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4)
- 2023(17056)
- 2022(14471)
- 2021(13886)
- 2020(11841)
- 2019(27417)
- 2018(26852)
- 2017(50783)
- 2016(27613)
- 2015(31292)
- 2014(31100)
- 2013(30708)
- 2012(28332)
- 2011(25298)
- 2010(25171)
- 2009(23504)
- 2008(23561)
- 2007(20803)
- 2006(17867)
- 2005(16262)
- 学科
- 济(110484)
- 经济(110329)
- 管理(86970)
- 业(79428)
- 企(66938)
- 企业(66938)
- 方法(52138)
- 数学(45914)
- 数学方法(45405)
- 财(42639)
- 中国(32448)
- 农(29455)
- 制(26747)
- 贸(24297)
- 贸易(24285)
- 业经(24037)
- 易(23794)
- 务(23348)
- 财务(23290)
- 财务管理(23216)
- 企业财务(22079)
- 学(20720)
- 地方(19782)
- 银(19165)
- 银行(19123)
- 农业(18824)
- 行(18170)
- 体(18034)
- 融(17796)
- 金融(17790)
- 机构
- 大学(390799)
- 学院(386873)
- 济(166582)
- 经济(163480)
- 管理(151058)
- 研究(130615)
- 理学(130209)
- 理学院(128853)
- 管理学(126787)
- 管理学院(126056)
- 中国(102294)
- 财(86201)
- 京(81924)
- 科学(76683)
- 所(65002)
- 财经(64866)
- 农(61625)
- 中心(60969)
- 经(59068)
- 研究所(58355)
- 江(57611)
- 业大(55146)
- 经济学(52604)
- 北京(51504)
- 农业(48223)
- 财经大学(48159)
- 经济学院(47459)
- 范(47051)
- 院(46919)
- 师范(46567)
- 基金
- 项目(257692)
- 科学(204166)
- 基金(191208)
- 研究(187453)
- 家(166480)
- 国家(165148)
- 科学基金(142416)
- 社会(121618)
- 社会科(115487)
- 社会科学(115460)
- 基金项目(100403)
- 省(97479)
- 自然(91545)
- 自然科(89508)
- 自然科学(89481)
- 自然科学基金(87945)
- 教育(86600)
- 划(82746)
- 资助(78920)
- 编号(74450)
- 成果(61788)
- 部(59047)
- 重点(57860)
- 发(53660)
- 创(53560)
- 国家社会(51811)
- 教育部(51256)
- 课题(50602)
- 制(50463)
- 创新(50250)
- 期刊
- 济(178017)
- 经济(178017)
- 研究(116128)
- 中国(78497)
- 财(72897)
- 学报(59776)
- 管理(55916)
- 农(55170)
- 科学(54572)
- 大学(46332)
- 学学(43607)
- 农业(37099)
- 融(36511)
- 金融(36511)
- 教育(36068)
- 财经(33127)
- 技术(32784)
- 经济研究(30082)
- 经(28412)
- 业经(26320)
- 问题(23633)
- 贸(22254)
- 业(20865)
- 统计(19143)
- 技术经济(18816)
- 版(18782)
- 国际(18712)
- 世界(18692)
- 财会(18378)
- 理论(18364)
共检索到583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河 西宝
财政分权体制的建立,促使我国地方政府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而集权性政治体制又使地方政府竞争问题更加复杂。本文利用我国23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行为的特性及激励机制。研究发现,隶属于同一省份的城市在支出规模、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和维持性支出上皆存在显著的互补性策略互动,而隶属于不同省份的城市在各项财政支出上的策略互动相对较弱。此外,省级政府在支出规模和经济性支出上对辖区内市级政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在社会性支出项目上则未能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政绩考核及官员任免制度带来的政治激励在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形成机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阳平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利用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误差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各省(市、区)之间的工业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分权体制下,以提供优质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为特征的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对区域工业集聚具有正面效应。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对中国区域工业集聚也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政府竞争 工业集聚 空间计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科技支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预算编制科学性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要求。利用1997—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压力与地方预算编制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不利于税收增长,两者间呈负相关关系;财政竞争使地方政府承受沉重财政压力,预算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利用土地垄断供给者的身份去追求财政超收并调整年初预算,预算年度内的财政压力与预决算偏离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跨越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压力不涉及年度预算调整,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需要清理规范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人大预算监督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预算编制科学性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要求,基于1997-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压力与地方预算编制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不利于税收增长,两者间负相关;财政竞争使得地方政府承受沉重财政压力,预算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利用土地垄断供给者的身份去追求财政超收并调整年初预算,预算年度内的财政压力与预决算偏离之间是负相关;跨越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压力不涉及年度预算调整,两者间正相关。财税部门今后需要清理规范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并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人大预算监督职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预算编制科学性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要求。利用1997—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压力与地方预算编制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不利于税收增长,两者间呈负相关关系;财政竞争使地方政府承受沉重财政压力,预算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利用土地垄断供给者的身份去追求财政超收并调整年初预算,预算年度内的财政压力与预决算偏离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跨越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压力不涉及年度预算调整,两者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需要清理规范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人大预算监督职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辉
预算编制科学性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核心要求,基于1997-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财政压力与地方预算编制科学性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不利于税收增长,两者间负相关;财政竞争使得地方政府承受沉重财政压力,预算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可能利用土地垄断供给者的身份去追求财政超收并调整年初预算,预算年度内的财政压力与预决算偏离之间是负相关;跨越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增长压力不涉及年度预算调整,两者间正相关。财税部门今后需要清理规范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并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人大预算监督职能。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仲常 李郁梅
以保罗.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推导出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并运用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对模型作了实证检验,发现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有必要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出 结构优化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殷强 冯辉
投资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财政激励和政治晋升是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动机。利用全国30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和辖区竞争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较高的地区,市场主体的力量更为活跃,预算内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投资的力度反而较弱;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度量地方政府投资时,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投资正相关,反映着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和空间对市场主体施加影响力,以扩大投资规模;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之间在各种回归分析中均正相关,反映着地方政府存在通过扩大投资,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流动性资本的倾向。
关键词:
中国式财政分权 辖区竞争 地方政府投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军
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行政区域的独立性使得地方政府之间表现出经济总量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需要工具手段,从而进一步表现为发挥财政功能的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其中对于税收竞争,已经有了较多的论述,而对于财政支出竞争,在很多方面还是一个新问题。并且这种竞争在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外部动力时,也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探讨了财政支出竞争产生的动因,以期为后期解决财政支出竞争所带来的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竞争 动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才国伟 钱金保
现有文献大都讨论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而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财政效率竞争,以及两者之间竞争模式的差异。本文首先使用数据包络法测算了我国209个地级市的财政效率,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分析了财政支出和财政效率的空间竞争模式。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财政效率都存在竞争,但是两者的竞争模式截然不同。总体上,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竞争中采用直接竞争模式,而财政效率竞争表现为间接竞争模式,本文对此现象做出了解释。为了提高政府的财政效率,需要确保"用脚投票"机制产生作用,并将财政效率纳入考核标准,促使地方官员不能忽视财政效率的空间对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仲凡 杨胜刚
根据2012年各省级政府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和1995~2013年省级层面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考量人口流出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财政支出刚性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流出比例越高、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财政支出刚性越高,地方政府负债率越高。鉴此,应严格政府举债程序,改变以户籍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税关系。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人口结构 财政支出刚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薇
在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没有决定税率及设定税种的权力。那么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税收竞争呢?该文基于资本竞争的"策略互动"模型,构建了辖区政府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并运用差分广义矩法对1998—2007年及2008—2013年两个时间段我国省级政府税收竞争进行实证检验,尝试考察地方省级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存在性及竞争程度。该文研究发现: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广泛存在。但在不同地区,对于不同税种,不同省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策略不同,"互补型"竞争与"替代型"竞争同时存在。这既与不同省份侧重不同税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也与各省份经济规模、省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偏好以及不同省份经济...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税收竞争 地方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郑尚植
自从Tiebout模型开始,经济学家就认为财政竞争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的福利水平。然而,近几年国内主流经济学文献认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扭曲了公共支出结构,进而导致公共支出效率的低下。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短期内受制于辖区财力不均等和劳动力流动性不足,财政竞争与公共服务支出呈负相关从而扭曲公共支出结构,但是在长期中财政竞争对于改善公共支出结构的积极效应仍然存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正升 李瑞林 王辉
笔者基于2003年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了识别,通过设定地理相邻和经济相似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对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但没有发现溢出效应的证据。研究还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挤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支出。
关键词:
分权竞争 策略互动 环境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竞争——激励效应及中国经验的检验
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政治周期——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研究
广东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效益差异研究
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财政支出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
公共支出结构的增长效应与基于地方政府激励的解释——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基于城投债视角的省级面板经验证据
中国式分权竞争与地方政府环境支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财政竞争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民生和发展的权衡
邻里竞争、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