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1)
2023(11290)
2022(9412)
2021(9117)
2020(7721)
2019(17858)
2018(17658)
2017(33783)
2016(18065)
2015(20741)
2014(20748)
2013(20265)
2012(18410)
2011(16768)
2010(17001)
2009(16211)
2008(16057)
2007(13990)
2006(12296)
2005(11469)
作者
(50278)
(42047)
(42013)
(40029)
(26794)
(19866)
(19029)
(16340)
(16051)
(14876)
(14503)
(14258)
(13514)
(13512)
(13287)
(13158)
(12563)
(12192)
(11964)
(11858)
(10532)
(10311)
(10051)
(9539)
(9512)
(9432)
(9359)
(8958)
(8330)
(8060)
学科
(75020)
经济(74915)
管理(55025)
(51760)
(42186)
企业(42186)
方法(36473)
数学(33047)
数学方法(32466)
中国(24309)
(20570)
(20295)
(18220)
(16146)
贸易(16135)
(15879)
(15615)
银行(15605)
业经(15341)
(14912)
(13768)
金融(13765)
(13054)
(12320)
(12308)
财务(12268)
财务管理(12233)
理论(11937)
企业财务(11582)
(11426)
机构
大学(261643)
学院(258779)
(115326)
经济(113192)
管理(100752)
研究(87470)
理学(86221)
理学院(85331)
管理学(83708)
管理学院(83233)
中国(73566)
(56540)
(55415)
科学(48664)
财经(44279)
(42591)
(40462)
中心(40014)
研究所(38280)
经济学(37121)
(37021)
北京(35865)
(35746)
业大(33497)
财经大学(33323)
经济学院(33250)
(31833)
(30644)
师范(30336)
(29179)
基金
项目(169150)
科学(134916)
基金(126853)
研究(123710)
(110083)
国家(109309)
科学基金(94675)
社会(81829)
社会科(77790)
社会科学(77772)
基金项目(65234)
(61850)
自然(60244)
自然科(58934)
自然科学(58920)
教育(57974)
自然科学基金(57895)
资助(54224)
(53131)
编号(47809)
成果(39634)
(39560)
重点(38247)
(35652)
国家社会(35320)
(34910)
教育部(34796)
(34506)
课题(33798)
大学(32926)
期刊
(122911)
经济(122911)
研究(82633)
中国(53682)
(44124)
管理(40213)
科学(35583)
学报(35426)
(32338)
(30082)
金融(30082)
大学(28870)
学学(27257)
教育(25448)
技术(24139)
财经(22847)
农业(21655)
经济研究(20882)
(19596)
业经(16988)
问题(15901)
(15177)
统计(14676)
国际(13529)
(13524)
世界(13379)
技术经济(13125)
(12353)
决策(11786)
理论(11759)
共检索到394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卓志  吴婷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地震,再一次强烈呼唤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总结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国际上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利弊和建设的有益经验,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法,提出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模式及其适合性,文章还进一步建构了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发挥模式优势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条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玮  孙双琳  
本文旨在研究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框架下政府与保险机构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风险与风险分配机制。首先对PPP地震巨灾保险全生命周期公私共担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需要进行分配的主要是市场需求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之后在风险分配原则的指导下,明确各阶段不同类型风险的责任主体,并构建风险分配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仿真模拟,对不同风险分配比例的三种市场需求风险分配模式和三种偿付能力风险分配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研究表明,通过财政补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的方式,政府可以承担部分市场需求风险,提高保险覆盖率。承保地震灾害损失的偿付能力风险主要交由商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负担,超出市场化机制责任分层和地震巨灾基金支持的重大地震灾害损失由政府承担,能够促进公私长期稳定合作,推进完善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较优模式,本文拓展了PPP模式风险分配框架在地震巨灾保险中的应用,为地震巨灾保险模式选择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苑达  
本文分析了不同类型巨灾保险制度模式的优劣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认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构造应当以日本的国家地震保险制度模式为主要借鉴对象,并取其他巨灾保险制度模式之长,同时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风险承担主体、责任限额及其划分、风险分散和巨灾防损等方面勾勒了我国居民家庭财产巨灾保险制度的基本架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祖荣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据中国民政部报告,截至8月25日四川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6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另据2008年9月4日国新办就四川汶川地震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欣  
1.巨灾保险模式。目前国际上巨灾保险的运行模式,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划分为三种:一是政府主导型,即政府通过法律建立强制性巨灾保险制度;二是市场主导型,即投保人通过自愿投保的方式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政府只是给予适当的协助和补贴;三是政府与市场合作型,即保险公司只承担部分保险责任,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承担最终的再保险责任。从目前情况看,辽宁省并不具备实行强制保险的经济基础,另外由于我国再保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树峰  
地震保险在国外多震国家是地震灾害补偿的主要手段。我国是地震高发区,应该加速构建我国的地震保险制度。在地震保险制度安排上,政府应该发挥主导和统筹的作用。地震保险的经营主体要高度重视自身的风险控制,积极利用各种工具实现风险的再转移和再分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力毅  
自9·21大地震后,为了尽可能地分散地震这一巨灾可能导致的巨大财产损害,中国台湾地区从2002年起就尝试构建政策性住宅地震保险制度。在政策性保险的理论框架下,台湾地区住宅地震保险制度在规则体系的构建、投保方式的采行、损害补偿范围的确定、费率模式的划定,乃至危险分散方式的建立上,都有一定的特色。如今中国大陆正尝试构建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台湾地区的成熟经验并吸取可能的教训,争取早日将住宅地震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的范畴,并在普及地震保险、确立其充分的保险保障范围,以及合理分散巨灾风险等方面设计妥适的规则。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飞琼  
灾害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异常现象,巨灾更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及惨烈后果而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威胁。巨灾不可避免,巨灾损失也不可避免,因此,必须正视巨灾发生及其发展规律,对巨灾损失除建立正常的补偿机制,还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巨灾保险制度。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应当根据巨灾种类及相关国情要素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中  张玉红  
中国是一个高地震风险的国家,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中国有必要建立地震保险制度,而且当前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中国的地震保险制度应该遵循"安定灾民生活为主,补偿灾害损失为辅"的指导原则;根据该原则,强制家庭住房和生命线项目投保地震保险;政府需要通过建立地震保险基金并采取其他措施支持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莹  
近年来,我国巨灾发生的频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几乎年年都发生巨灾事件。面对严峻的巨灾风险形势,尽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已日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保险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这一来自决策层的拍板,使巨灾保险的制度建设从研究讨论走向实质性的建设实施阶段。2013年12月30日,《深圳市巨灾保险方案》经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这标志着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蒋恂  
1993年8月23日至9月17日,我有幸随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公司)财产险部原总经理杨大荣为团长的地震保险考察团,赴墨西哥、美国和日本进行友好访问,受到了墨西哥国家保险监督局、美国太阳集团保险公司等12家保险同行和日本国际贸易促进会的热情接待,了解和学到了不少知识。本文拟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墨、美、日三国开展地震等巨灾保险的经验教训,谈谈个人对健全完善我国地震等巨灾保险制度的一些思考。 一、墨、美、日三国开展地震等巨灾保险的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延礼  
当前建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有利条件2008年是历史上巨灾损失最严重的年份之一,全球巨灾高达311起,造成超过24万人死亡,总体经济损失约2690亿美元。2008年也是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一年。一系列的灾难和风险,进一步唤起全社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光彬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巨灾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其次从巨灾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机制、巨灾风险分析模型、巨灾风险事前防范与事后分散机制、选择巨灾保险模式、推进策略等五个方面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池晶  张海霞  
在分析我国实施强制巨灾保险必要性的基础上,本文梳理和归纳了国外强制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和特征,认为强制保险在扩大巨灾保险覆盖面、增强保险供给以及保证巨灾保险基金充足来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建立强制巨灾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楠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现状后,认为我国现有的地震保险制度中尚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财产保险中地震责任缺位、风险转嫁渠道狭窄及民众投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日本的地震保险制度为借鉴,充分利用保险职能,从完善地震保险相关法律、开发地震附加险、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以及将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我国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