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0)
- 2023(10839)
- 2022(9021)
- 2021(8503)
- 2020(7086)
- 2019(16853)
- 2018(16404)
- 2017(30998)
- 2016(16787)
- 2015(19262)
- 2014(19373)
- 2013(19683)
- 2012(18852)
- 2011(17126)
- 2010(17067)
- 2009(16002)
- 2008(16126)
- 2007(14619)
- 2006(12770)
- 2005(11338)
- 学科
- 济(81025)
- 经济(80956)
- 管理(40710)
- 业(39894)
- 方法(35034)
- 数学(31857)
- 数学方法(31671)
- 企(27706)
- 企业(27706)
- 农(27030)
- 中国(26109)
- 地方(18699)
- 农业(18507)
- 财(18272)
- 业经(16400)
- 贸(16155)
- 贸易(16145)
- 易(15723)
- 学(15086)
- 制(13698)
- 发(11653)
- 银(11634)
- 银行(11610)
- 融(11474)
- 金融(11472)
- 环境(11268)
- 行(11175)
- 和(10739)
- 地方经济(9105)
- 发展(9044)
- 机构
- 大学(247201)
- 学院(244649)
- 济(111107)
- 经济(109049)
- 研究(91769)
- 管理(89156)
- 理学(75754)
- 理学院(74804)
- 管理学(73603)
- 管理学院(73135)
- 中国(70928)
- 京(54386)
- 科学(53879)
- 财(49313)
- 所(46659)
- 农(44120)
- 中心(42329)
- 研究所(42234)
- 财经(38873)
- 江(36881)
- 经济学(36536)
- 业大(35572)
- 经(35515)
- 北京(35082)
- 农业(34420)
- 经济学院(33166)
- 范(33084)
- 师范(32797)
- 院(32650)
- 州(29193)
- 基金
- 项目(159311)
- 科学(124788)
- 研究(117861)
- 基金(116146)
- 家(101377)
- 国家(100550)
- 科学基金(84528)
- 社会(76504)
- 社会科(72385)
- 社会科学(72365)
- 基金项目(60977)
- 省(59374)
- 教育(53432)
- 自然(51875)
- 划(51195)
- 自然科(50613)
- 自然科学(50594)
- 自然科学基金(49728)
- 资助(47983)
- 编号(46882)
- 成果(38992)
- 部(36974)
- 重点(36535)
- 发(35975)
- 课题(33416)
- 国家社会(32707)
- 创(32094)
- 教育部(31497)
- 中国(31445)
- 科研(30536)
- 期刊
- 济(124437)
- 经济(124437)
- 研究(77431)
- 中国(53417)
- 农(42196)
- 学报(38444)
- 财(37468)
- 科学(36309)
- 管理(30383)
- 大学(29178)
- 农业(28966)
- 学学(27215)
- 教育(25099)
- 融(23008)
- 金融(23008)
- 经济研究(20828)
- 技术(20724)
- 财经(19740)
- 业经(19211)
- 问题(17395)
- 经(17176)
- 业(15546)
- 贸(15281)
- 世界(13787)
- 国际(13130)
- 技术经济(12795)
- 统计(12349)
- 图书(12064)
- 版(12058)
- 资源(11970)
共检索到378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牧 郝晋珉 陈丽 顾恬玮 管青春 陈爱琪
本文基于脱钩理论与方法,以中国地级市为研究区,对中国各地级市城镇、乡村、城乡人地脱钩状态及特征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基于脱钩类型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探究了不同用地分区模式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研究表明:①国家尺度下,中国城乡人地关系整体处于不协调状态,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人口同向增长态势相对稳定,乡村建设用地显著扩张和乡村人口快速持续减少的反向两极分化日趋严重。②市级尺度下,不同维度各地市的人地关系脱钩类型各有不同,74.2%地市的"城-乡"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36.2%地市的"城"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状态;81.6%地市的"乡"人地关系处于非常不协调状态。③中国土地利用可以划分"城-乡"双集约、"城"集约、"乡"集约、"城-乡"双控4种类型区,"城"集约和"城-乡"双控两种类型区地市个数占到97.9%,不同类型区土地集约利用调控方向和措施存在差异,但其最终目标均是要通过对人口、产业和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引导和管控,实现"城""、乡"以及"城与乡"的人地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效顺 曲福田 郭忠兴 蒋冬梅 潘元庆 陈兴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向前推进,我国人口逐渐向城镇集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日益膨胀,而农村建设用地变化违背理论预期;因此,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现实与理论预期存在矛盾和偏差。本文将"脱钩"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土地管理领域,提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形态。在计算其临界值及构建"脱钩"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定量界定出"脱钩"程度的八种状态,筛选出考核指标后,对临港新城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三点结论:其一,2000年以前无锡城乡建设用地的变化出现"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和"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近年呈现"强脱钩"的理想状态;其二,土地宏观政策是调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有效...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农村建设用地 脱钩 无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开泳 陈妤凡 丁俊
研究目的:研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未来城乡人口和建设用地间的供需变动和影响。研究方法:利用人口学的队列元素法对中国总人口及省际人口变化进行预测,建立城乡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测算二孩政策下2016—2030年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城乡人口及城乡建设用地需求量。研究结果:(1)2016—2030年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总体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明显大于农村建设用地的需求,且在人口快速释放的第一阶段(2016—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加趋势明显,后期趋于平稳,但未来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矛盾将持续加大;(2)随着各省(市、自治区)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城市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王柏源
为分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的定义,将环境领域的脱钩概念和脱钩分析引入土地利用分析,在IPAT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建设用地和GDP等变量在内的核算方程,据此对环境领域基于变化量的脱钩评价方法加以了改进,建立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我国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的相互关系为例,分别分析了2002—2007年期间全国以及31个省级区域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非农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以及第三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脱钩关系。分析表明:以年度为时间尺度,在2002—2007年之间,从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弋
文章借用Tapio模型,对我国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将之与美国进行对比,以评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相关成果,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 经济增长 脱钩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雨恒 覃莉 姚树荣 路乾 杨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单元,其土地要素空间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国家促进城乡土地要素空间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举措之一,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和贡献往往被忽视,且存在争议。本文使用全国2006—2022年县域内增减挂钩项目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了县域内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县域内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地区生产总值水平,在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面具有正向政策效应。县域内增减挂钩通过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和充实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邻近中心城市的地区、财政自给率较高的地区以及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增减挂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统一的土地资源要素市场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国斌 蔡为民 李震 王月东 刘虹吾
研究目的:从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的角度对挂钩规模进行判断,分析挂钩所产生的潜在风险,提出合理安排挂钩项目及进程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住宅市场分析模型和挂钩风险分析模型。研究结果:到2015年,加入挂钩产生的住宅增量后,天津市住宅市场的非均衡度为-1.77,导致挂钩资金平衡难度加大,引发政府潜在债务,延缓挂钩工作进程等风险。研究结论:对于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的挂钩模式,要认真研究挂钩新增商品住宅开发的市场需求,分析住宅市场影响下的挂钩风险,合理安排挂钩项目以及进程,实现挂钩项目及住宅市场的双重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胡晨成 刘昌华 王爱国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城镇化占用过多耕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成为必然选择。笔者针对研究区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影响农村居民点"挂钩"潜力的主要驱动因子,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挂钩"潜力不同的县(区)分级,运用GM(1,1)模型预测2010年和2020年农村人口。结果表明,农民人居收入、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等7个指标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挂钩"潜力的主要因素;县(区)共分为3个"挂钩"潜力等级类型;利用2010年和2020年预测人口,计算出2010年和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通过2010年、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2007年农村居民点现状面积对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柴季 蓝希
基于对59个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证研究,从生态效益、耕地占补平衡、农户利用耕地等角度对当前中国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山区实施的合理性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其给山区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导致了山区生态用地的损失,在耕地占补平衡、农民利用耕地等方面也存在着占优补差、增大耕作半径等诸多弊端与不合理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启示与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作为一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权宜之策,正向绩效与负面问题同在。该文在分析增减挂钩制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增减挂钩实施的正向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减挂钩作为一项国土管理创新制度,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正向绩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违背农民意愿、耕地质量难保障、利益分配不公平、实际操作缺乏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认为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正视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国斌 蔡为民 吴云青 赵元强
挂钩工作是一个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有效方法。在系统梳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理论对于挂钩工作的指导作用,并从决定挂钩政策实施必要性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影响因素,指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是开展挂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挂钩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关系到挂钩工作的健康、可持续推进,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创新挂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正
通过构建城市环境压力指数(EPI),利用脱钩弹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环境压力总体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分指数除土地压力指数(LPI)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其余也均呈现下降趋势;北京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数(DEI)呈现强脱钩现象,其演变轨迹以2011和2013年为拐点,可以分为"降低—增长—降低"三个阶段;DEI的分解结果显示,污染和土地压力对DEI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人口和经济因素与DEI的发展协调程度逐步提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正
通过构建城市环境压力指数(EPI),利用脱钩弹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演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城市环境压力总体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各分指数除土地压力指数(LPI)呈现小幅度波动上升趋势,其余也均呈现下降趋势;北京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弹性指数(DEI)呈现强脱钩现象,其演变轨迹以2011和2013年为拐点,可以分为"降低—增长—降低"三个阶段;DEI的分解结果显示,污染和土地压力对DEI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人口和经济因素与DEI的发展协调程度逐步提升;北京城市环境压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呈现"N型"特征,预计在未来有潜在的上升趋势。据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国斌 蔡为民 吴云青 郝烁
研究目的: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测算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挂钩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结果:按照本文提出的测算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天津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到规划目标年,天津市挂钩潜力系数为1.25,挂钩潜力余额为4936.60 hm2,这说明通过挂钩,天津市可以满足规划目标年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需求。研究结论:建立基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挂钩潜力测算方法和技术路线,其测算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地区实际,与土地用途管制紧密结合,为各地区申请挂钩试点、分配挂钩指标、开展挂钩项目提供数据参考,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琼 佴伶俐 欧名豪 盛业旭
研究采用脱钩理论和弹性脱钩评价标准,对2001—2009年我国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据此设置相应的情景对2020年我国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了预测,进而对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管控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09年,我国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一直处于弱脱钩的状态,脱钩系数在波动中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说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现行建设用地管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管控目标基本可行,当脱钩系数控制在中等水平、经济平稳增长(年均7%)或脱钩系数控制在低水平、经济快速增长(年均10%)的情况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