(16614)
农业(16538)
(16120)
银行(16083)
企业财务(15821)
(15790)
金融(15787)
环境(15588)
(15336)
机构
大学(346533)
学院(340717)
(145509)
经济(142690)
管理(136961)
理学(119074)
理学院(117790)
管理学(116083)
研究(115959)
管理学院(115451)
中国(88193)
(73606)
(68218)
科学(67928)
(56824)
财经(54815)
研究所(51612)
中心(51515)
(50081)
(50052)
业大(47842)
(47467)
北京(47106)
经济学(45323)
(43375)
师范(43029)
(41977)
财经大学(41045)
经济学院(40929)
农业(39090)
基金
项目(232770)
科学(184693)
基金(172497)
研究(172189)
(149262)
国家(148111)
科学基金(127922)
社会(111378)
社会科(105730)
社会科学(105707)
基金项目(90865)
(86800)
自然(81691)
自然科(79759)
自然科学(79741)
教育(78474)
自然科学基金(78357)
(73862)
资助(71751)
编号(68666)
成果(56525)
(53382)
重点(51516)
(48479)
(48001)
课题(46943)
国家社会(46795)
教育部(46569)
(45923)
人文(45029)
期刊
(154500)
经济(154500)
研究(105127)
中国(63607)
(51335)
学报(50944)
管理(50261)
科学(48189)
(45404)
大学(39567)
学学(37123)
教育(35010)
农业(31452)
(30730)
金融(30730)
技术(27795)
财经(27425)
经济研究(25496)
(23338)
业经(22900)
问题(20291)
(17402)
理论(17224)
(16452)
技术经济(16436)
图书(16314)
世界(15628)
科技(15502)
实践(15387)
(15387)
共检索到499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波  巴曙松  
中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青海玉树地震将巨灾风险管理的课题再次摆到了研究者和决策者的面前。本文在剖析中国地震巨灾期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并改进了海内外相关研究结论,构建了中国地震巨灾期权的定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计量和讨论。通过对其定价机制的实证研究,本文对推动中国地震巨灾期权的发展提出了必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波  巴曙松  
我国是全球地震频发、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金融业在地震巨灾风险保障中却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地震巨灾期权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必须构建我国地震巨灾期权定价模型。同时,在应对地震巨灾的金融体系构建与创新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推进地震巨灾期权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健全地震巨灾期权发展的外部保障体系,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加速地震巨灾期权的研发力度,改进和强化地震巨灾期权市场的监管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炳志  吴亚玲  
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运用泊松分布对中国大陆地震发生频率进行拟合,并对其进行χ~2检验,进一步构建模型对中国大陆地震巨灾价差期权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定价,对中国大陆地震价差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推动中国大陆地震巨灾期权发展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鹃  李永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需要借鉴国际巨灾债券运作经验,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分散巨灾风险和补偿经济损失的作用。利用非寿险精算技术,将损失风险与利率风险理论模型相结合,对中国地震巨灾债券定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震巨灾损失服从损失次数为泊松分布、损失额度为对数正态分布的聚合损失分布,通过与BDT无风险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结合,可以初步构建地震巨灾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付诸实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洋  朱衡  
对Cox&Pedersen提出的均衡定价理论模型进行改进,通过均衡定价理论与g-h分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地震巨灾债券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道德风险给定价结果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概率分布,g-h能够更好地拟合地震损失数据尖峰、厚尾、偏态的分布特征;不同本金保障程度的地震巨灾债券都能给投资者带来高于普通债券的收益,但本金保障程度高的地震巨灾债券更有利于投资者;道德风险的存在会使得地震巨灾债券的利率下降,但本金保障程度更高的债券对于道德风险的影响更为敏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韦勇凤  翁成峰  李勇  
中国的地震灾害一直较为严重,发生地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较为巨大。本文基于公共私人合作理论,结合巨灾风险证券化中最为成功的巨灾债券的实践和理论分析,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公共部门,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在内的巨灾风险管理融资体系,并对一般情形下、Wang变换后和Wang双因素变换后的公私合作的巨灾债券进行定价研究,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建祥  秦倩祺  
文章利用极值理论对损失尾部风险的良好估计能力,将极值理论运用到巨灾债券的定价之中。在分析1990~2006年间我国大陆发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的地震损失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模拟和极值理论中的BMM方法为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定价;为巨灾债券在我国的运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皮天雷  罗伟卿  
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地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本文首先阐释了传统风险管理技术——再保险的微观运作机制,并指出其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进而推演出引入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必要性。本文以1978~2010年间中国发生的214起地震灾害事故为样本,根据地震损失分布特点并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债券定价原理推算了地震巨灾债券的收益率及价格,从而对我国地震巨灾债券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结合我国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亚玲  胡炳志  
文章筛选云南省1900~2013年间5级以上的地震活跃区域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来估计地震源,采用Gutenberg-Richter模型估计地震频率,采用椭圆衰减关系模型来估计云南省地震动加速度,通过构造典型建筑物的财产损失信息,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云南省地震损失超概率(EP)曲线,探讨中国地震巨灾风险模型的构建方法,并对开发中国巨灾模型提出了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玲  姚鹏  
我国要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提议由来已久,然而包括理论研究上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巨灾保险基金迟迟难以推出。以地震风险为例,通过对历史地震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对地震风险进行模拟;采用在险价值(VaR)方法,对我国的地震保险基金规模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震保险基金的规模随着风险容忍度与再保险附加费率的不同差别较大,从最小的8.56亿元到最大的216亿元不等。最后,对该测度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昕龙  姜世杰  李哲  
本文通过构造基于共保体的巨灾指数保险、巨灾债券和巨灾保险基金的风险过程模型,采用1992~2015年云南省地震损失数据,应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地震风险仿真模拟,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巨灾风险转移效率及破产概率,并对国家选择巨灾风险转移组织形式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昕龙  姜世杰  李哲  
本文通过构造基于共保体的巨灾指数保险、巨灾债券和巨灾保险基金的风险过程模型,采用19922015年云南省地震损失数据,应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地震风险仿真模拟,探讨了不同模式下巨灾风险转移效率及破产概率,并对国家选择巨灾风险转移组织形式体系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升  罗桂连  
选择何种重建方式(原址重建或异地搬迁等)是灾后重建的首要问题。所谓重建意愿即在原居住地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时,受灾居民对不同重建方式(原址重建还是异地搬迁或者两者之间的状态)的选择倾向。了解灾区群众的重建意愿及其因素影响是受灾县(市)制订灾后重建规划、并推动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城乡受灾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受灾居民所在县(市)、目前安置地、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适应新环境能力及未来经济预期等因素对其重建意愿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选择重建方式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应结合目前的临时安置地对城乡布局合理规划;应将灾后重建和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光彬  张志明  
本文利用保险定价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巨灾指数期权定价,根据精算为保险产品定价的方法,初步提出用寿险精算中的生命表技术来编制一张巨灾指数表的思路,这对我国保险业和再保险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扩大对巨灾风险的承保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