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4)
2023(7563)
2022(6351)
2021(6129)
2020(4901)
2019(11507)
2018(10836)
2017(20740)
2016(11157)
2015(12989)
2014(12475)
2013(12742)
2012(11955)
2011(10592)
2010(10570)
2009(9751)
2008(9993)
2007(8386)
2006(7429)
2005(6734)
作者
(29168)
(24213)
(24178)
(23535)
(15602)
(11380)
(11057)
(9313)
(9204)
(8637)
(8606)
(8004)
(7995)
(7993)
(7603)
(7526)
(7318)
(7020)
(6776)
(6595)
(6104)
(5800)
(5653)
(5590)
(5486)
(5486)
(5230)
(5069)
(4862)
(4806)
学科
(49032)
经济(48979)
管理(34778)
(28515)
(28465)
(23475)
企业(23475)
(21721)
方法(21115)
中国(20512)
税收(20283)
(20115)
数学(19551)
数学方法(19458)
财政(15013)
(12495)
(11934)
财务(11923)
财务管理(11878)
企业财务(11364)
地方(10674)
(10330)
贸易(10325)
(10161)
(10141)
(10112)
(9287)
环境(7728)
业经(7715)
(7326)
机构
大学(156157)
学院(153638)
(75514)
经济(74288)
研究(57567)
管理(55833)
理学(47969)
(47823)
理学院(47412)
管理学(46936)
管理学院(46631)
中国(45828)
(33506)
财经(33165)
科学(30989)
(30414)
(28343)
经济学(26371)
研究所(24923)
财经大学(24527)
中心(24081)
经济学院(23978)
北京(22029)
(21279)
(20621)
(18268)
师范(18145)
(17463)
科学院(16568)
研究中心(16456)
基金
项目(98983)
科学(79489)
基金(75941)
研究(74010)
(65684)
国家(65250)
科学基金(56338)
社会(51436)
社会科(49129)
社会科学(49118)
基金项目(39340)
自然(33471)
(33360)
教育(32855)
自然科(32807)
自然科学(32799)
自然科学基金(32229)
资助(31701)
(29324)
编号(27169)
(24068)
国家社会(23656)
成果(23336)
中国(22763)
重点(22192)
教育部(21390)
(20934)
(20575)
(20420)
人文(19877)
期刊
(78377)
经济(78377)
研究(61670)
(40347)
中国(31083)
学报(19704)
管理(19674)
科学(19046)
财经(16982)
(16700)
经济研究(15670)
大学(15494)
(15477)
学学(14710)
(14674)
(14241)
税务(13725)
(12999)
金融(12999)
问题(12299)
教育(11791)
(11380)
国际(10493)
技术(10356)
农业(9990)
世界(9800)
会计(9097)
(8994)
财政(8994)
财会(7906)
共检索到244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唐飞鹏  
为何在财政重压下,一些地方反而利用自由裁量权下调了契税这一重要地方税的基准税率?本文研究发现,下调契税税率非但没有削弱地方财政能力,反而对其有提升效应,尤其是在三线及以下、投资投机性需求旺盛、房租收入比高的城市。对住房减税的拉弗效应优于对土地及其他房屋,全部标的物一起减税的效果最佳。在机制上,下调契税税率能够产生“放水养鱼”效应,助力楼市“保交付”、“促需求”、“去库存”和经济“稳增长”;但也会产生税费替代效应,增加超额非税收入并导致更高的非税依赖度;由于地方是主动而非被动减税,因此其不会像在中央减税时那样为抵御冲击而加大税收努力或“节流”支出。进一步分析表明,下调契税税率有助于降低税收不确定性、举债规模,且对土地财政的影响保持中性,能够有效保障地方财政可持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伟  武康平  
本文基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对经济主体行为产生激励的理论,尝试将个税免征额引入拉弗曲线(Laffer curve),分析了收入变化时收入税率曲线位置的移动与拉弗曲线的形态变化,以及个税免征额与最优税率之间的运动规律,发现随着个税免征额的提高,最优税率有下降的趋势,对我国当前个税免征额的提高与税率级次级距调整现象做出了较严密的数理分析。而在分析个税免征额的选择及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时,为我们找到在当前地区收入水平不均与居民收入分布多样的状况下的最优个税免征额以及实践"差别化"税制的理论依据,回答了原来仅考虑税率变化的拉弗曲线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飞鹏   霍文希  
不少实体企业热衷于炒房买地,这是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除了金融化之外的另一微观缩影。本文以《契税暂行条例》和《契税法》授权地方政府的税率自由裁量调整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下调契税税率可以显著抑制实体企业的房产投机行为,尤其是对于融资较紧张、税费负担较重、股价风险较高、市盈率较低的企业和营商环境平庸、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地区。作用机制包括“蓄水池”效应和替代效应,下调契税税率降低了企业的预期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提升了实业—房地产投资的相对报酬。房产投机收敛后(“脱虚”),企业资本配置趋于优化(“向实”),下调契税税率挤进了企业创新投资和设备投资并挤出了寻租支出。以上结论为中国促进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美娟  黄丽君  
拉弗曲线是研究税率与税收之间关系的经典工具,它表明一国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高税率不一定能够取得高税收,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本文利用Feige&Mcgee的理论模型推导了拉弗最适税率,并对超过最适税率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提高税率不是增加税收的有效途径,相反,确定合理的征税边界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征税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德旭  
本文认为 ,我国目前真正满足上市条件的金融企业并不多。针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不同的经营特点 ,当务之急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特别是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为金融企业上市创造基本的制度条件 ;同时要加快证券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拴友  
在对税收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就我国宏观税负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并运用计量模型对我国的拉弗最高税率和最优税率进行测算。作者认为,为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我国当前不宜过快提高宏观税负,待经济形势好转后税负可适当提高,但税收规模不宜超过GDP的23%。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建国  
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已发生质的变化,温饱型的消费模式已被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消费模式所取代,中国已进入消费时代。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水平和需求,为了扩大市场,消费次序只能是先房后车,这无疑是正确的。而住宅投资和就业有放大效应,即对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有很大的带动作用。那么,为什么现阶段各地在激活房产市场、拉动住房需求方面的种种努力收效不大呢?下面我们指出两点常常被忽视的重要原因,一为契税税率偏高,二为社会信用不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美娟  黄丽君  
地下经济导致大量税收流失,误导信息决策系统,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在影响地下经济规模的诸多因素中,税率首当其冲。基于Feige和Mcgee的理论模型,研究中国地下经济与拉弗最适税率之间的关系,利用估测的中国地下经济规模以及生产要素综合供给弹性实际测量中国历年的拉弗最适税率,并得出减少地下经济的规模将有利于提高中国拉弗曲线的最适税率的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汤泰劼  罗曼璐  宋献中  
本文以2001-201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市级地方官员任期考核压力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市委书记与市长的任期越长,距离任期考核时点越近,其对辖区内企业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地方官员主要通过增强辖区内税收稽查力度来影响企业实际税率。进一步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在官员面临任期考核压力时,企业实际税率提升更多;地方法律制度越完善,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越弱,两者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受地方财政收入压力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企业相较东部地区,官员任期考核对实际税率的提升作用更强。长期均衡检验发现:官员在结束任期考核后,企业实际税率会显著降低,在新主政官员上任后第三年才会实现再次增长。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地方官员任期考核与企业实际税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对认识地方政府行为,制定税收政策以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仲虹蔚  于焱  
增值税是我国主要的税种之一,在税法改革之后增值税的重要地位就愈发显著。目前我国的增值税税率虽然在2018年经历了一次下调,但下调后的税率仍然是多档并存,税务处理的复杂性并未得到很好地改善。文章从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多档并存、第二次大面积和大幅度下调税率的现状,分析增值税的下调给企业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方  
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利用财政反应函数检验了中国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型校准、求解及模拟讨论了调整资本税率和劳动税率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债务是可持续的,满足跨期预算约束,其财政反应系数为较小正数,政府总债务(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不可持续;当前经济环境下,降低劳动税率利于维持政府债务可持续状态,降低资本税率利于保证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雅  
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一直都是国家政府探讨的话题之一,我国地方财政自主权问题由来已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地区发展虽然取决于当地财政实力,掌握财政自主权也非常重要。把握财政自主权就要做好财政预算,平衡财政收入与支出。但是目前我国在财政方面的很多制度和规定都不够规范和彻底,导致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中央和地方之间事权与财权不对等,财政收入及支出权限划分不清晰等,因此地方财政自主权运行有难度。文章以分税制为前提,探索地方财政自主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志文  郭路  
本文沿循Romer(1990)的分析框架,从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出发分析财政支出结构、最优税率和经济增长,发现政府财政支出存在一种最优结构,并且存在一个满足最优财政支出的最优税率区间,在最优税率区间内,税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表明:公共资本投入比科教投入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税率还有下调的空间。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文  李畅  
未来开征物业税已经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方向。文章运用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税率和税收之间函数关系的模型即"拉弗曲线",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流转税和所得税税种过多、税率过高,已进入拉弗禁区。目前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种过少,税率较低,可以开征房地产保有阶段的税种—物业税。对个人住房征税是物业税的税制设计中难度最大的部分,由此带来的家庭税负尤其敏感。对房地产拥有所有权的个人在规定年限内每年征收物业税,从而使房地产购买者的持有成本增加,文章运用供求均衡的分析方法,得出物业税的开征将使房地产市场有效供给量增加、无效需求量减少,抑制房价泡沫,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理性回归。文章以哈尔滨为例,对个人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鸿  
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自2006年9月15日起,我国将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其中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至11%,这是继2003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7%下调4个百分点后的再次下调。本文在分析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本次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2006年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