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1)
2023(13369)
2022(11113)
2021(10093)
2020(8099)
2019(18457)
2018(17723)
2017(32883)
2016(17669)
2015(19554)
2014(18937)
2013(18833)
2012(17783)
2011(16543)
2010(16414)
2009(14805)
2008(14454)
2007(12548)
2006(11384)
2005(10337)
作者
(53436)
(44800)
(44769)
(42008)
(28422)
(21598)
(19982)
(17562)
(17236)
(15715)
(15450)
(14888)
(14479)
(14153)
(14032)
(13874)
(13299)
(13197)
(12923)
(12724)
(11267)
(11077)
(10709)
(10206)
(10174)
(10003)
(9752)
(9743)
(8999)
(8927)
学科
(82265)
经济(82190)
管理(43989)
(43339)
(30775)
企业(30775)
方法(29984)
中国(28070)
数学(26941)
数学方法(26775)
(23541)
地方(22118)
(19468)
贸易(19452)
(18908)
业经(17810)
农业(16223)
(15722)
(15514)
环境(13912)
(13751)
(13671)
银行(13623)
(13589)
(13326)
金融(13325)
(13293)
地方经济(12366)
技术(11865)
产业(10511)
机构
大学(255658)
学院(255348)
(114441)
经济(112540)
研究(100016)
管理(92129)
理学(79272)
理学院(78193)
管理学(77009)
管理学院(76547)
中国(75584)
科学(61378)
(56119)
(51706)
(51010)
(47976)
研究所(47440)
中心(43621)
业大(40713)
农业(40295)
财经(38367)
(37229)
经济学(36293)
北京(35997)
(35957)
(35196)
(34892)
师范(34450)
经济学院(32846)
科学院(31575)
基金
项目(174533)
科学(138220)
基金(128942)
研究(122210)
(115954)
国家(115031)
科学基金(96899)
社会(81797)
社会科(77820)
社会科学(77803)
基金项目(68296)
(66282)
自然(62151)
自然科(60793)
自然科学(60774)
自然科学基金(59706)
(57394)
教育(54529)
资助(51623)
编号(45773)
(43507)
重点(40284)
(38676)
(36614)
成果(35993)
国家社会(35619)
发展(34488)
创新(34443)
(33976)
科研(33514)
期刊
(126863)
经济(126863)
研究(79507)
中国(54873)
(47014)
学报(45722)
科学(42140)
管理(34022)
大学(33919)
(33182)
农业(32687)
学学(32135)
(25179)
金融(25179)
教育(24934)
经济研究(22703)
业经(21116)
技术(19417)
财经(19161)
(18342)
问题(17152)
(16704)
(15865)
国际(14623)
世界(14560)
资源(12815)
科技(12506)
技术经济(12474)
商业(12288)
(12020)
共检索到390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谷国锋  许瑛航  
文章以2016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数据为基础,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分析方法,探究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总体偏低,空间差异比较大,呈现出自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特征。②空间分布格局鲜明,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集群特征显著,整体上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等级扩散特点。空间冷热点集聚特征明显,西北、西南地区表现为低值集聚,华东、华南地区表现为高值集聚。③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人口规模对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有一定负向抑制作用,其余影响因素对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互联网普及程度、交通物流环境、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基础设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浩飞龙  关皓明  王士君  
以2015年6月阿里研究院提供的中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从省域和城市两个层级分析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整体偏低,省域层级呈现出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由高到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城市层级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与内陆之间、各省区主要地级市与次要地级市之间两种分异并存。2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等级规模结构呈现省域层面均衡分布,首位省区的垄断性较弱;城市层面发展水平差距较大。3城市电子商务主要处于"低网购—低网商"和"高网购—高网商"两种发展状态,电子商务发展的"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4热点集聚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海峡西岸及珠三角经济区;冷点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新疆及云南部分地级市。5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人口规模、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基础设施是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城市居民应用电子商务的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程度、信息基础设施影响显著;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水平则受人口规模、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基础设施因素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阳  丁志伟  黄晓东  王敏  王发曾  
以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15年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测度指标,运用变异系数、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省域、市域、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1)从省域内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距看,四大经济地带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东南沿海省份内部差距较大;西部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内部差距次之,如藏、新、青、滇、川;中部、东北部省份内部的差距相对较小。(2)从空间格局上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总体上呈偏低的状态,地理分布差异显著,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为核心,逐步向西部递减,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形成低值区。(3)从空间关联格局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HH区主要在冀、苏、浙、闽等分布;显著LL区主要在藏、川、青、甘地带分布。(4)以回归系数平均数绝对值为例,影响中国县域电商发展水平因素的排名由大到小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城镇化率>人均GDP>非农产业占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移动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固定电话用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浩飞龙  王彬燕  王士君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公众对网络购物认识程度的提高,县域及其所管辖的农村地区迎来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机遇。基于阿里研究院提供的东北地区177个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数据,分析了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差异显著,中心与外围、县级市与一般县(旗)两种分异并存;发展较为成熟的县域较少,且多分布在边缘区域,中部县域大多单一指数较高;空间冷热点集聚特征明显,广大中部地区低值集聚、外围及沿海县域高值集聚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和发展环境是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延斌  殷冠文  王少慧  
以阿里研究院提供的2015年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测度指标,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变差函数、因子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研究山东省86个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空间分异格局鲜明,呈现出由山东半岛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特征。(2)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形成了稳定的空间集聚结构,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潍坊等地区,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临沂、菏泽、德州等地区。(3)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电商应用指数的空间变异主要受相关性的影响,网购指数的空间变异受随机成分的影响较大。(4)城镇化、经济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从回归系数的平均值看,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信息化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交通与产业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英汉  
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综合研究方法,对中国电子商务省域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经降维的因子分析后,再对中国各省域的电子商务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中国各省域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有助于进一步认清中国各地区的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异,有助于在一国范围内对于不同地区的电子商务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空间分异和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制定电子商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实证表明中国各省域电子商务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东部沿海高于西部内陆,且电子商务水平不均衡还广泛存在于各群体的内部。电子商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完全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业祥  钱宇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电子商务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但是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却严重制的其在区域内的协调发展。本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106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动态演进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总体上虽呈稳步增长态势,但上、中、下游之间的发展差异也比较显著,即上、中游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相当,并略低于长江经济带平均水平,下游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却远高于上、中游及长江经济带平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电子商务发展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间均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社会需求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外资利用水平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对电子商务发展也具有不同性质的空间溢出影响。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电子商务发展措施上要注重差异性,因地制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培培  沈威  
本文以全国电子商务发展较早、较成熟的浙江省54个县及县级城市为例,以阿里研究院提供的浙江省54个县及县级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aEDI)和统计数据为数据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浙江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解释。结果表明:从影响因素看,影响电子商务和网商发展的因素较为一致,而影响网购发展的因素区别于前两者。从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类型来看,可将影响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因素划分为内部发展因素、外部驱动因素、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静  陈志刚  陈逸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城市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因此驱动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在理论探讨电子商务(主要包括网商、网购两方面)发展对城市商服用地变化的影响机理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2014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城市商服用地规模变化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总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商服用地规模的减少。具体地,一方面,尽管网商在发展初期会增加对商服用地的需求,但随着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会促使商服用地规模的减少,因此网商发展对城市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静  陈志刚  陈逸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对城市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因此驱动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在理论探讨电子商务(主要包括网商、网购两方面)发展对城市商服用地变化的影响机理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2014年全国285个地级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对城市商服用地规模变化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总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市商服用地规模的减少。具体地,一方面,尽管网商在发展初期会增加对商服用地的需求,但随着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会促使商服用地规模的减少,因此网商发展对城市商服用地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规律;另一方面,网购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商服用地规模的影响总体也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规律,且全国已有部分城市的商服用地在网购发展的影响下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最后从优化城市商服用地配置,促进电子商务有序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利江   李永宁   李前锦   高杉   张晓龙   张殷波   高峰  
文章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治理三方面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以及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0年以来,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波动中呈现下降的趋势;从绿色发展的区域差异来看,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波动减小,晋北、晋中和晋南三大区域内各地级市绿色发展均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2)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明显,形成了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其中太原和晋中成为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核心区,而阳泉、临汾和运城成为绿色发展的边缘区,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均不显著,尚未形成明显的绿色发展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不明显。(3)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是诸多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人口素质、科技创新、外商投资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等因素通过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成为影响山西省市域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山西省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海波  李春晓  师欣欣  
基于2011—2014年中国35个主要城市团购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交易人次数据,对城市信息化水平与团购电子商务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对我国主要城市团购电子商务消费规模解释力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中的第三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标中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对城市团购市场交易额和交易人次因子具有解释作用,但城市互联网用户数、公共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对团购电子商务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反映出团购经济依赖城市第三产业规模的特点,与信息化水平关系微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敏杰  赵春晓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选取代表城市规模、服务水平和经济活动32个指标研究中国279个地级市城市发展综合水平。结果发现:全国城市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是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东部城市和省会城市,最差的大多是西部普通地级市。从省会发展水平来看,广东、江苏、湖北、浙江、辽宁、陕西、四川、黑龙江、山东和吉林排名前10位。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各项指标都排全国第一,显示出雄厚的城市实力,中西部差距也比较大,东中西城市发展水平依次递减的格局非常明显。因此认为,只有政策在关注城市硬件的同时,注重软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发展,尤其是私营部门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才能促进区域均衡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在军  胡美娟  周年兴  
针对2004—2016年中国地级市工业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规模、强度和纹理特征,及其地域时空分化的驱动力研究表明:(1)中国地市工业生态效率呈递增式演变,整体偏高,中高效率地区约占65.3%,但地市间差异呈U型波动,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2)地市工业生产效率表现出显著的全局与局部空间集聚特征,高高集聚区分布于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市、中原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及中南地区城市群,低低集聚区分布于西部边缘城市。中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分城市从低低或低高类别向高高类型跃迁。(3)各影响因素对地市工业生态效率整体起到正向影响,城市规模经济、工业集聚水平及环境保护监督的影响呈"西强东弱"分异格局,而科学技术创新、地区产业结构及生态环境禀赋表现出"东强西弱"的反向格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翔  王曼怡  田昕  康萌萌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技术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及其特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金融超前区和滞后区的极差明显,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在上述两个模型成为金融发展的反向制约因素,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政府规制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中是正向因素,但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双向变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