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5)
- 2023(15236)
- 2022(12862)
- 2021(12340)
- 2020(10641)
- 2019(24515)
- 2018(24119)
- 2017(45361)
- 2016(24380)
- 2015(27735)
- 2014(26897)
- 2013(26478)
- 2012(24418)
- 2011(21855)
- 2010(21594)
- 2009(19895)
- 2008(19668)
- 2007(17306)
- 2006(14528)
- 2005(12741)
- 学科
- 济(99055)
- 经济(98958)
- 管理(73431)
- 业(69903)
- 企(58852)
- 企业(58852)
- 方法(47998)
- 数学(42587)
- 数学方法(42107)
- 中国(28357)
- 财(27988)
- 农(25346)
- 业经(20710)
- 技术(20232)
- 贸(19968)
- 贸易(19957)
- 易(19484)
- 学(19294)
- 制(18854)
- 地方(17689)
- 农业(16683)
- 务(16169)
- 财务(16121)
- 财务管理(16080)
- 银(15539)
- 银行(15508)
- 企业财务(15248)
- 和(14969)
- 行(14802)
- 融(14650)
- 机构
- 大学(339759)
- 学院(337505)
- 济(145829)
- 经济(143166)
- 管理(135436)
- 理学(117818)
- 理学院(116587)
- 管理学(114766)
- 管理学院(114108)
- 研究(113080)
- 中国(87256)
- 京(70348)
- 科学(67379)
- 财(67072)
- 所(55250)
- 财经(53304)
- 中心(53188)
- 农(51710)
- 研究所(50433)
- 经(48709)
- 江(48491)
- 业大(47831)
- 经济学(45600)
- 北京(44014)
- 范(42364)
- 师范(41953)
- 经济学院(41201)
- 院(41019)
- 农业(40616)
- 财经大学(39830)
- 基金
- 项目(231669)
- 科学(185336)
- 基金(172113)
- 研究(168729)
- 家(150050)
- 国家(148891)
- 科学基金(129104)
- 社会(109947)
- 社会科(104438)
- 社会科学(104415)
- 基金项目(91151)
- 省(88864)
- 自然(83380)
- 自然科(81580)
- 自然科学(81558)
- 自然科学基金(80170)
- 教育(78226)
- 划(75587)
- 资助(69830)
- 编号(66128)
- 成果(53266)
- 部(52747)
- 创(52695)
- 重点(52388)
- 发(49286)
- 创新(48651)
- 国家社会(46663)
- 教育部(45761)
- 课题(45607)
- 科研(45032)
共检索到489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建南 马亮 杨宇谦
近年来,中国地方各级政府开展了各种创新活动,实践界与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但政府创新的动因、特征和绩效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收集整理了2005年申报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133个政府创新项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案例加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是创新的首要原因;中国东部地区的政府创新远多于中西部地区,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创新最多;创新内容中,公共服务创新最多,其次是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并且不同地区和机构也有差异;政府创新提高了地方政府绩效并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但目前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推动地方政府创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天喜 孙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第七届(2013-2014)"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开始接受地方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群团组织的创新项目申报。上述机构或组织在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均可以申请,尤其鼓励推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廉洁高效、公共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第五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已经正式启动,开始接受省级以下各级地方政府(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群团组织等)的创新项目申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第八届(2015-2016)"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评选活动于2015年4月15日正式启动,开始接受地方党政部门、司法机关和群团组织的创新项目申报。上述机构或组织在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创新项目均可申请,尤其鼓励法治、透明、协商民主和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创新项目申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将组织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全国专家委员会严格按照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选,从申请项目中选出20名"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俞可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俞可平
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进程。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不仅是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过程,也是政治变革和政治进步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云云 朱平芳 孟醒 廖辉
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下科技创新“九龙治水”的问题亟待破解,科技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源碎片化投入、措施分散式出台等现象迫切需要解决,因此开展关于政策综合治理效力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是对政策合力影响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并运用文本方法基于31个省市近20年的科技政策文件来测算政策合力,最后对政策合力影响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合力和政策措施合力均能够促进创新活动,并能通过提高市场活力对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减少寻租行为对创新活动的抑制效应来促进科技创新,科技政策合力还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投入的转化效率。但在照搬中央政策及延续往年政策导致政策同质化严重的地区,政策合力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会被削弱;在创新资源禀赋高的地区,政策合力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本文对政策合力作用路径的梳理和验证能够对提高科技治理成效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
政策合力 创新活动 寻租 政策同质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建南 杨宇谦
创新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是改进区域治理水平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近三年来,围绕评估定位、评估内容、公众参评模式与组织策略四大主题,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呈现出多种创新。这些创新响应了执政价值理念的调整,提高了公共组织的问责性,融合了绩效评估形式的边界。文章进一步识别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的障碍,给出了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绩效评估 管理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建南 黄艳茹 马亮
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案例库,选取2005年第三届的133个和2009年第五届的92个优秀创新案例为样本,对两届政府创新在启动时间、地区分布、创新主体层级分布和类型与创新内容等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发现,跨越5年的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在宏观区域上依然存在显著差异,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在创新内容、主体层级和类型分布等方面未见显著差异,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稳定性 内容分析 案例比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振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主体逐渐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而地方政府在社会组织的治理创新实践中,已经积累了重要经验,包括通过获取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取得创新的合法性权威;推动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搭建政社合作平台;推进政府和社会组织分开,增强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等。地方政府在社会组织治理创新上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不仅有助于完善中国社会治理的格局,而且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加强了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还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治理创新 地方政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翁文艳
基于163个全国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创新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改革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地方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较强的主导作用;二是县(区)基层政府针对本地突出问题能主动发起改革;三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日趋增多。地方政府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以构建统一的规划部署,越来越重视结合地方特点的"底层设计"以落实中央的改革要求,越来越重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以反映底层的民意诉求,呈现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趋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合理的创新机制驱动力,为我国教育改革探索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教育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阿妙
创新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高度契合性,体现出科学有效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对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创新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在传统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中存在诸多制约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问题。因此,应着力更新地方政府行政理念和创新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以推动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再造,以期达到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绩效管理 治理能力 契合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寇恩惠 戴敏
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2008—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创新补贴数据,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研究发现: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异质性检验发现,地方政府创新补贴偏向在样本期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晋升压力较大地区的地方政府有更严重的创新补贴偏向,地方政府对中央产业政策支持行业表现出较低的创新补贴偏向,而社会监督相对缺失地区政府的创新补贴偏向更为严重。机理分析表明,地方官员追求短期经济绩效以及创新补贴高风险、缓见效的特点使得地方政府产生了创新补贴偏向。短期内调整地方政府财政补助结构,长期考虑减少甚至取消地方政府财政补助是深化市场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