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77)
- 2023(13984)
- 2022(12250)
- 2021(11779)
- 2020(9882)
- 2019(23237)
- 2018(22869)
- 2017(44991)
- 2016(24200)
- 2015(26739)
- 2014(26220)
- 2013(26003)
- 2012(23775)
- 2011(21420)
- 2010(21055)
- 2009(19260)
- 2008(18706)
- 2007(16110)
- 2006(14118)
- 2005(12595)
- 学科
- 济(95804)
- 经济(95703)
- 管理(66458)
- 业(61150)
- 企(49953)
- 企业(49953)
- 方法(44213)
- 数学(38923)
- 数学方法(38543)
- 财(30475)
- 中国(27798)
- 农(24543)
- 税(21812)
- 业经(20551)
- 税收(20370)
- 收(20197)
- 贸(19888)
- 贸易(19879)
- 学(19643)
- 易(19416)
- 地方(18784)
- 制(17451)
- 农业(16384)
- 和(15411)
- 务(15133)
- 财务(15069)
- 财务管理(15039)
- 环境(14312)
- 企业财务(14301)
- 理论(14110)
- 机构
- 大学(334446)
- 学院(330201)
- 济(138973)
- 经济(136281)
- 管理(131189)
- 理学(114448)
- 研究(113457)
- 理学院(113159)
- 管理学(111392)
- 管理学院(110786)
- 中国(84696)
- 京(71591)
- 科学(68696)
- 财(68126)
- 所(55958)
- 财经(53676)
- 研究所(50951)
- 中心(49806)
- 经(49043)
- 农(47545)
- 业大(45835)
- 北京(45831)
- 江(45506)
- 经济学(43526)
- 范(42815)
- 师范(42454)
- 院(41257)
- 财经大学(40124)
- 经济学院(39411)
- 农业(37008)
- 基金
- 项目(227995)
- 科学(180684)
- 基金(168937)
- 研究(167310)
- 家(147123)
- 国家(146032)
- 科学基金(125872)
- 社会(107987)
- 社会科(102561)
- 社会科学(102536)
- 基金项目(89807)
- 省(84727)
- 自然(80798)
- 自然科(79016)
- 自然科学(78997)
- 自然科学基金(77594)
- 教育(75200)
- 划(72407)
- 资助(69949)
- 编号(66666)
- 成果(54857)
- 部(51441)
- 重点(50566)
- 发(47963)
- 创(47092)
- 国家社会(45611)
- 课题(45057)
- 教育部(44567)
- 创新(44079)
- 科研(43460)
- 期刊
- 济(145195)
- 经济(145195)
- 研究(105500)
- 中国(57999)
- 学报(50909)
- 财(50196)
- 科学(46944)
- 管理(46289)
- 农(42024)
- 大学(38213)
- 学学(35853)
- 教育(32378)
- 农业(29907)
- 技术(25678)
- 经济研究(25545)
- 财经(25480)
- 融(24903)
- 金融(24903)
- 经(21737)
- 业经(21336)
- 问题(19163)
- 图书(18065)
- 务(16128)
- 业(15914)
- 税(15912)
- 贸(15867)
- 理论(15698)
- 技术经济(15567)
- 科技(15140)
- 世界(14658)
共检索到479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金光 毛军
文章基于20002014年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数据,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出中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中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格局,呈现出复杂的、多线程的网络结构,形成了净溢出板块、经纪人板块、双向溢出板块、净受益板块分布状态,不同省份在网络结构中分别扮演着"引导"角色、"桥梁"角色、内部和外部双向"引导"角色以及"跟随"角色;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联动关系受区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华军 刘传明 孙亚男
本文基于1995—2012年中国省际能源消费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对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①中国能源消费的空间关联呈现网络结构形态;样本考察期内,空间关联的紧密程度逐步提高,等级森严的空间网络结构逐渐被打破,网络稳定性逐步增强。②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发挥"桥梁"和"中介"的作用。③在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网络中,环渤海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新疆和山西等资源丰富的省份属于"净溢出"板块,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属于"经纪人"板块。④能源消费空间关联的整体网络紧密程度及稳定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宇飞 张紫娟
管理粗放是非税收入在地方政府层面的突出困态表现。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重点探讨了困态摆脱路径。结论认为,规范管理的根本路径是打造一个由非税法律法规体系、非税项目体系、非税资金运行体系和非税监督体系组成的架构合理、针对性强、运行顺畅的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综合系统。
关键词:
非税收入 全口径预算 规范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英恒太 杨丽娜
基于2007—2017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数据,使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与识别中国数字经济产出的空间关联,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及二次指派程序(QAP)对中国数字经济增长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数字经济产出空间关联整体网络"中心-外围"结构稳定,并呈现出密度提升、关联程度提高的趋势。根据不同省市在关联网络中的位置,可将整体网络划分为双向溢出、净溢出、净收益与经济人四大板块。数字经济产出空间关联受消费水平、产业结构、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水平、开放水平、移动端数字设备相对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QAP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杰
提升能源环境效率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以1995—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非径向、非角度、双导向的窗口DEA模型测度出30个省份的能源环境效率,并利用VAR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识别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揭示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板块分析显示:东部省份主要位于"净溢出板块",是中国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的"发动机",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而西部省份主要位于"净受益板块",在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的地区差异与能源环境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呈显著相关关系,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及相近的技术水平有利于中国省际能源环境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能源环境效率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为中国节能提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能源环境效率跨区域协同提升机制的构建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文菡 陈小龙 狄乾斌
[目的]推进绿色生态养殖,科学把握渔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不仅是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客观要求,更为双碳目标下农业低碳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方法]文章创新性地从空间关联视角关注中国渔业碳排放效率,以2007—2021年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渔业碳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QAP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双碳”目标驱动下,渔业碳排放效率在时间上呈波动提升态势;但各省市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显著,沿海及沿河地区渔业碳排放效率普遍较高。②中国各省市渔业碳排放效率空间联系逐渐增强,网络密度、关联性与稳定性不断提升,渔业碳排放效率网络更加均衡稳定。③各省市在渔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中地位及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沿海渔业发达省市在网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西北、西南和东北省市则由于渔业经济基础差及养殖技术落后等原因在网络中处于被支配地位,而中部省市借助其地理位置发挥了“桥梁”与“中介”作用。④养殖品种结构、渔业技术、碳汇量、基础设施、渔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养殖密度的地区差异显著地影响了渔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构建。[结论]目前,中国渔业碳减排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较大潜力;应重视中国渔业碳排放效率的区域联动效应,通过养殖结构优化、养殖技术提升、养殖密度调整及设施建设等途径推动中国渔业低碳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金丹 黄晓
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识别省际文化产业发展间关联关系,构建空间关联网络并研究其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样本考察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为"东强西弱、南高北低"的非均衡发展格局。2省际空间关联关系逐渐密切,整体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省市处于网络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网络控制力。3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传导路径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梯度特征。其中,东南沿海地区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中西部地区是动能传递的"主要桥梁"。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广庆
以山西省某市为例分析当前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模式、成效和面临的困境发现,非税收入立法滞后、激励两难、管理技术不足三大因素是制约非税收入改革继续深化的关键原因。尽快出台全国性非税收入管理法规,使非税收入管理有法可依;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理顺部门职能,强化部门协作的激励机制;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构建征管、监督、稽查为一体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公开,扩大宣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是走出改革困境的出路。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非税收入 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军 罗平 徐东明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和措施,建立规范的政府非税收入体系。为健全财政经济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恺 吴文锋
以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对FDI和民间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2011年政府取消外资企业免征教育费附加政策后,非税负担较高的省份FDI下降速度显著高于非税负担较低的省份,而政府非税收入对民间投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非税收入 FDI 民间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芳 滕秀秀 王斯伟
文章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复杂网络,运用省级债券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债券网络整体性、结构性特征及系统性风险特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券关系数量的规模和密度稳定,债务额度的规模与密度扩大,脆弱度上升,说明地方政府债务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网络稳定性下降;网络内部存在较短的风险传导路径;银行节点间存在较大的中心性差异;政府间存在需要倍加风险控制的中心性异常节点;凝聚子群分派数量增多,政府核心区域数量增加,反映出债券网络系统性风险传染愈加复杂。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复杂网络 系统性风险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寒波 宋美喆 王贞
非税收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往往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一个财政竞争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的非税收筹资行为影响要素流动的空间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间存在非税收竞争行为,且会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的非税收筹资行为不但没有发挥其作为竞争手段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中应有的作用,反而因相对落后地区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偏高而起到负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贯君 曹玉昆 朱震锋
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31个省域的林业全要素生产率,采用VAR 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省域间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识别,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对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普遍存在,省域间空间溢出呈现多重叠加现象;关联网络呈多核心发展趋势,跨省效率传递具有明显的"梯度"溢出特征;省域间市场化落差有助于林业市场边界的拓展,相似的创新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省域之间的林业生产技术交流与合作和林业增长的"马太效应"。因此,应更加重视林业生产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格局,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制定林业发展政策,以发挥各地区的功能和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帅 袁长伟 赵小曼
基于中国29个省域1996、2005和2014年交通运输碳排放数据及公路交通网,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空间异质性、凝聚子类、中介性等角度分析中国29个省域的网络结构演变、空间分布及聚集特征、中介性及角色。结果表明:(1)从时间趋势上看,1996—2014年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关联网络密度不断提升,网络结构呈现复杂化态势,同时碳排放关联强度存在明显差异性;(2)通过交通运输碳排放网络TOP1、TOP5、TOP10及凝聚子类分析发现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大体可以分为6大区域: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及华中华东部分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北方地区、西北部分地区;(3)在不同的区域中,不同省份扮演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贵州、广东、湖北等省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与区域内部省份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关联特性,扮演着"中间人"角色,其余省份主要在区域内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