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0)
2023(14808)
2022(12467)
2021(11518)
2020(9905)
2019(22745)
2018(22044)
2017(42414)
2016(22861)
2015(26027)
2014(26190)
2013(26319)
2012(25207)
2011(23042)
2010(23169)
2009(22019)
2008(22064)
2007(19908)
2006(17459)
2005(16264)
作者
(70499)
(58767)
(58750)
(56217)
(37826)
(28341)
(26787)
(22969)
(22480)
(21063)
(20520)
(19789)
(19005)
(18910)
(18829)
(18380)
(17512)
(17240)
(17188)
(16886)
(14632)
(14600)
(14531)
(13613)
(13467)
(13256)
(13134)
(12679)
(12110)
(11722)
学科
(115047)
经济(114943)
管理(64147)
(60792)
方法(47879)
(47518)
企业(47518)
数学(42745)
数学方法(42393)
中国(31254)
(28273)
(25748)
(23579)
(22995)
地方(22833)
(21496)
贸易(21482)
(20887)
业经(20622)
(20085)
银行(20043)
(19209)
(19209)
金融(19207)
农业(16612)
(15440)
财务(15413)
财务管理(15363)
(15046)
环境(14942)
机构
大学(350059)
学院(344465)
(158990)
经济(155984)
研究(128898)
管理(128021)
理学(108704)
理学院(107425)
管理学(105733)
管理学院(105086)
中国(102862)
科学(76116)
(74917)
(74502)
(67381)
(61524)
研究所(60864)
财经(58538)
中心(57865)
(53402)
经济学(51700)
(51525)
业大(50101)
农业(48713)
北京(48168)
经济学院(46438)
(45400)
财经大学(43771)
(42056)
师范(41569)
基金
项目(221461)
科学(174165)
基金(165214)
研究(156005)
(146243)
国家(145140)
科学基金(122312)
社会(102875)
社会科(97649)
社会科学(97623)
基金项目(85505)
(81922)
自然(78859)
自然科(77050)
自然科学(77015)
自然科学基金(75726)
(70789)
资助(70065)
教育(70045)
编号(58927)
(50982)
重点(50575)
成果(49176)
(48004)
(44779)
国家社会(44414)
教育部(43492)
科研(43032)
创新(42325)
课题(41565)
期刊
(177560)
经济(177560)
研究(110732)
中国(69534)
(58386)
学报(57927)
(55137)
科学(52713)
管理(47509)
大学(43325)
学学(41248)
(41218)
金融(41218)
农业(36727)
财经(31137)
经济研究(30517)
(26877)
技术(26724)
教育(26374)
业经(23789)
问题(23279)
(21524)
(20598)
国际(19367)
世界(19053)
技术经济(18795)
统计(18413)
理论(16583)
(16253)
(15924)
共检索到535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嘉浩  王国军  
我国应对地震风险的资金安排可以按事前与事后划分为灾前预防性质和灾后给付性质。在非预期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政府应如何分配救灾基金?对地震保险市场均衡影响如何?本文构建了一个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现政府适度的灾后救济能够同时保证效率与公平,而过度的灾后救济会在长期提高居民的救灾预期,抑制商业地震保险市场的形成与完善。同时,引导与改善社会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感知也是提高地震保险市场效率的关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昊  龙海明  
本文通过构建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博弈模型,将保险赔付、政府监管、购险补助和灾后救助纳入模型讨论范围,在法律规范和连续经营约束下形成了多跟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问题。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交替决策的迭代算法为基础,结合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市场模拟与分析求解。结果显示:在当前条件下,由于有效风险分散体系的缺失导致了农业巨灾保险供需的错位;购险补贴、巨灾救助和保险监管存在相互制肘和政策套利的可能。适度降低购险补贴比例,提高灾后救助标准,加强监管力度能够更好地促使农业巨灾保险对现有保险体系形成良好的补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成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30年间,保险市场结构经历了从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再向垄断竞争的变迁,政府监管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在这三个阶段中,保险市场结构与政府监管政策在相互匹配上总是一个"均衡-非均衡-均衡"不断循环的过程,其错配的根源主要有政府监管政策供给存在偏好以及中国保监会定位模糊等。因此,要在新形势下两者实现新的均衡,需在监管目标、主体和内容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昕  薛岳梅  丁黎黎  
兼具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免疫性和即刻赔付双重优势的指数保险逐渐成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多处于试点阶段,市场均衡演化规律仍不明确。本文构建了指数保险市场中保险公司、投保人和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同时,考虑投保人面对损失与收益的不同风险态度,引入异质性风险偏好设计了投保人决策函数,进而分析指数保险市场均衡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指数保险市场均衡随其生命周期的演进而变化,政府在指数保险市场中的职能将从管理者走向退出;政府对保险公司进行补贴更有效,但补贴力度需在适度范围内。影响因素方面,投保人的异质性风险偏好对市场均衡演化有重要影响,其损失敏感性将加快市场向均衡状态的收敛速度;提前赔付优势能够促进市场向均衡状态收敛,但溢出效应会延缓均衡的达成。基于此提出了政府对指数保险市场引导与鼓励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魏超  牛浩  孙乐  陈盛伟  
供求非均衡是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显著特征。本文在非瓦尔拉斯均衡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双曲线市场聚合方程,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供求非均衡模型,利用2008—2018年中国31个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面板数据,对市场的有效供给、有效需求、非均衡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测算,以探究非均衡的演化态势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各省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度存在明显差异,有效供给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整体的供求非均衡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前处于有效供给不足、有效需求过旺的状态。为了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偏离的非均衡态势,本文提出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险种补贴、加快保险科技和农业保险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辉  李永芳  
文章以中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非均衡运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分析,采用模型对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进行了检验,探讨了减小和消除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非均衡运行的对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武军  孙涵  
本文通过建立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以及政府三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动态系统稳定性分析来寻找巨灾保险市场均衡,并进一步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来研究巨灾保险市场均衡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消费者巨灾保险投保意愿与消费者通过投保得到巨灾保障以外的正外部性、不投保情况下所需多付出的防灾减灾成本正相关,与消费者不能顺利投保发生的额外成本负相关;保险公司经营巨灾保险意愿与保险公司不经营巨灾保险而失去的潜在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巨灾保险品牌植入效应带来的正外部性、巨灾保险基金的预期收益正相关,与不投保巨灾保险的消费者获得的正溢出效应负相关;政府减少灾后救助、增加对消费者的保费补贴以及灾后承担更多保险赔偿责任,对达成巨灾保...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伟珂  王龙生  孙维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洋  王尔大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中国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前后的保费收入与保险赔付之间的均衡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测度出这一特殊时期政府政策性补贴对改善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均衡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阶段中国农业保险市场供求失衡现象明显缓解,农业保险赔付额与保费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边际赔付倾向减少了10个百分点,政府政策性补贴对促进农业保险市场均衡的短期调整幅度为82.13%。该结论将为进一步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变化趋势和调整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志山  周式飞  
本研究认为森林保险经过较长时间的试点后,没有得到普遍的开展的原因在于森林保险市场的供求失衡。从国际经验看,解决森林保险市场的失衡要依靠财政补贴制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森林保险的财政补贴应包括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税收优惠和建立风险基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笑楠  
为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策略下政府与企业双方的博弈关系,在分析政府与企业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政府核查策略选择与企业使用补贴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违规使用政府补贴的惩罚力度、企业合理使用政府补贴的成本和收益都会直接影响博弈结果;博弈过程在三种情况下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通过合理配置补贴资源、丰富政府补贴形式、完善补贴监管体系等方法,促使政府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一种互信互利的良好关系,可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邢慧茹  陶建平  
本文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满足农户和保险公司期望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农业保险供需模型,考察了竞争性农业保险市场短期均衡的存在,论证了长期农业保险市场失衡是由于供给者考虑巨灾风险所致,而政府给予保费补贴有助于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衡,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大小而定,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和实证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茂琪  陈秉正  
保险市场监管通常包括费率监管、偿付能力监管、资金运用监管等多种行为。现有关于保险监管的研究多是针对单一监管行为的,较少分析多种监管行为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问题。事实上,严格的费率监管会导致保险人偿付能力的变化,资金运用监管亦会改变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本文通过构建基于风险调整的保险市场均衡模型,将费率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和资金运用监管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对不同监管行为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机制进行了探讨,对中国保险市场监管的改进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雷震  张安全  
预防性储蓄是不是引起中国居民储蓄率过高的主要原因还是一个尚未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提出一个以家庭为决策单位的最优预防性储蓄动态模型,首次利用2005~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由于收入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预防性储蓄至少能够解释城乡居民人均金融财产积累的20%到30%左右,是导致中国城乡居民财富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卓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的逆向选择,政府为高参保率的目标承担了较重的财政负担。本文以商业医疗保险进入农村市场为背景,用R-S保险模型作为理论工具,分析了新农合的强制参与可以避免商业保险对市场的撇脂,降低新农合的运行成本,并最终与商业保险实现新的均衡,达到高风险农民完全保险,低风险农民效用最大的优化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