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2)
2023(15351)
2022(13312)
2021(12666)
2020(10415)
2019(24250)
2018(23967)
2017(45870)
2016(24924)
2015(28280)
2014(28223)
2013(28112)
2012(26383)
2011(24053)
2010(24204)
2009(22104)
2008(21715)
2007(19161)
2006(17153)
2005(15658)
作者
(72154)
(59522)
(59213)
(56378)
(38302)
(28524)
(27005)
(23462)
(22846)
(21545)
(20379)
(20332)
(19090)
(18886)
(18654)
(18355)
(17757)
(17288)
(17046)
(16995)
(14996)
(14691)
(14295)
(13629)
(13333)
(13309)
(13225)
(13143)
(12033)
(11831)
学科
(106709)
经济(106591)
管理(70806)
(65660)
(52666)
企业(52666)
方法(42807)
数学(36941)
数学方法(36543)
中国(33915)
(29069)
(27049)
地方(26341)
业经(23405)
(21395)
(20955)
贸易(20939)
(20467)
(20326)
农业(19375)
(18194)
银行(18155)
(17437)
(17185)
金融(17184)
环境(16893)
(16515)
技术(16197)
理论(15617)
(15310)
机构
大学(356427)
学院(353560)
(148347)
经济(145229)
管理(137741)
研究(128003)
理学(117467)
理学院(116101)
管理学(114353)
管理学院(113693)
中国(98786)
(78308)
科学(76583)
(69521)
(65113)
研究所(58686)
中心(57000)
(55455)
财经(53952)
(52096)
北京(51178)
业大(49199)
(49120)
(48704)
师范(48309)
(46175)
经济学(44857)
农业(42880)
(42733)
经济学院(40294)
基金
项目(233463)
科学(183640)
研究(174617)
基金(168974)
(146573)
国家(145316)
科学基金(123980)
社会(110362)
社会科(104575)
社会科学(104550)
基金项目(89072)
(88904)
教育(79458)
自然(78275)
自然科(76426)
自然科学(76410)
(75630)
自然科学基金(75024)
编号(70946)
资助(70313)
成果(59618)
(53291)
(52554)
重点(52286)
课题(49764)
(48065)
国家社会(45444)
教育部(45281)
创新(44889)
科研(43853)
期刊
(170554)
经济(170554)
研究(114993)
中国(74333)
学报(52887)
管理(52292)
(51846)
(51823)
科学(50481)
教育(43088)
大学(40236)
学学(37362)
农业(36197)
(35993)
金融(35993)
技术(29906)
经济研究(27506)
业经(27045)
财经(26634)
(22825)
问题(22438)
图书(20211)
(18823)
(18531)
理论(17636)
世界(17300)
技术经济(17211)
科技(16516)
国际(16336)
现代(16022)
共检索到547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李然  
债务发行机制是财政体制中重要的一环,在保持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政府性债务多年来一直由中央全权负责,直到最近几年,中央政府打破以往多年的禁锢,开始进行对地方债的政策探索和规模试行。这其中政策转变的原因需要分别从中央和地方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地方债的出现的确能够产生众多有利的影响,这是财政体制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当今社会背景下,西方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对于走在经济上坡路的中国,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着融资需求巨大、地方债务积压严重的局面,存在不少隐性风险。以下将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我国政府试点地方自主发债的历史背景、推动转变的原因以及对于今后地方债发展前景的一些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邓小莲  
我国的《预算法》和《担保法》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但各级地方政府想方设法进行变相举债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为了增强政府债务的公开透明性,促进各级政府债务的显性化管理,探索进一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徐振  
文章对目前关于地方政府发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从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可行性、风险防范、发行制度设计及中央代发地方债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性分析,以期望推动关于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仲熠辉  左翎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是一个涵盖法律、财政、金融、社会等诸多领域改革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杠杆,也是《预算法》修订施行后的一个新鲜事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使融资更加规范;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地方政府负债的可持续性;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彰显了财政效率特征。但当前,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在发行规模、市场定价、信息披露、债券评级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与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尚存差距,隐藏着一定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本文由此出发展开研究,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自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仲熠辉  左翎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是一个涵盖法律、财政、金融、社会等诸多领域改革的系统工程,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杠杆,也是《预算法》修订施行后的一个新鲜事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融资工具,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举债压力,使融资更加规范;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地方政府负债的可持续性;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彰显了财政效率特征。但当前,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在发行规模、市场定价、信息披露、债券评级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与市场化的融资机制尚存差距,隐藏着一定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本文由此出发展开研究,探讨了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面临的风险及其治理路径选择。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蒋媛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具有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功能,促进公平的社会功能,改善民主的政治功能。当前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存在三大问题:纵横向权力制约失衡和财政分权加剧宏观困境、人大审批监督权虚置及地方自主发展权受限导致法律文本虚化以及试点实践深度与广度不足。因此试点省市自主发债需坚持"稳步"与"推进"两大方向,其中"稳步"是核心,"推进"是关键。为实现地方自主发债与法治良性对接,需要全面考虑宏观财税法治、法律制度完善以及试点实践深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洁  仲熠辉  左翎  
一、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管理机制,防范市场风险。2015年作为全国各省市区大规模发债的"元年",虽然基本完成预期发行目标,但地方政府债券利率基本上都低于国债,在市场上对一些私人投资者、券商、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足,而且这种低利率、低成本的债券很显然不具有持续性。应该主动让利于市场主体,适度提升各年限债券利率水平以换取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券的支持,即适度上浮利率防范认购风险。从目前地方政府发债情况来看,国务院严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琼  钟帅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因为"自行"并不意味着"自主"放眼国际,欧债危机逐步升级,欧洲各国政府紧缩财政,种种迹象让人们对政府发债融资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谈政府债色变"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却开始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由此,地方政府发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保证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持续健康发展而不重蹈欧洲的覆辙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静  
一、我国地方政府独立发债可能引发的问题(一)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的风险。地方政府独立举债将加大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嫁债务风险的可能性。从国际经验看,地方政府,特别是大的省、市债务违约风险往往会演化为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金融恐慌,为防止事态恶化,损害国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以信用为担保、通过承担到期还本付息责任来筹集资金的一种债务凭证。其安全性较高,投资者购买地方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一般都免缴所得税,对投资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发行地方债存在一定风险,缺乏一个良好的地方债管理体系,会使地方政府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宏婧  张雅青  孙钰涛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偿债能力、经济实力和财政透明度三个指标,以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的江西省为例,通过SPSS软件分别对其偿债能力和经济实力进行了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初步形成了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其他省份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宗军  刘琳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发挥财政功能、推动公共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地方债券风险防控是维护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借鉴美国市政债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地方债券存在着总体规模较大、发债期限错配、市场流动性不足、辅助制度不完善等四大风险;当前促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需要从控制发债规模、调整期限结构,丰富投资者结构、避免风险集中,把控三大环节、健全运作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加强监管力度等四个方面,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分散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宗军  刘琳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发挥财政功能、推动公共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地方债券风险防控是维护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借鉴美国市政债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地方债券存在着总体规模较大、发债期限错配、市场流动性不足、辅助制度不完善等四大风险;当前促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需要从控制发债规模、调整期限结构,丰富投资者结构、避免风险集中,把控三大环节、健全运作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加强监管力度等四个方面,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分散制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来  柴娟娟  
自从我国财政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日益加剧,债务融资需求不断扩张,致使市政债券逐渐成为解决地方政府资金需求的重要融资工具之一。在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过程中,如何确定发债规模、测量预期违约率、有效控制风险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思考与探索。笔者选择KMV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河南、陕西和辽宁四个省份在不同期限和不同发债规模下的违约率进行预测,并确定了合理的发债规模,为风险的控制提供精准支持。与其他度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文献相比,笔者在测量地方政府可担保财政收入时创新性地引入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来  柴娟娟  
自从我国财政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日益加剧,债务融资需求不断扩张,致使市政债券逐渐成为解决地方政府资金需求的重要融资工具之一。在地方政府自主发债过程中,如何确定发债规模、测量预期违约率、有效控制风险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思考与探索。笔者选择KMV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江苏、河南、陕西和辽宁四个省份在不同期限和不同发债规模下的违约率进行预测,并确定了合理的发债规模,为风险的控制提供精准支持。与其他度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的文献相比,笔者在测量地方政府可担保财政收入时创新性地引入了上级政府补助收入和当前到期债务两个指标,使预期违约率的计算更加科学、发债规模更加准确。研究结论为四省份加强债券风险监控、信用风险科学评估、制定合理风险防范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