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4)
- 2023(16999)
- 2022(14527)
- 2021(13950)
- 2020(11641)
- 2019(26827)
- 2018(26205)
- 2017(50466)
- 2016(27302)
- 2015(30756)
- 2014(30715)
- 2013(30298)
- 2012(27922)
- 2011(24927)
- 2010(24946)
- 2009(23271)
- 2008(23072)
- 2007(20129)
- 2006(17552)
- 2005(15903)
- 学科
- 济(105930)
- 经济(105776)
- 管理(86025)
- 业(79010)
- 企(65795)
- 企业(65795)
- 方法(47250)
- 财(41764)
- 数学(40958)
- 数学方法(40565)
- 中国(33579)
- 农(27984)
- 制(26730)
- 业经(23589)
- 务(23062)
- 财务(22993)
- 财务管理(22928)
- 企业财务(21833)
- 地方(20976)
- 学(20857)
- 贸(20572)
- 贸易(20560)
- 银(20327)
- 银行(20288)
- 易(20087)
- 行(19154)
- 融(18458)
- 金融(18452)
- 农业(17910)
- 体(17828)
- 机构
- 大学(385671)
- 学院(380500)
- 济(159418)
- 经济(156205)
- 管理(150358)
- 理学(129310)
- 研究(129010)
- 理学院(127900)
- 管理学(126035)
- 管理学院(125316)
- 中国(102467)
- 财(85223)
- 京(81708)
- 科学(75111)
- 财经(64058)
- 所(63593)
- 经(58272)
- 中心(58145)
- 研究所(57083)
- 江(54440)
- 农(54208)
- 北京(52532)
- 业大(50855)
- 经济学(49837)
- 范(48660)
- 师范(48288)
- 财经大学(47845)
- 院(46530)
- 经济学院(44875)
- 州(43883)
- 基金
- 项目(254134)
- 科学(201074)
- 研究(190267)
- 基金(187141)
- 家(161583)
- 国家(160283)
- 科学基金(138135)
- 社会(122730)
- 社会科(116257)
- 社会科学(116230)
- 基金项目(98413)
- 省(94714)
- 自然(87057)
- 教育(86887)
- 自然科(85012)
- 自然科学(84994)
- 自然科学基金(83485)
- 划(80471)
- 资助(76943)
- 编号(76804)
- 成果(64608)
- 部(58208)
- 重点(56335)
- 发(52936)
- 创(52500)
- 课题(52408)
- 国家社会(51394)
- 教育部(50967)
- 制(50515)
- 人文(49154)
- 期刊
- 济(174784)
- 经济(174784)
- 研究(124006)
- 中国(77102)
- 财(70231)
- 学报(55940)
- 管理(55075)
- 科学(52364)
- 农(49551)
- 大学(43566)
- 教育(41178)
- 学学(40927)
- 融(39365)
- 金融(39365)
- 农业(33851)
- 财经(32568)
- 技术(29996)
- 经济研究(28759)
- 经(27764)
- 业经(25377)
- 问题(22551)
- 理论(18945)
- 贸(18872)
- 技术经济(17567)
- 图书(17530)
- 业(17467)
- 财会(17446)
- 会计(17398)
- 版(17252)
- 世界(17039)
共检索到57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雅琴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大量基层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相继陷入财政困难,进而举借债务且债务规模不断膨胀、风险不断增大的境况。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制,目前主要认为是因为改革不彻底的原因。但是,还应该针对中国财政体制与其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间存在的特异性,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产生机制。分税制改革不彻底,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宏观政策,政府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政府性债务 形成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正强
如果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在这种理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韶华
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与一国国家结构弱相关,而与国民政府①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财政分权高度正相关。本文从国家结构形式入手,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结构形式下地方分权与自治的特点,比较财政联邦主义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优劣,并结合中国财政分权的制度变迁历程,研究国家结构与财政权力配置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说明中国的单一制并不构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障碍,只要存在财政联邦主义,地方政府就有可能行使举债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进行融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江益
一、引言在财政分权条件下,地方政府不仅有相对独立的支出职责,其负债还面临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域开放、人口流动、有上级政府、无货币发行权等,这可能使地方政府负债出现一些独特现象。一是负债冲动。为避免居民“用脚投票”(Tiebout, 1956),地方政府往往用负债提供公共产品而不增加当期税负;地方政府倾向于过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捷 王虹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从"财政体制论"、"债务管理机制论"和"土地财政依赖论"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解决措施只是从制度约束方面改善债务现状,并没有得出化解债务风险的根本措施。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进行评价,将其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财政支出效率比较低下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一大根源,必须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角度采取措施,以从根本上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淑莲 刘潋滟
在国家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旨在从提升财政透明度的视角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问题。首先,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内因"的研究,较为全面地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不同政府间关系引致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其次构建了一个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模型,分析这种影响的"外在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提升财政透明度是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力辅助手段,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升,地方政府会迫于压力从多个角度规范地方债的风险管理,削减违规举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和强化发债过程管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地方财政的运行步入更加健康的轨道。
关键词:
财政透明度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政府间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美喆 徐鸣鹤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竞争 GDP锦标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竹志奇 任金凤 张平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安全正面临着来自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厘清人口老龄化作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机制,对防范债务风险、维护财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有文献,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四本账”的债务风险模型,梳理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作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机制包括:宏观税率机制、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劳动力供给机制、社会投资机制、公共服务支出机制、公共投资支出机制、社会保险收入机制和社会保险支出机制,主要集中于一般公共预算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两本账”。不同的债务风险作用机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作用强度与作用时间不同,本文对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了划分,并最终针对不同的作用机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杨 满燕云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我国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偿债使得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地方债务的风险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难度。本文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运行情况和地方政府依靠土地经营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以土地为杠杆借债融资的模式可能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暴露出显性风险,而在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和监管机制的同时需要启动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走上更加理性和规范的道路。
关键词:
地方债务融资 债务风险 土地财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健
财政联邦制的一个潜在消极后果是,地方政府竞相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等脱离中央监督的非正式财政活动,从而引起预算软约束,并导致政府债务的积累。如果地方政府都这么做,就会形成“太多而不能惩罚”的局面。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变政府行为导向,改善政府治理来避免这类问题的可能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云锋 刘清杰
土地财政背景下,房价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可能存在双向联动效应,形成风险叠加。现有文献不乏房价快速上涨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可能引发风险的讨论,而本文侧重分析两者的双向叠加关系及土地财政的调节效应。具体地,房价上涨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债务风险的提高反过来又强化了地方政府推升房价的动机;同时,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双向联动效应。本文拟从风险的双向叠加视角,分析房地产与债务风险主体微观心理及其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逻辑,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图模拟风险叠加的机理,构建联立方程组以更有效揭示风险叠加的效能。利用中国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的结果显示: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越高,这种抑制效应越被强化;同时,土地财政依赖也强化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房价的促进效应,并进一步推高了房价。由此可知,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的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动机以提高房价的方式来缓解其债务风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源 张玉灶 王群群
从央地财政关系下的地方政府举债策略行为视角出发,将财政压力、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解析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带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财政压力与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综合影响效应和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的重要动因,它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刺激影响。同时,考虑央地财政关系中财政压力与转移支付的互动结合才是解释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键制度因素,转移支付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显著存在于财政压力的门槛效应,随着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加大,转移支付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由负向抑制转为正向刺激。据此,从改革央地财政关系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治理转移支付道德风险问题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荣莉 金晶 喻旻昕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而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是财政部依法履行财政监督职责的重要内容。那么,财政监督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吗?以201 6年《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暂行办法》的发布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9—2019年省级地方政府债务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财政监督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财政监督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且财政监督与政府审计监督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具有积极的合力作用。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财政监督能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透明度,从而能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法治化水平越高,财政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效能越显著;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财政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作用更强。为此,要优化财政监督与政府审计监督的协同机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刁伟涛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流动性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期限错配使其短期违约几乎不可避免,而这基本已经成为相关研究的共识。虽然当前的债务置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但由于置换的全部是2015年到期的债务,因此,之后年份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仍然存在,地方政府未来或长期的偿债压力有多大,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也进入到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持续加大的"新常态"背景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未定权益分析方法对债务置换之后的地方债务流动性风险进行了研究。相对于同类文献,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一是对财政收入中的可偿债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比例设定偏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