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6)
- 2023(13838)
- 2022(12058)
- 2021(11446)
- 2020(9724)
- 2019(22667)
- 2018(22277)
- 2017(43666)
- 2016(23566)
- 2015(26314)
- 2014(25866)
- 2013(25951)
- 2012(24003)
- 2011(21716)
- 2010(21540)
- 2009(19686)
- 2008(19002)
- 2007(16412)
- 2006(14160)
- 2005(12597)
- 学科
- 济(94859)
- 经济(94755)
- 管理(65274)
- 业(60917)
- 企(47350)
- 企业(47350)
- 方法(45711)
- 数学(40677)
- 数学方法(40348)
- 中国(28099)
- 财(25013)
- 农(24799)
- 贸(19913)
- 贸易(19903)
- 易(19373)
- 业经(19174)
- 学(18814)
- 地方(18541)
- 制(17790)
- 农业(16307)
- 银(14353)
- 银行(14318)
- 环境(14276)
- 和(14196)
- 融(14038)
- 金融(14036)
- 技术(13956)
- 行(13725)
- 理论(13562)
- 务(13308)
- 机构
- 大学(329889)
- 学院(324372)
- 济(137801)
- 经济(135007)
- 管理(131352)
- 理学(114284)
- 理学院(113073)
- 研究(112078)
- 管理学(111451)
- 管理学院(110841)
- 中国(84272)
- 京(70413)
- 科学(66914)
- 财(63027)
- 所(55475)
- 研究所(50666)
- 财经(50545)
- 中心(50246)
- 农(49544)
- 业大(46427)
- 经(46345)
- 北京(45085)
- 江(44761)
- 经济学(42789)
- 范(42177)
- 师范(41838)
- 院(40600)
- 农业(38810)
- 经济学院(38768)
- 财经大学(37941)
- 基金
- 项目(225911)
- 科学(178051)
- 研究(167581)
- 基金(165801)
- 家(144084)
- 国家(142932)
- 科学基金(122548)
- 社会(107416)
- 社会科(101886)
- 社会科学(101859)
- 基金项目(87561)
- 省(84587)
- 自然(77742)
- 自然科(75967)
- 自然科学(75951)
- 教育(75625)
- 自然科学基金(74631)
- 划(72097)
- 资助(68895)
- 编号(67540)
- 成果(55873)
- 部(51424)
- 重点(50084)
- 发(47957)
- 创(46554)
- 课题(45869)
- 国家社会(45086)
- 教育部(44487)
- 创新(43478)
- 人文(43037)
- 期刊
- 济(143278)
- 经济(143278)
- 研究(98398)
- 中国(60248)
- 学报(50023)
- 科学(45853)
- 管理(45804)
- 财(45662)
- 农(44014)
- 大学(37872)
- 学学(35179)
- 教育(34042)
- 农业(31105)
- 融(27790)
- 金融(27790)
- 技术(25976)
- 财经(24591)
- 经济研究(24423)
- 图书(22738)
- 业经(21305)
- 经(20981)
- 问题(18870)
- 贸(16674)
- 业(16594)
- 理论(16223)
- 书馆(15815)
- 图书馆(15815)
- 技术经济(15274)
- 世界(14951)
- 科技(14790)
共检索到473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方坤
地方政府究竟是否提供了合意的公共服务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键期。本文以中间收入人投票理论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函数,并运用我国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拟合,得出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最优值,通过将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对比,鉴别出我国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状态。结果表明:相对于最优供给的参照体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现失衡状态,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较为不足,而中部地区则较为充足。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建军 张辰昕
笔者以2003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平均值都在0.9以上,效率整体较高,但还有近10%的提升空间,从区域上看,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呈东高西低态势;居民收入增加、转移支付及预算外收入比重提高、经济开放度提升等将降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而人口密度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辛歆
如何科学地评估公共物品的产出和效益,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学术界及民众的广泛关注。科学合理地评估地方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绩效,可以保证资源得到高效充分的利用,促进有关政府部门和人员配置更加合理,使公共物品的供给更加有效。
关键词:
公共物品 供给 绩效评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斌
以重庆为例,对其下辖的40个区县县域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差距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倒挂,公共服务职能分工不够明确是造成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另外,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城市布局,复杂的地理自然环境等因素也给重庆的地方公共产品的均衡供给造成了特殊的困难。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产品供给 实证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甘行琼 刘大帅 胡朋飞
地方政府作为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其供给行为受到自身财政激励的约束和引导。在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获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发现:支出方面,地方政府确实存在依据户籍供给公共服务的倾向,流动人口受到歧视;收入方面,财政资源的分配没有与人口流动相匹配,表现为一个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导致其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均税收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两方面的结合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财政激励扭曲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激励来源于财政制度设计。为矫正不当的地方财政激励,提高地方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改进相关制度设计已成为关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军
目前,许多有关公共支出的研究均是默认公共支出的规模是膨胀的。对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验证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膨胀的"存在性"。基于经典的理论模型和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支出规模扩张。具体到各省级政府,绝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支出规模是膨胀的,而且中西部地区的膨胀程度要高于东部地区。最后,面对日益膨胀的地方公共支出规模,本文提出了控制地方支出规模的初步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地方政府 规模膨胀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洪友 卢盛峰 陈思霞
笔者构建了一个测度辖区公共服务供给匹配状况的检验模型,并利用中国1999—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及社会治安等6种公共服务的拥挤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拥挤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中国现有的公共服务提供量下,除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近似纯公共品的公共服务成本应完全由政府通过税收垫付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混合型公共服务其成本应根据其拥挤程度以及各自内部的"公共度",由政府通过差异化财政拨款和受益者付费分摊,社会保障等私人型公共服务的成本应主要由受益居民负担;从长远来看,政府应努力增加拥挤性公共服务,特别是私人型公...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拥挤系数 成本分摊 匹配程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续竞秦 杨永恒
基于修正的DEA两步法,核算并解释中国大陆省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各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自主权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人口密度、人均GDP等外生环境因素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辖区内居民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基本公共服务 供给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吴红雨
本文针对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双重作用”,提出了其中隐含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与我国市场化改革现实之间的一个悖论,并以悖论存在的特殊环境——经济的非均衡状态为分析视角,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双重作用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
非均衡 地方政府 职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南平 徐慧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将导致城市土地过度供给,城市土地产出弹性越大且政府在城市土地出让金中的收益比例越高,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程度就越深,并且随着城市土地供给的增加,地方经济中内生含有降低居民收益分享比例、提高政府和企业分享比例的趋势,这构成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城市土地供给的重要诱因。解决我国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根源在于改变地方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适应性调整策略,优化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城市土地权属关系,调整我国现有城市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将城市土地供给置于长期化的视野以及制度化的平台上进行,使地方政府的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资源的高效化、集约化利用目标相适应。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城市土地供给 土地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文君 马顺福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政府逐渐退出传统生产领域、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是政府从其职能“越位”与“缺位”向其职能“归位”的过程。“归位”就是政府向其服务职能的转变。由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以1992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其开端的,所以本文的研究时段是1992—2003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文杰
政府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职能,然而,现实经济中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并没有很好地运行。地方政府在支农支出、教育和医疗等公共产品上的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现有财政体制的城市倾向造成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农民较多负担了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产品支出,这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央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对称,乡镇财政薄弱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起种类繁杂的公共产品支出,因此必须对现有财政体制进行改革: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2.合理平衡基层乡镇一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3.改革县乡财政体制,通过压缩农业服务的行政事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公共产品 财政支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汪亚美
能否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偏好,将转移支付资金真正投向最能满足居民需要的重点民生领域,关键取决于转移支付制度是否具有激励效应。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受到天然的财政纵向失衡和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两大约束影响。为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励地方政府在提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转移支付资金产生过度的依赖,致使其陷入软预算约束的"激励陷阱",就必须在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政策设计中嵌入应有的约束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雨佳
[目的/意义]评估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的生存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及总结相关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在建立政府开放数据生存状态评估表的基础上,通过网站观察和数据分析,对我国19个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生存状态相当严峻,存在问题有大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厘清开放数据和开放信息的关系,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数据管理各自为政,对数据缺乏有效盘活,数据价值有待挖掘等;提出建议包括制定数据开放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统一服务平台,盘活数据存量、优化增量,推广数据利用、扩大数据影响力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彦林 李齐云
按照财政分权理论,公共文化服务由地方政府供给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基于1999年~2013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对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不同,且对于不同区域财政分权作用的影响力也不相同。以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分权和以财政收入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影响较大;以财政自主度衡量的财政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反向影响,其中中部地区影响最大;三种分权方法中财政支出分权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程度最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