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4)
2023(9372)
2022(7737)
2021(7550)
2020(6345)
2019(14946)
2018(14373)
2017(28021)
2016(14480)
2015(16735)
2014(16220)
2013(15890)
2012(14511)
2011(13222)
2010(13480)
2009(13037)
2008(11755)
2007(10267)
2006(9124)
2005(8428)
作者
(38499)
(31664)
(31648)
(30473)
(20236)
(15119)
(14357)
(12425)
(12352)
(11303)
(10969)
(10782)
(10236)
(10052)
(10024)
(9901)
(9481)
(9212)
(9095)
(8596)
(7981)
(7848)
(7504)
(7250)
(7163)
(7140)
(6991)
(6607)
(6304)
(6243)
学科
(64126)
经济(64069)
管理(40330)
(37866)
(31098)
企业(31098)
方法(31057)
数学(28836)
数学方法(28333)
(26627)
金融(26626)
中国(26497)
(24137)
银行(24136)
(23481)
(18167)
(15334)
(15029)
(14203)
贸易(14187)
(13987)
业经(12668)
地方(12319)
中国金融(11328)
农业(10179)
理论(9790)
(9734)
财务(9695)
财务管理(9671)
(9629)
机构
大学(202266)
学院(201217)
(96067)
经济(94496)
管理(78338)
研究(69481)
理学(67533)
理学院(66906)
管理学(65745)
管理学院(65386)
中国(62358)
(45325)
(42225)
科学(37020)
财经(35953)
中心(33492)
(33349)
(33032)
经济学(32443)
研究所(30146)
经济学院(29298)
北京(27520)
财经大学(27226)
(26838)
(26135)
(24696)
(24126)
业大(24041)
金融(23689)
(23402)
基金
项目(132366)
科学(105976)
基金(99806)
研究(98926)
(85971)
国家(85380)
科学基金(74000)
社会(66443)
社会科(63496)
社会科学(63482)
基金项目(50880)
(48070)
教育(45630)
自然(45243)
自然科(44349)
自然科学(44343)
自然科学基金(43589)
资助(43208)
(41059)
编号(38089)
成果(31724)
(31250)
重点(29960)
国家社会(29238)
(28624)
(28174)
教育部(27788)
中国(27020)
课题(26652)
创新(26502)
期刊
(97426)
经济(97426)
研究(65050)
中国(39974)
(34703)
金融(34703)
(34367)
管理(29619)
科学(25971)
学报(25199)
(23763)
大学(20704)
学学(19579)
教育(18737)
财经(18614)
经济研究(18251)
技术(17564)
(16073)
农业(15693)
业经(13026)
(12702)
问题(12639)
统计(12282)
世界(11797)
国际(11771)
(10876)
技术经济(10411)
决策(9817)
理论(9396)
(9252)
共检索到306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辉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选择的优先目标,不应当是方便地方政府融资或降低融资成本,而应当是约束地方政府过度融资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性债务不断膨胀,已经引起了宏观经济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蕴  胡金瑛  徐策  
尽管我国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融资,但面对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只能采取迂回策略,通过组成各种城投公司等各类机构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现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融资格局,面临加大财政与银行风险的难题,迫切需要改变。"城投债"作为标准化的债务性融资方式,需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尽快给予其合法的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基于"十二五"时期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考虑,"城投债"要向项目收益债券引导,以便更好地满足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严剑峰  
如何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为地方性重大公共项目融资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公共项目可以根据其性质及盈利能力分为经营性项目、准公共品项目和纯公益性项目。对于不同的项目,其投融资模式也应不同,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地方重大公共项目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模式,并加强对公共项目建设投融资多元化的指导、监督和评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英  李永奎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决定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必要性,但其潜在的负债风险又决定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改革是唯一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比较成熟和多元化,为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从国际比较角度对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方式、投资领域和管理模式的现有研究进行概述和评价,以期为国内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靳晖  伊莎贝尔·里亚尔  胡妍斌  
本文认为中国在加强PPP监管框架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余地。以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开展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不受监管的PPP,其已显示出较大的财政风险。尽管PPP可以提高效率,但也可能被地方政府利用以规避借款预算约束。因此,有效的PPP监管体系对于控制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获取PPP收益极为关键。中央政府已经采取一些步骤建立稳健的监管框架,促进新一轮PPP发展。然而,为使该框架能够有效运作,有些问题需加以解决。基于国际最佳实践方案,我们为中国提出了"四大支柱"的监管框架提议,建议逐步加以落实。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杨元杰  赵璧  孙昊旸  
政府投融资活动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时代变化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基本融资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诟病,反映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在地方政府融资新旧模式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急于打破既有的模式,却把其中有用的要素一起抛弃;急于建立全新的融资模式,但现有的体制环境又不兼容。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变革是一种扬弃,要处理好新与旧、破与立的关系,既体现发展的连续性,又体现创新的突破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产物。时代变化了,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前,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基本融资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诟病,反映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在地方政府融资新旧模式的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急于打破既有的模式,却把其中有用的要素一起抛弃;急于建立全新的融资模式,但现有的体制环境又不兼容。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变革是一种扬弃,要处理好新与旧、破与立的关系,既体现发展的连续性,又体现创新的突破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英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受预算法相关条款的限制,不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举债融资,但我国存在事实上的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举债行为获得的债务资金以及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引发了多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本文在对上述两种事实上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的现实表现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中国现阶段应该加紧修订预算法基本条款,确立地方政府独立自主的债务融资主体的地位,使得地方政府能够通过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进行融资,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京  高振华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各地所采取的各种融资模式,对于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此,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要根据未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京  阳耀  
一、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的要点(一)明确不同投资主体的事权职责建设项目的融资效果与投资主体的分工协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投融资分工职责合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主体投融资的活力,从而解决筹资来源不足的困难。因此,理顺不同投资主体之间的融资分工职责是实现地方政府的筹资目标的制度性创新之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澎  赵阳光  孟春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创新性制度安排,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全生命周期的平等合作,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共商、共建、共享,达到物有所值的目的,正在有效地对接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PPP模式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创新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泽正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一大批支撑性重大工程项目亟待投资建设,其中许多项目需由地方政府承担。然而,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仍不完善,配套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建议通过建立可持续融资机制、创新盘活存量资产、激发民间资本活力、规范投融资行为等多种方式,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规范开展投融资活动,为推动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良好支撑。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曹开琛   冯程程  
2014年国发43号文和《新预算法》确立了地方政府投融资新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实为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一体系的顶层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一些理想化的设想忽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段性要求,监督和管理成本较高,而实际的效果却不好,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急剧膨胀。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需要系统设计,要处理好激励与约束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继续发挥好融资平台的主体作用,整合与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探索可持续的公共资源生财道路,实现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的转变。创新债权和股权融资工具,探索地方政府股权投资方式。实现项目综合开发和持久运营,推动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从源头加强债务监管,增强地方政府的危机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