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4)
- 2023(11728)
- 2022(9735)
- 2021(9115)
- 2020(7496)
- 2019(17076)
- 2018(16268)
- 2017(31041)
- 2016(16797)
- 2015(18661)
- 2014(18018)
- 2013(18151)
- 2012(16942)
- 2011(15269)
- 2010(15014)
- 2009(13915)
- 2008(13570)
- 2007(11826)
- 2006(10483)
- 2005(9049)
- 学科
- 济(70524)
- 经济(70453)
- 管理(44425)
- 业(37270)
- 方法(27880)
- 企(26581)
- 企业(26581)
- 数学(25546)
- 数学方法(25433)
- 中国(25352)
- 财(23984)
- 税(21932)
- 税收(20484)
- 收(20314)
- 农(19602)
- 贸(14997)
- 贸易(14990)
- 学(14883)
- 易(14666)
- 地方(14557)
- 农业(13259)
- 业经(12767)
- 制(12142)
- 环境(11947)
- 收入(11381)
- 出(11074)
- 财政(10805)
- 土地(10016)
- 银(9699)
- 银行(9655)
- 机构
- 大学(234994)
- 学院(232210)
- 济(104451)
- 经济(102678)
- 研究(88780)
- 管理(84774)
- 理学(73276)
- 理学院(72333)
- 管理学(71367)
- 管理学院(70935)
- 中国(67728)
- 科学(53777)
- 财(52772)
- 京(51395)
- 所(45067)
- 农(43559)
- 研究所(40906)
- 财经(40398)
- 中心(38779)
- 经(37221)
- 业大(36241)
- 经济学(34660)
- 农业(34457)
- 江(33240)
- 北京(32624)
- 院(32321)
- 经济学院(31541)
- 财经大学(30206)
- 范(28670)
- 师范(28305)
- 基金
- 项目(160398)
- 科学(126284)
- 基金(120310)
- 研究(111906)
- 家(108483)
- 国家(107679)
- 科学基金(90478)
- 社会(75860)
- 社会科(72073)
- 社会科学(72054)
- 基金项目(63738)
- 自然(58058)
- 省(57579)
- 自然科(56746)
- 自然科学(56727)
- 自然科学基金(55724)
- 划(51054)
- 教育(48894)
- 资助(48313)
- 编号(41568)
- 部(36677)
- 重点(36677)
- 发(34649)
- 国家社会(33837)
- 成果(33411)
- 创(32804)
- 中国(31550)
- 创新(31069)
- 教育部(30977)
- 科研(30967)
共检索到352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宇琼 钟太洋
研究目的:考察地方政府土地租税收入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方法:以中国大陆1990—2013年的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和建设用地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耕地占用税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土地租税收入具有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作用,其中土地出让收入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土地租税收益分成的提高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起到推动作用,建设用地变化仅与耕地占用税收入存在长期的双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耕地占用税制度产生反向政策响应,合理调整土地财税体制和盘活存量土地才是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玉;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玉
本文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在联系,对2004—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估算,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等因素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和中央税收攫取是造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和2008年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也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起到一定作用;剔除财政分权、中央税收攫取、城镇化和地方人均GDP相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债务增长更为迅速。鉴于此,本文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官员考核机制、中期预算平衡和营改增后地方税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童陆亿 胡守庚
多维度城市扩张度量,是深刻揭示城市扩张规律及驱动力,实现高效城市扩张控制,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城市扩张自由度、蔓延度、感观优劣度指数对中国216个主要城市2000-2012年期间的扩张特征进行了综合度量。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扩张总体趋于紧凑,但低约束扩张模式所催生的"低质量"城市发展态势严峻;2不同维度城市扩张特征不尽相同,东、中部地区是中国近年城市扩张的集中地,扩张自由度及蔓延度较高、区域差异明显,扩张模式不尽合理;广东、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低质量"扩张现象较为严重,西部省份及少数民族自治区扩张模式整体较优;城市圈地区扩张紧凑度较高,但统筹协调程度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可 张安录 徐卫涛
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时空差异,本文利用1999年-2008年全国31个省市数据(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除外),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从空间尺度看,经济发展等影响因子,区位差异和政策变迁能够较好地解释全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其中,城市人口因子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拉动力度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尺度均对城市用地扩张有正影响,而经济发展仅在全国和中部尺度有影响;②从时间尺度看,除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正影响外,其余变量统计上大多不显著;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汪玉兵
该文利用中国2002-2013年间282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支行为显著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并且公共品的供给和收入差距也强化了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土地财政对东部地区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还对一线城市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抑制作用,表明土地财政是导致地方政府规模变化出现区域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此外,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而经济发...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地方政府规模 财政分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邹秀清
在"租税互替"机制的研究框架下,本文采用了文献比较和理论分析法来解析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本文对租与税的概念、特性和表现形式及其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1)在现行的地方官员晋升制度和财政收支分权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偏好于追求短期的土地租金收入而非长期的税收收入;(2)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对于地租收入的强烈偏好,直接导致了目前的土地财政模式;(3)推进不动产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由偏好短租转变为偏好长税,是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土地财税制度的关键所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燕语 钟太洋
为了研究土地市场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何具体的影响,本文根据中国土地市场的特征构建了两者作用的理论框架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1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取聚类稳健标准误差和异方差稳健的豪斯曼检验得到固定效应模型,分别对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揭示土地市场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一级市场成交面积的增加和土地有偿使用率的提高能够明显减缓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而一级市场成交总价款的增加却会明显促进城市的扩张,与此同时,一级市场成交均价及二级市场流转面积、成交价款和转让均价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尚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健 汪应宏 陈晨 单林春 彭山桂 魏海霞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07-2012年设区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及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用地扩张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是通过如下四层逻辑关系进行传导的:1地方政府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存在工业用地低价出让的行为;2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低价出让具备引资功能;3资本净流入存在如下溢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经济增长、人口聚集、商住用地出让金增加;4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对城市用地扩张具有明显正向作用。基于以上逻辑关系,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经济增长、人口聚集、商住用地出让金增加等溢出效应是城市用地扩张的表层原因,根本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江林 沈国庆
本文基于2007~2015年全国29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及税收数据,检验了在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利益及地方行政资源最大化的目标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促进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但该影响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扩张而递减,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规模差异性。本文为全面理解地方债务快速扩张和防范其引致的财政金融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财税体制改革、地方税体系建设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扩张 地方税收 地方税体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乔俊峰 赵晓迪 尹星怡
本文在系统诠释地方政府竞争通过城市蔓延作用于政府债务扩张的逻辑机理基础上,利用2006—2019年265个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政府竞争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提高了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和发行概率,该影响在人口流出城市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竞争会加剧城市空间的低密度和分散化蔓延,引起城市规模效应减弱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费用支出增加,迫使地方政府以债融资,从而带来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进一步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地方政府间竞争引致的城市蔓延显著刺激了城市自身及邻近城市的政府债务扩张。本文通过研究城市蔓延在地方政府竞争对政府债务扩张过程中的影响机制,为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城市蔓延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在地区间呈现出空间联动特征,而财政分权与政治晋升锦标赛激励下的税收竞争又成为地方政府举债的内生动力。基于2014年新《预算法》颁布的政策背景,将地方政府债务区分为纳入预算管理的显性债务和具有政府担保属性的隐性债务(城投债),构建债务空间相关模型和税收竞争影响模型,分别探究两种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相关性及其来自税收竞争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担保债务的规模扩张均呈现出显著的地区间空间联动特征,其中隐性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相关性更显著且程度更高;税收竞争显著刺激地方政府举债的积极性,而隐性债务规模增长更快,对于税收竞争策略的弹性系数更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缓解税收竞争对政府举债的刺激作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容易“为竞争而举债”;2014年一系列政府举债规范政策的实施显著缓解了地区间债务规模扩张的空间联动性,同时提高了隐性债务对税收竞争反应的敏感度。这说明在地方政府显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后,面临税收竞争带来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更倾向于为投融资平台提供隐性担保以寻求债务资源,从而激发了隐性债务规模的快速扩张。基于此,应从全局视域下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和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兼顾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尽快实现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经荣
当前我国的土地租税费体系及历史变化谢经荣1949年至现在,大陆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保持市场经济特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由于社会变化频繁发生.每次变革都形成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收体系,土地的租税费体系也不例外。由于其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文荣
通过对建国后的历史考察 ,认为中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消长演变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而这种演变始终未能有效地消除土地资源配置低效率和城市用地规模过度扩张。由于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是不完善的 ,因此 ,机制的“选择”应该是“以哪种机制为主”的选择。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 ,应以市场机制为主 ,政府机制也能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 ,但必须采取措施来弥补政府缺陷。
关键词:
市场失灵 城市用地规模过度扩张 机制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艾非 王文甫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持续扩张引起政府、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地区增长目标、分税制和地方政府博弈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税制视角对地方债扩张这一现象加以解释。研究表明,在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当前的税收制度扩大了地方政府发生短视或者经济出现不利冲击时政府债务扩张的程度。渠道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发生短视时,顺周期的增值税放松了地方财政约束并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程度,转移支付降低了地方借贷成本并提高了债务扩张程度;负向生产率冲击发生时,顺周期的税收收入加剧了财政压力并放大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此外,地区竞争放大了税制产生作用的强度。由此,可以通过增加财产税等直接税的比重、规范转移支付的获取和促进地区协作等方式限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