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2)
- 2023(9619)
- 2022(8241)
- 2021(7768)
- 2020(6814)
- 2019(16003)
- 2018(15459)
- 2017(30232)
- 2016(16427)
- 2015(19200)
- 2014(18974)
- 2013(19188)
- 2012(18353)
- 2011(16690)
- 2010(16679)
- 2009(15768)
- 2008(15721)
- 2007(14052)
- 2006(11891)
- 2005(10778)
- 学科
- 济(77431)
- 经济(77354)
- 管理(46501)
- 业(41934)
- 方法(39652)
- 数学(36247)
- 数学方法(36054)
- 企(32677)
- 企业(32677)
- 中国(22402)
- 财(22000)
- 农(19246)
- 贸(16662)
- 贸易(16657)
- 易(16247)
- 制(14032)
- 学(13607)
- 地方(13535)
- 业经(13211)
- 农业(12423)
- 融(11550)
- 金融(11548)
- 银(11400)
- 银行(11380)
- 务(11065)
- 财务(11048)
- 财务管理(11007)
- 行(10880)
- 出(10728)
- 企业财务(10486)
- 机构
- 大学(247561)
- 学院(242157)
- 济(112912)
- 经济(111000)
- 管理(94114)
- 研究(85480)
- 理学(81455)
- 理学院(80568)
- 管理学(79601)
- 管理学院(79111)
- 中国(65941)
- 财(53229)
- 京(51521)
- 科学(48219)
- 所(42833)
- 财经(42220)
- 中心(39025)
- 研究所(38750)
- 经(38657)
- 农(38283)
- 经济学(37628)
- 经济学院(34296)
- 江(34220)
- 北京(32987)
- 业大(32807)
- 财经大学(31610)
- 范(30369)
- 农业(30282)
- 师范(30115)
- 院(29975)
- 基金
- 项目(159187)
- 科学(126279)
- 基金(119471)
- 研究(117363)
- 家(103394)
- 国家(102627)
- 科学基金(87500)
- 社会(78205)
- 社会科(74376)
- 社会科学(74357)
- 基金项目(62308)
- 省(57854)
- 自然(53726)
- 教育(53651)
- 自然科(52515)
- 自然科学(52498)
- 自然科学基金(51639)
- 资助(50082)
- 划(50007)
- 编号(45891)
- 成果(38855)
- 部(38267)
- 重点(35874)
- 国家社会(34161)
- 发(34106)
- 教育部(33373)
- 创(32523)
- 中国(31582)
- 人文(31572)
- 课题(31241)
- 期刊
- 济(116699)
- 经济(116699)
- 研究(74627)
- 中国(44386)
- 财(41670)
- 学报(35968)
- 农(33653)
- 科学(33491)
- 管理(31108)
- 大学(27320)
- 学学(25659)
- 融(22843)
- 金融(22843)
- 农业(22725)
- 财经(21996)
- 经济研究(20826)
- 教育(20567)
- 经(18892)
- 技术(18696)
- 问题(16433)
- 业经(16044)
- 贸(15911)
- 世界(13601)
- 国际(13216)
- 业(13193)
- 统计(12843)
- 技术经济(12810)
- 图书(12714)
- 理论(11487)
- 策(11119)
共检索到357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文君 马顺福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政府逐渐退出传统生产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是政府从其职能“越位”与“缺位”向其职能“归位”的过程。“归位”就是政府向其服务职能的转变。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以1992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其开端的,所以本文的研究时段是1992—2003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荣林 钱雨 刘松松
公共卫生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界定公共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文章对2004-2010年间全国31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影响地方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因素及效应。研究表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和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支出具有很小的负面影响,政府规模的膨胀程度、人口结构与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卫生支出 财政分权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章贵桥 刘唯真 季伟伟
后疫情时代,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地方政府举债的政策,助推经济恢复,增强发展后劲。数智化时代,如何将演进的政府会计契约和估值功能嵌入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机制,提升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绩效,是政府会计治理机制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政府会计契约和估值功能的演进方向,重点探讨了政府会计契约和估值功能如何提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理绩效。研究结论对于促进地方政府科学确立经济增长目标、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举债危机、提升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绩效、优化地方政府财政生态环境、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助力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关山 党晓捷 田军
在我国经济体制中,“条块”矛盾一直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而“块块”问题又是一个清晰度相当低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条块”矛盾首先要对“条块”特别是“块块”的基本格局、内在功能、行为特点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这就需要进行实证性分析。本文力求作一些初步的尝试。一、地方政府传统经济行为的性质和基本模式为了清楚地阐明地方政府传统经济行为的模式,首先耍弄清地方政府究竟代表着什么。这里我们将采取“条块”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而且基本用“块块”代称地方政府。“块块”首先代表着地区的利益,而且是本地区利益的最高代表。“条条”则代表着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志勇 卢以恒
近几年学界对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不少,各种研究结论迥异。然而,从税收分权角度研究的文献并不多。笔者选取2001年至201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台湾省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整体税收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不显著;货劳税类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负效应;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不显著等。笔者结合中国国情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分税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楚晖 余可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5—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法(GMM/DPD)进行了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对地区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增长影响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一些地方生产性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并不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虞浩 罗贵明 吕卫华
财政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更偏向于能够迅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的基础建设等方面,这样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地方政府热衷基础设施建设挤出了公共教育财政支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这使得地方政府在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得以提高。基于我国1995—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这两方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挤占的负向影响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对公共教育财政性支出水平的正向影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产生了过多挤占以至于经济增长无法弥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支出的挤占。
关键词:
公共教育支出 影响因素 基础建设投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军
目前,许多有关公共支出的研究均是默认公共支出的规模是膨胀的。对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验证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膨胀的"存在性"。基于经典的理论模型和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支出规模扩张。具体到各省级政府,绝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支出规模是膨胀的,而且中西部地区的膨胀程度要高于东部地区。最后,面对日益膨胀的地方公共支出规模,本文提出了控制地方支出规模的初步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地方政府 规模膨胀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方坤
地方政府究竟是否提供了合意的公共服务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键期。本文以中间收入人投票理论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函数,并运用我国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最优值,通过将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对比,鉴别出我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状态。结果表明:相对于最优供给的参照体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现失衡状态,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较为不足,而中部地区则较为充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军
通过直接的收支平衡方法、最优公共支出规模方法和债务可持续性方法对中国地方政府不断积累的超额支出规模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仍然处于相对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东部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中等,偿债压力中等。为了控制政府的支出规模,当前提高财政透明度、改变官员的绩效考核方式、合理界定地方支出范围势在必行。
关键词:
超额公共支出 支出规模测度 支出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少芩
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领域为公共投资,文章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分税制以来历年各截面上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各地方政府历年的公共投资水平进行了排名,并对各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公共投资的水平与地方经济增长不协调。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构建合理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竞争秩序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军杰 钟君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理论来描述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把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公共选择过程分为初级政治市场、政策供给市场和政策执行市场三个部分,通过论述中国地方公共选择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铁三角”关系,以及在片面政绩评价标准的激励下地方政府本身固有的有限理性和追求垄断租金最大化的冲动,揭示了各种经济过热背后的深层次的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中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克服相关缺陷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选择 越位与缺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钢 王笛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的背景下,以GDP为主的绩效考评促使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强烈的引资冲动,加剧了中国地方性税收激励政策竞争的激烈程度。这种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加剧了FDI在中国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并直接影响到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政府间税收竞争对FDI地域分布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自从200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内外资统一税制正在发挥应有的公平功能。今后在合理引导与高效利用FDI方面,应该坚持税制公平原则、弱化地方政府的恶性税收竞争动力并着力优化FDI的软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建刚 徐奇升
结合政府竞争理论,文章通过构建四类权重下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结构的策略互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结构呈现显著的策略模仿特征,在产业结构相近的省份间要比地理邻接的省份更为突出,而外资和房价分别在工业和居住用地出让比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工业和居住用地出让比例还存在跨期的策略替代特征与路径依赖效应。分区域来看,东部在工业用地出让中的模仿行为更为明显;中部工业用地出让的策略模仿主要源于对外资的竞争,中、西部在居住用地出让中的策略模仿主要发生在地理相邻的省份间。此外,西部地区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施建刚 徐奇升
结合政府竞争理论,文章通过构建四类权重下的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结构的策略互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结构呈现显著的策略模仿特征,在产业结构相近的省份间要比地理邻接的省份更为突出,而外资和房价分别在工业和居住用地出让比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工业和居住用地出让比例还存在跨期的策略替代特征与路径依赖效应。分区域来看,东部在工业用地出让中的模仿行为更为明显;中部工业用地出让的策略模仿主要源于对外资的竞争,中、西部在居住用地出让中的策略模仿主要发生在地理相邻的省份间。此外,西部地区土地出让结构还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