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5)
2023(16245)
2022(14129)
2021(13495)
2020(11215)
2019(25937)
2018(25552)
2017(49474)
2016(27072)
2015(30349)
2014(30176)
2013(29522)
2012(27387)
2011(24824)
2010(24786)
2009(23102)
2008(22513)
2007(19778)
2006(17565)
2005(15969)
作者
(75004)
(62389)
(61796)
(59259)
(39954)
(29555)
(28253)
(24443)
(23689)
(22439)
(21220)
(21158)
(19877)
(19812)
(19581)
(19201)
(18607)
(18230)
(17947)
(17775)
(15660)
(15283)
(14869)
(14191)
(13909)
(13908)
(13807)
(13728)
(12529)
(12286)
学科
(105879)
经济(105732)
管理(81962)
(73846)
(61097)
企业(61097)
方法(46395)
数学(40343)
数学方法(39871)
(32127)
中国(31804)
(29193)
(24790)
业经(23723)
(21495)
贸易(21485)
(21002)
(20992)
地方(20095)
农业(18886)
(18378)
银行(18340)
(17837)
财务(17760)
财务管理(17718)
(17562)
(17109)
金融(17106)
环境(16901)
企业财务(16820)
机构
大学(381491)
学院(377478)
(159838)
经济(156572)
管理(149729)
研究(131180)
理学(129009)
理学院(127616)
管理学(125652)
管理学院(124951)
中国(100454)
(81724)
(77676)
科学(76497)
(64634)
财经(60586)
中心(59029)
研究所(58359)
(55924)
(55255)
(54895)
北京(52377)
业大(51712)
(49321)
经济学(49113)
师范(48962)
(47591)
财经大学(45054)
经济学院(44193)
(43859)
基金
项目(253106)
科学(200554)
研究(190033)
基金(185742)
(160336)
国家(159037)
科学基金(136923)
社会(121497)
社会科(115293)
社会科学(115268)
基金项目(97347)
(95091)
教育(86686)
自然(86645)
自然科(84609)
自然科学(84592)
自然科学基金(83048)
(80836)
编号(77340)
资助(76984)
成果(64775)
(57840)
重点(56259)
(53510)
课题(53109)
(52225)
国家社会(50561)
教育部(50284)
(50007)
创新(48814)
期刊
(176555)
经济(176555)
研究(119779)
中国(74519)
(59487)
管理(55970)
学报(55000)
科学(52060)
(51295)
大学(42714)
教育(42276)
学学(39837)
(36550)
金融(36550)
农业(35421)
技术(31172)
财经(30132)
经济研究(28729)
业经(26767)
(25760)
问题(22901)
图书(19899)
(19657)
理论(18746)
(18181)
技术经济(17827)
世界(17559)
现代(17157)
科技(17024)
国际(16985)
共检索到568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燕  苏一丹  
以中国地方政府大数据政策扩散(2006-2019年)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扩散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识别出大数据政策扩散的五种动力机制,运用事件序列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展示了中国大数据政策扩散的完整图景。结果发现:(1)大数据政策扩散呈现出传统S型特征,但并未表现出区域临近扩散规律。(2)政策扩散不同阶段的动力机制存在差异:第一阶段,政策创新归因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内生驱动力量,政策采纳受到府际竞争的驱动;第二阶段,动力机制更加多元,内生驱动力持续作用,出现了高度集中的府际学习与跨域合作,决策者偏好与政策网络对政策扩散具有重要作用;第三阶段,政策采纳主要受到来自中央与上级政府的垂直影响,政策模仿度较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邹东升  陈思诗  
权力清单是助推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各级地方政府对权力清单制度的快速创制与仿效也成为政府创新扩散的例证。本文基于公共政策扩散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权力清单政策文本的对比分析,从时间、空间、清单内容和扩散方式四个维度探究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权力清单制度扩散随时间推移明显呈现出“S型”曲线增长趋势;空间上区域邻近效应显著且以“试点—推广”为基本扩散路径;清单内容兼具政策模仿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征;扩散方式则表现为文本设计上的“权责合并”与“权责分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郁建兴  黄飚  
地方政府创新扩散是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聚焦于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其微观过程,但是,并不是有效的地方政府创新都适合扩散。根据创新的本质进行划分,目前的地方政府创新可以分为目标创新与工具创新。目标创新扩散的适用性标准在于特定创新是否满足其他地方政府治理需求,而工具创新扩散的适用性标准在于移植或借鉴特定创新所需要的调试成本是否小于地方政府自身创新的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张文婷  
政府购买服务被认为是改进公共服务绩效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公众对政府信任的关键密钥。以2007-2016年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在全国31个省份的扩散过程为例,利用事件史方法分析了我国省级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扩散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创新主体、政策创新客体和政策创新环境变量都会影响到省级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扩散,其中辖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数量与全国范围的学习机制是影响省级政府购买服务采纳的重要因素。研究不仅从公共政策视角加深了对我国政府购买服务发展的认识,也丰富和拓宽了我国已有公共政策扩散的相关成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程聪慧  褚清清  
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是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等市场失灵问题的典型政策工具,本文以2005-2015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为例,利用事件史方法分析我国省级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政策的扩散机制。研究发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的总体扩散过程主要受到纵向府际关系和政府创新易感性的影响;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在时间维度上符合阶梯型累积分布曲线规律,其背后逻辑是不同时期政策创新扩散的动力源和阻力源不同,前期扩散的动力源主要是纵向府际关系和政府创新易感性,经济发展水平对政策扩散存在阻滞作用,而后期扩散的动力源主要是纵向府际关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和省长的相关工作经历对政策扩散存在阻滞作用。本文不仅从公共政策视角加深了对中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政策的认识,也丰富和拓宽了已有公共政策扩散的相关成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计宁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研究已经完成了前范式的研究,后续基于创新扩散视角的地方政府创新研究方兴未艾。地方政府创新扩散具有的传播源与潜在接受者的多维向、扩散的时序性及特定的传播渠道等属性。这种对特性的诠释,使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发生机理与基本模式进一步明晰:即地方政府作为改革创新的实验标本,通过一系列制度、理念、体制等的创设、调适,而后或行政主导式的上级推广,或自发学习式的吸纳、融合,从而完成地方政府的创新扩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占东  王雪标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这一事实,利用跳跃扩散过程刻画"土地财政"对债务规模测度的影响。通过求解跳跃扩散过程,建立债务规模测度模型,分析债务规模与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率、波动率、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冲击效应测度土地出让收入冲击对债务规模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依赖于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率、波动率、债务风险以及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等要素。对于债务风险较高、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要适度减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占东  王雪标  
文章基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这一事实,利用跳跃扩散过程刻画"土地财政"对债务规模测度的影响。通过求解跳跃扩散过程,建立债务规模测度模型,分析债务规模与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率、波动率、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冲击效应测度土地出让收入冲击对债务规模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依赖于财政收入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率、波动率、债务风险以及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等要素。对于债务风险较高、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较高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要适度减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维双  
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企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出若干激励冲突。政府通过政策组合和优化市场环境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或弱化这些冲突的发生。在分析政府与技术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激励冲突的基础上,对政府管理的政策激励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从政策激励和市场激励两方面构建了基于政府管理的技术创新扩散激励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扬  
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视角,以上海、南京、无锡、青岛、武汉和贵阳等地为例,对智库在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智库通过数据开放相关指标的呈现和数据开放工作的运行反馈来推动问题源流的构建;通过参与地方政府的政策设计与提供技术方案来推动政策源流形成;借助政策观点的传播来引导支持数据开放的国民情绪,并通过与政府部门交流互动强化政府数据开放的正面态度,进而推动政治源流的构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绪忠  郭宁宁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企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重要手段。运用政策扩散理论,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扩散情形,深入分析探讨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四种扩散机制。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实施意见,从而推动深化产教融合从制度理念到实践层面的真正落地。通过分析,建议结合省域特点,提升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可操作性,加强深化产教融合政策扩散的力度,切实推动深化产教融合政策的落地,同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政府行政指令机制加强深化产教融合生态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针对环境规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给出了中央政府激励地方政府的最优契约形式,考察了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环境规制相关因素对最优激励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重视度、中央政府对环境质量的重视度、地方政府的风险偏好、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方差、污染减排量方差、环境规制执行成本以及环境规制经济成本都会影响最优激励契约的确立。中央政府应根据自身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结合地方政府的不同属性,确立或调整最优激励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明波  郑帅彬  
为探究碳税与补贴政策动态调整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博弈模型,引入证据理论融合企业收益状况与市场环境信息建立网络演化规则,借助MATLAB仿真技术分析动态补贴与静态碳税、静态补贴与动态碳税、动态补贴与动态碳税三种情形下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补贴可以纠正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使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动态碳税则会强化网络在初期形成的演化趋势,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达到全扩散或湮灭;动态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动态碳税造成的正反馈效应,降低网络演化的风险;在三种不同的情形下,补贴与碳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明波  郑帅彬  
为探究碳税与补贴政策动态调整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博弈模型,引入证据理论融合企业收益状况与市场环境信息建立网络演化规则,借助MATLAB仿真技术分析动态补贴与静态碳税、静态补贴与动态碳税、动态补贴与动态碳税三种情形下绿色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补贴可以纠正企业的非理性行为,使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动态碳税则会强化网络在初期形成的演化趋势,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达到全扩散或湮灭;动态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动态碳税造成的正反馈效应,降低网络演化的风险;在三种不同的情形下,补贴与碳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作用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庆华  刘军军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工作人员对循环经济的认知水平是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政策扩散理论为基础,探索了循环经济政策认知是否在政府部门内形成扩散。通过对沈阳、大连两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了政府工作人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之间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地差异。这一结论为地方政府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为进一步剖析如何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循环经济认知水平奠定了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